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志文  石岚 《经济论坛》2006,(22):58-60,92
一、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亮点与隐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初级产品进口增幅波动剧烈 第一,工业制成品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项。2005年,我国出口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仅为6%,而工业制成品比重达到了94%;进口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为22%,而工业制成品比重为78%(见表1)。彻底改变了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初级产品输出国和工业制成品输入国”的形象(1980年,我国出口初级产品91亿美元、工业制成品90亿美元,各占一半;进口初级产品70亿美元、工业制成品131亿美元,分别占35%和65%)。  相似文献   

2.
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一支生力军。海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来,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年年递增,在我国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1989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49亿美元,超过前四年的总和;1990年出口创汇为78.1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58.9%;1991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120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6%。外商投资企业的迅猛发展对增加我国外汇收入、缓解外汇资金紧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 出口产品结构层次较低。从总体上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制成品出口以初加工型为主,高科技、机电、运输工具、重型机械等产品占的比重很小,以开展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为形式的商品出口,如服装、鞋帽、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地位促进中国参与国际商品交换当代世界贸易总额增长迅速,在80年代后半期的5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约55%,而且,出口商品结构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世界银行对不同收入水平的120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初级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的比重普遍显著降低,而制成品的比重却明显上升,在1989年世界贸易中,制成品贸易已占贸易总额70%。同时,在制成品贸易中,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大量增加,传统产品出口相对萎缩。据美国电子界的统计,目前全世界电子产品的销售额为5500亿美元,预计到本世纪末,世界电子  相似文献   

4.
陈新年 《经济纵横》1991,(6):26-29,34
<正> 改革开放10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改善出口产品结构以求扩大出口规模;然而,面对90年代,应重新思考。建国以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曾有过较大的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升幅很大。1953年,初级产品占79.4%,工业制成品仅为20.6%;1956年,工业制成品猛升到48.8%。6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格局没有多大的改变。进入80年代,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  相似文献   

5.
综观我国的贸易发展历程,出口商品结构经历了三次重要转变。第一次是1986年纺织品和服装取代石油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标志着出口商品从资源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变。第二次是1995年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和服装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标志着出口商品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为主转变。这种转变使我国的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45%提升到2002年的90%,超过世界78%的平均水平。第三次是高科技产品在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由1999年的12.7%提高到2002年的20.8%和2003年的25.2%,2004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安徽、江苏业已形成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的出口商品结构。但从内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相异性。2000-2009年,安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以6类为主导,江苏以7类为主导,且安徽相对江苏结构相对"匀质化"。在产品竞争力上,安徽、江苏均有部分产品表现出口竞争力,但具备稳定竞争力的产品类别较少。可能归结于国际市场动态需求变化、产品结构调整政策以及出口规模粘性,安徽绝大多数产品出口变化速度均高于江苏。如果结构调整是以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为目标,那么历经十年的出口结构调整使得原本具备相似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两省已经表现出较大的不同,安徽相对江苏而言,有较高技术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较少。  相似文献   

7.
本文定量分析了1988-2007年北京市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特点:初级产品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主要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保持出口多样化的同时,出口集中度不断加深,这主要来自于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总出口中占比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运用球坐标变换的成分数据方法对2009-2010年北京市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机电产品会保持并提升其主导地位.最后本文通过分析2002-2007年北京市出口机电产品保持在前十位的HS 4位编码商品,预测出未来北京市出口支柱性机电产品是无线电话、电报、广播电视发送设备、摄像机及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包括有线载波通信设备产品及其相似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河南省1993年~2008年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内陆省份如河南省,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与第一产业比重之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与第二产业比重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与第三产业比重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是导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的Granger原因,第二产业比重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薇  胥媛 《时代经贸》2007,5(7):43-44
本文通过对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以及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现阶段以服装为主的杂项产品出口是我国工业制成品中贸易竞争力最强的产品,而机械运输设备是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的最大动力.最后对未来发展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技术结构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如庆 《财经科学》2010,(11):93-100
本文首先利用璐四位数编码的制成品双边贸易数据,分别计算了中国对19个主要贸易伙伴的价格贸易条件与收入贸易条件,然后采用一种新的贸易品技术分类方法,对价格贸易条件进行了结构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与其出口结构的关系与传统理论大致相符,即增加高技术制成品在全部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有助于改善制成品的整体价格贸易条件或降低其整体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程度,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的升级能够带来其贸易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杨晓薇  胥媛 《时代经贸》2007,5(7Z):43-44
本文通过对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以及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现阶段以服装为主的杂项产品出口是我国工业制成品中贸易竞争力最强的产品,而机械运输设备是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的最大动力。最后对未来发展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87—2010年的年度数据,运用OLS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广东贸易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OLS回归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广东省出口贸易中的产品结构有滞后效应,滞后一期的汇率对广东省出口中的工业制成品的占比有显著正效应,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滞后一期的汇率每上升1%,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例显著上升0.081%;而对进口结构的影响则是负向的,汇率每上升1%,进口结构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会下降0.092%。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与贸易条件恶化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曾铮  胡小环 《财经科学》2005,(4):162-168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和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并存的现象,对中国现实的贸易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初级产品及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减均与价格贸易条件成负相关关系.接着,文章设立了一个引入产品内分工概念的数理模型,说明以上悖论源自于我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均位于产品内分工的低价值链部位,从而造成出口商品结构迅速高度化的假象.最后,在以上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提升我国贸易利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江苏省1993-2011年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FDI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总体和内部结构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以探究FDI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文章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得出了:FDI促进了江苏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内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增长,反映出FDI促进了江苏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即FDI是江苏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些江苏合理利用外资以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从出口初级产品同时从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到进口初级产品同时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对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贸易模式转化的时点进行了判断,进而从要素禀赋状况、两类商品相对价格变化以及相对需求变化的角度分析了促使我国贸易模式转变的根源,为我国贸易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出口结构视角重新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增长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在包括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出口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的4变量系统中,利用L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无论是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比重还是工业制成品出口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的变化,均对我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的政策涵义是,要充分发挥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应拘泥于出口总量的高低,而应深刻理解出口增长及其结构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全方位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致力于出口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和增长方式的转型服务,取得出口贸易的动态效果。  相似文献   

17.
程治  黄蕙萍 《当代经济》2006,(18):86-87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商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不断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稳定增长,这主要归功于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而随着国际市场上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以及国内制造业快速扩张所带来的能源需求的加大,能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在这种能源约束条件下,如果我国继续保持这种粗放型、高消耗的出口模式,无疑是不明智的.因此,我国应结合能源供求的趋势对出口行业进行引导,从而调整我国的商品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中德贸易商品结构分析:1906-193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德贸易进口商品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不同,前者以生产资料为主,而后者则以生活资料为主.反映出中德贸易中进口商品对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德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则基本相似,都是以农、矿初级产品为主.总的商品结构历年基本上没发生根本性变化,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缓慢,制成品生产、出口未有大的发展,难以在世界国际贸易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越南经济受到重创,需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内需在需求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外需则有所下降;内需中消费比重逐步增大,投资比重有所下降;外需中进口结构变化不大,但部分高端消费品进口增长迅猛,出口结构则有较大变化,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下降较快,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比则明显上升。面对越南等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后需求结构的变化,中国要适时调整"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从而使中国经济从欠发达国家的经济调整和发展中相互获益。  相似文献   

20.
一、基本历史背景判断多方面情况都表明,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特别是工业制造企业的跨国投资正启动进入快速发展期:(1)目前我国GDP水平基本处于学术界所认同的邓宁投资发展路径(IDP)模式第三阶段早期,即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启动的阶段。(2)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已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占出口总额比重显著上升,但也开始频繁引发贸易摩擦;因此,企业有必要采用新方法开拓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