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入WTO后,各行业都提出要与国际惯例接轨,纷纷制定行业规范以符合国际惯例。其实国内贸易更应遵循国际贸易惯例,本文想以国际贸易中通行的贸易术语为突破口,告诉人们贸易术语(INCOTERMS)不是国际贸易的专利,在国内贸易中使用贸易术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其众多的优越性、使用的可能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出自市场化国家,它以国家为单位考察贸易问题,舍象了国内贸易问题,这给后进国家(尤其是国内贸易机会未被充分利用的发展中大国)对贸易作用的认识产生了严重影响,容易出现"重外贸、轻内贸"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回顾,以强化对经济增长中国内贸易作用的认识,为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金融产品的信用风险.分析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现状,针对市场发展初期出现的如参与者单一化、定价基础较为薄弱等问题,提出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体系改革途径及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C2C交易模式为例通过通过对比传统交易和电子商务交易,以及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所存在的信用风险之来源、成因的探讨与研究,提出了构建信用评估体系的理念,经过分析设定了该评估体系的指标,并依据各指标对整个体系结果影响程度大小初步估计了各指标的权重,为电子商务交易提供安全性和可信度帮助.  相似文献   

5.
信用评级理念是信用风险分析的思想原则,主要体现在信用风险研究是针对理性信用行为的未来可预测性展开的,企业表现出的财务实力仅代表历史的积累,未来信用偿付的实力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的内在因素,企业信用文化主导着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明确了“国内贸易流通”的概念,认为“现代流通”为国民经济各产业运行提供了交易平台和网络体系,不能再把其理解为某一传统产业,而要作为“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其次指出当前内贸流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并从政府角度出发,指明需要突破的重点领域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包括完善流通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流通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的流通宏观调控体系、形成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政策促进体系;最后文章提出了我国贸易流通的改革思路和建议,包括统筹四个方面关系、确定发展评价目标和指标、找准工作切入点等,以期深化国内贸易流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7.
美国市政债券信用风险管理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美国市政债券运行中的违约问题,指出市政债券也存在着信用风险,然后介绍了美国市政债券信用风险管理的“三架马车”即信用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债券保险制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可能存在信用风险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我国市政债券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于海涛 《全国商情》2006,(6):49-50,48
信用风险是现代金融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管理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课题,管理信用风险有多种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信用衍生工具是管理信用风险的新型工具,它能将信用风险单独分离出来并提供风险转移机制,主要介绍了总收益互换、违约互换和信用关联票据。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是消费信贷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为了有效消减银行与消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应加强对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的管理,包括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对信息进行甄别、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制定不同的方案,对信用风险进行处理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减至最低,提高消费信贷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决策理论中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可以直观比较出多家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大小,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四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多属性决策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且企业应该也必须会成为解决“企业间债务危机”的主体,突破口在于企业加强全程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本文提出了我国现行信用管理体系的主要弊端,论述了全程信用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种管理模式的应用障碍和契合点。  相似文献   

12.
摘要: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引发的“信贷悖论”出发,基于信用风险抑制论和信用风险转移论的视角,比较、分析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与工具,阐述信贷资产转让交易、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三种交易模式,并从信用风险转移视角,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发展情况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信用违约互换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目前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在应用中愈发显得力不从心。信用违约互换,它可以在继续保持与客户关系的前提下,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类型中剥离出来,以一定的代价转移给其他投资者,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提高信贷资产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4.
刘淑 《大众商务》2010,(16):162-162
本文以C2C交易模式为例通过通过对比传统交易和电子商务交易,以及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所存在的信用风险之来源、成因的探讨与研究,提出了构建信用评估体系的理念,经过分析设定了该评估体系的指标,并依据各指标对整个体系结果影响程度大小初步估计了各指标的权重,为电子商务交易提供安全性和可信度帮助。  相似文献   

15.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我国的推行,有效满足了市场参与者管理信用风险的需要,但关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税务处理还处于空白.本文梳理我国关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所得税处理的政策,结合国外经验,提出对于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所得税处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版CDS的CRM业务已正式推出,但至今为止CRM是否因构成信用保险而受保险法监管仍然模糊不清。通过分析ISDA与FSA关于CDS与信用保险的相关观点,以及美国有关CDS监管的新发展,尤其是NCOIL有关CDS监管的示范立法,结合我国当前因未明确CRMA、CRMW与信用保险的界限所产生的问题,提出我国CRM监管制度的法律层级有待提高,并可以在相关部门规章中明确规定CRM业务不属于信用保险业务范畴,同时应当在对卖出保护方规定法定比例的准责任准备金或者履约保证金制度。  相似文献   

17.
信用违约互换产品作为最重要的一种信用衍生产品,已经占据了全球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份额的38%,而这种产品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水平极不相称。本文通过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化解信用风险作用机制的分析,意在说明应大力发展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市场为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服务。  相似文献   

18.
摘要: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社会中介和服务体系以及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失信行为的惩戒机制尚未建立等。应大力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尽快完善社会信用法律体系、信用中介和服务体系、内部控制和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失信行为的惩戒机制,以加强商业银行信用文化建设,有效管理其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9.
以商业银行贷款数据为基础,采用聚类分析、多元判别和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实证检验表明这三种方法都能较准确地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级资料进行预测。对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不同样本的总体预测精度分别为83.4%、72.05%和68.14%。三种方法对五类不同样本的预测存在相同的趋势,即对正常类和损失类样本的预测准确率较高,对中间三类样本的预测准确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论转型期我国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用体系的巩固和完善是社会经济得以维持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转型期我国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 ,当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为此 ,对当前我国信用体系的完善应从构建国家、银行、企业、个人等多层面信用体系入手 ,加强宏观层面信用制度创新、完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增强和恢复整个社会的信用观念 ,从而为我国市场化取向的社会经济改革提供终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