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深圳特区和北京中关村发展的事实证明,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环境建设互动,奇迹般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论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意义,指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环境和制度条件的障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基本制度和机制。作者认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特区”是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这方面,中关村应该先走一步。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试验区 ,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 ,无论是在政府管理体制方面 ,还是在构建产业支撑体系方面都屡有创新之举 ,基本上摸索出了一条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希望之路。本文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政府及社会条件进行了具体分析 ,希望籍此为我国其它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知识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与一般的物质相比,具有非稀缺性,共享性,非消耗性,易操作性,易于传播与处理等特性,同时,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是以知识(主要是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消费等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所谓企业家的核心能力,就是企业家经营企业过程中所具有的对企业持续稳定与和谐发展起重大决定作用的能力,即观念更新能力,市场应变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协调能力,“借脑”和“集智”能力,创新集成能力及持续学习能力,知识的特性及知识经济的内涵要求企业家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具备一定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5.
不可否认,在北京乃至全国,中关村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最合适土壤.因为中关村地区是全国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也是中国知识经济的策源地,具有发展创意经济,打造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高新区是孵化、催生、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建设高新区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高新技术的一种普遍做法.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和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各国的高新区作为智力资源的密集区,不仅是区域创新的基础,更是国家创新体系形成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高新区创新模式特征的分析,结合太原高新区新产业园区规划的实例,试图摸索出园区规划在高新区创新环境创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桦 《经济师》2006,(12):284-28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持续发展为动力的新兴经济模式,知识创新为其灵魂。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而推动的,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靠掌握它的人来实现的。因此,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也是经济竞争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的经济 ,人力资本及其发展、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世纪之交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冲击和机遇 ,我们需要对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新的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要求人才教育应该培养高技术产业化的人才群体。知识经济的要求和传统教育的特征说明: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必须进行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服务经济本质上也是知识经济,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反映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上。作为主导产业的基本性质和重要地位使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了服务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升级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产业融合机制、产业创新机制、产业集群机制、产业竞争机制。产业融合是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产业升级的基本机制。通过产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整合为紧密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升级网络。产业创新升级是创新性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产业体系整体全面的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的增长 ,企业的价值 ,竞争的优势均源于创新。而创新的基础与核心是智力资本。当前 ,国内关于智力资本在定义上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智力资本是公司中所有无形资产的总和” ,即“智力资本 =无形资产”。本文将引入新的变量“无形负债”对这一等式进行修正 ,力图丰富和开阔当前对智力资本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掌握知识、拥有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会计作为一种管理信息系统,其核心任务就是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相关与可靠的财务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必然会对传统会计理论及相关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会计的创新无可避免。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掌握知识、拥有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会计作为一种管理信息系统,其核心任务就是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相关与可靠的财务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必然会对传统会计理论及相关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会计的创新无可避免。  相似文献   

15.
张勇 《经济世界》2000,(2):81-83
1999年对于中关村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6月初,我国政府决定在中关村兴建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园区,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把这里建成世界一流、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园区。以此为契机,中关村继1988年在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成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之后,又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在随后的4个多月里,中关村的核心企业四通、方正和联想相继在企业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调整,内容涉及人事、产权和业务等多个方面。一时间,这块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土地上“风云变幻”,中关村也再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条件下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创新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也称新经济,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体现知识和创新。引领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电讯公司、计算机和网络公司等,无一例外都是高科技公司,如摩托罗拉、因特尔、微软等。一些延伸出的智力服务性行业,即依靠高新技术产业,运用知识、技术和管理方法提供广泛的软性服务,如咨询、贸易等也属于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7.
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首次明确把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推动经济发展,在当今形势下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认为“知识经济”这一观念指出了知识和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日益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拥有丰富智力资源的是人才,教育又是挖掘和积累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知识的传播、创新和运用,最有效的方式是教育。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在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时,就不能仅仅着眼于纯的知识和技能上,应与经济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当今教育的特色和主课题地位。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关系和教育面向经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是在工业经济的背景下总结出来的 ,但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则进一步验证了该命题 ,显示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具有高度的前瞻性。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 ,也应包括社会科学。所以自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科学同样也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知识经济 ,就是要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也就是第一生产力。在我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运用 ,主要体现在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以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直至建立知识工业、知识农业。  相似文献   

19.
就如何借世博会契机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6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发挥其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上海市及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力和支撑力;广揽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人才,把上海建成全国人才资源高地;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服务业的渗透与融合;以展示“中国研发”为目标,激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界的科技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不断得以进步,推进了社会的前行。当前,各国产业结构正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使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热点。通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进行研究,设计出有利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能级,带动其他产业创新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