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丽英  汤薇 《经济师》2007,(12):75-76
文章比较了我国三大地区财政支出的规模差异,结构差异;用锡尔系数衡量了三大地区财政支出的差异程度,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各个省份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东、中、西三大地区的财政支出之间有较大差异,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因此,最后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区差异、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利用跨期优化理论导出实证方程,然后运用1998年~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并分析各地区政府财政总支出及其功能性分类支出对当地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1.地区差异对地方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有重要影响。地方财政总支出对居民消费是一种不显著的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而不同;2.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期,只有西部地区其他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其他地区的其他功能性分类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均不显著;在国家实施稳健性财政政策时期,功能性分类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随地区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3.
金辉  李春根 《经济地理》2023,43(1):64-71
通过测度地区间差距的随机收敛方法,基于2008—2019年我国26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及不同的异质性因素前提下分析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空间异质性情况。结论如下:2008—2019年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总量和人均都呈现快速增长;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区域差异一直存在,且其影响呈现先小后大趋势;特别是地区间差距相对于全国均值呈现随机发散趋势,影响程度变动无规律。为解决空间异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应积极推动中西部地区内部均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机制、扩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覆盖范围,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的地区差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泉 《经济师》1998,(6):12-13,34
试论中国的地区差异问题王胜泉一、地区差异问题的理论分析地区差异问题由来已久。不但过去存在,现在存在,而且可以预见的若干世纪内也将存在。不但中国存在,印度存在,而且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等也依然存在。著名杂志《欧州》在今年第1期上,曾...  相似文献   

5.
财政支出视角下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公共财政支出的角度,采用两类指标对我国1997-2007年间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实证考察。分析了造成我国基础教育服务发展不均衡状态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袁中金  杨朝辉 《经济地理》2004,24(3):361-363,369
在对全国1,636个中心镇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划分框架,讨论了小城镇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地区差异。认为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地带差异明显巨大.已经到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现有文献主要从变化趋势、形成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由于采用的时空尺度、不平等指数、样本容量、价格处理方法等不一致,不同学者所得结论不尽相同。多数学者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在持续扩大,但近年可能出现转机。农村地区差异过大,会影响农民收入、消费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并对人口流动、社会稳定等产生不利影响。今后亟需加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系统研究,在研究方法、模型构建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陈雯  吴楚材 《经济地理》1993,13(1):16-21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经济差异的研究,在国情分析中居较重要地位。 1 经济地区差异的现状特点 1.1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地区经济差异巨大的大国之一我国历来就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家创业环境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文府 《技术经济》2007,26(12):1-5
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对中国企业家创业环境的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创业环境方面,与东部相比,中部和西部都表现出地区间的显著差异;中部与西部之间则表现出明显的相似之处;企业家创业环境因素中,地方政府效率对企业家创业的影响显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资金环境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家的创业活动。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西部企业家创业环境改善的途径,从而有助于培育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0.
教育财政公平问题一直是教育经济学者及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利用2007年全国县级地方数据,就县域间预算内、预算外和总教育支出差异的基尼系数值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当前预算内与预算外教育财政支出均呈现出一定的县域差异,且预算外差异要远超过预算内差异;此外,预算内和预算外教育支出差异的基尼系数在省际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研究指出,要进一步改革教育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把预算外教育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以缩小县域间教育支出差异。  相似文献   

11.
改革财政支出制度,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大时资源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充分就业、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云南财政支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重点探讨了云南财政支出总量以及财政支出的职能结构、层级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变化情况,并对这种变化的合理性以及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本文亦深入分析了云南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即人口的城市化,而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的流动则构成了城市化的主要来源。本文运用各地区人口流动2002~200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对城市化水平模型的估计,发现经济发展仍然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最重要决定因素,而人口数量对东、中部地区产生了规模不经济,对西部地区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并且跨地区的人口流动加速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云华 《经济师》2005,(3):179-179,249
文章按经济与地域差异将中国农村居民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部分。通过运用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以及PanelDate模型 ,对其在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敏感度以及消费支出的地区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 ,得出一些相关的结论与启示 ,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使得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投资不均衡对房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将泰尔指数用于房地产投资的地区差异的分析,重点考察了1991—2007年东中西部房地产投资的差异及其分解,认为,中国房地产投资的地区差异比较显著,变动趋势呈M型分布;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但重要程度在不断下降。同时,还初步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2001—2012年甘肃、青海、宁夏、新疆4省(区)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曼奎斯特(Malmquist)指数两种模型分析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在2001—2008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且比较稳健,但在2009—2012年却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当前技术效率对公共财政效率的作用已接近饱和,财政支出效率亟待提升。文章认为,应大力引进和推广技术,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在提升公共财政效率中的作用,进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带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共财政长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经济增长与金融成长有极强的内生关联,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地带性差异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分布格局和发展层次。从面上看,随着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深化,优势要素会由区域内向区域外扩散和辐射,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落后地区的经济-金融因素,区域金融的发展空间得以扩展,从而逐步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从点上看,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间金融对民营经济的内在性金融支持,决定了民间金融在金融体制变革和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第三产业经济地位的提高,各地区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地区差异的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我国人口政策调整与农村地区文化消费需求上升的背景下,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为研究对象,选择1997-2015年文化消费的相关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分析,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聚与中国FDI分布的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文章运用新经济地理学观点,具体从关联效应、成本联系、技术外溢与集体效率等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产业集聚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分布的机理。进而利用回归模型对中国各地区的引资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基本结论是产业集聚对中国各地区的外资流入都有最重要的作用,但产业集聚对各地区的影响力大小存在差异。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并对不同地区的引资政策与措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