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正>我国科学家在超导系统中实现量子对抗机器学习日前,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邓东灵研究组与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宋超研究组等合作,在超导系统中首次实验实现了量子对抗机器学习。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计算科学》。研究团队用10个可编程超导量子比特阵列进行了量子对抗学习的首次实验演示。通过优化器件制造和控制工艺,他们将这些量子比特的平均寿命提高到150微秒,同时单量子比特门和双量子比特门平均保真度分别大于99.94%和99.4%。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2022,(2):74-75
我国光纤量子密钥分发距离创世界纪录 日前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韩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近期实现了833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将安全传输距离世界纪录提升了200余公里,向实现千公里陆基量子保密通信迈出重要一步.该成果1月1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光子学》.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在信息安全层面上...  相似文献   

3.
2012年2月17日,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建成并试运行,这标志着作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在取得多项"国内第一"的科技成果后,科技创新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球首个拥有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城市. 英国《自然》杂志曾评论: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十年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中国将先于欧洲和北美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建立首个全球量子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4.
文章梳理了国内外隐形冠军的研究现状,发现在国际化战略方面研究甚少,提出用知识整合的视角研究中国隐形冠军企业国际化的进入模式与其绩效间的关系。以宁波均胜电子、杰克控股集团和浙江龙盛集团作为案例,分析其国际化发展历程探索出一条相似的国际化道路。并购细分市场中的外国隐形冠军,以此享受全球的产业布局、核心的产品研发技术以及快速增长的销售额,共创全球价值。最后提出对中国中小企业的"隐形冠军"发展道路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0月30日,何梁何利基金201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科院院士、70后青年物理学家潘建伟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的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这是潘建伟继2005年获得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以来在国内获得的又一重要学术荣誉。潘建伟主要从事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是国际上多光子纠缠操纵和量子信息实验研究方面有突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新区》2014,(8):30-33
正导读: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全球普遍的信息化浪潮,未来越来越需要依赖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世界各国也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依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改变城市未来发展蓝图的计划。美国率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计划,接着,欧盟又着力推进"信息社会"计划,并确定了欧洲信息社会的十大应用领域,作为欧盟"信息社会"建设的主攻方向。最近欧盟委员会更将信息和通信技术列为欧洲2020年的战略发展重点,制定了《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国际智慧城市组织ICF(IntelIigent Community Forum)等相关机构相继成立,并开展"全球智慧城市奖"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7.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基础设施。《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构建标识解析服务体系,要利用标识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间精准对接,促进信息资源集成共享。文章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重要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建议等三个方面来研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行业应用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全球通用数字式电视信号传输规程问世一项涉及数字式电视信号传输的全球通用规程日前问世,将为未来的电视和广播等领域提供统一的技术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最近在新加坡召开会议,会议通过的《动态画面编码专家组2号规程》(MPEG—2)被确定为具有...  相似文献   

9.
正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是我国规划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也是国家实验室最早部署和研究的领域之一。在2007年实现了北京和维也纳之间世界首次量子洲际通信之后,很多国家都提出参与这一科研项目的合作意向,而中国也在不断精进技术,促进量子信息与通信的新发展。本文的主人公夏可宇教授,利用其擅长的光学领域,也在为量子信息  相似文献   

10.
媒介速递     
《自然—化学》可"打印"药品的3D打印机4月15日《自然—化学》在线发布论文,宣布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惊人研究成果——用3D打印技术在自己家中制造药品。格拉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