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眉 《中国经济快讯》2009,(49):48-49,51
厉以宁又获奖了——“2009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与以往获得的数不清的奖项相比,这一网友口中的“中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不仅有高达50万元的奖金(目前国内社科类最高奖金),更是首次对“厉股份”给予了最高的权威性学术认定。  相似文献   

2.
10月8日,河南一彩民倍投中得中国福利彩票双色球一等奖88注,共揽获奖金3.599亿元,刷新了中国彩票史上单人中奖奖金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3.
“我们到中国寻找‘聪明脑袋’来了。”来自美国的卡罗尔博士此次中国之行成果丰硕,他们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公布科学难题,用巨额奖金悬赏破解者,已经有5000多位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应声“接招”。 卡罗尔博士最近刚与中国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签订协议,邀请中国最高学术殿堂的科学家们一起来求解科学  相似文献   

4.
尚春香 《浙江经济》2004,(13):23-23
被戴上“非市场经济国家”这顶帽子,成了中国外经贸发展的“心头之痛”。  相似文献   

5.
九十年代以来,关于新中国经济理论史的研究,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热点”,相继有几部论著问世,1999年9月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赵晓雷的《新中国经济理论史》一书,即是其中之一,对新中国五十年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纵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周刊》2010,(21):37-37
本刊通过走访多位专家学者,在当下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热点难点问题中,梳理出以下12个突出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抛出“中国威胁论”,惊呼中国是亚洲即将睡醒的雄狮,已对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尽管中国的政治外交一直声明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客们仍然无视他们正在分享的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丰厚果实,频繁地采取种种手段,诸如制裁中国的对外贸易,对中国的汇率改革施加压力,在“台独”问题上态度不明朗干涉中国内政等等,试图遏制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势头,影响中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对中国计算机行业影响有多大?走进中关村就有了第一印象:作为中国IT卖场的“旗舰店”——中关村海龙电子城有史以来第一次降租“救市”,最高降幅达到60%。业内认为,这是计算机行业遭遇金融危机的寒冬所致。在即将到来的2009年,中国计算机行业将走向何方?为此,《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别采访了中同计算机行业协会秘书长于萱和巾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庚申。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中国经济一直都炙手可热,近来人们更是看到了一些经济过热的征兆。为放缓信贷增长的步伐,中国政府已采取了数项举措,如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并对一些产业实行贷款限制,这无疑是踩在了中国经济这辆高速列车的“刹车”上。  相似文献   

10.
泰川  宗传磊  刘慧 《中国经贸》2010,(2):153-153
奥运盛会的帷幕早已落下,但中国经济的奥运时刻仍在延续。本文构筑了分析奥运经济的一般理论框架,分析了中国的奥运经济,并对奥运后的经济走势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起到以史为鉴的目的,科学发展“后奥运经济”,为实现北京奥运后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已经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07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更是高达11.4%,创下了13年来的最高记录。中国外贸和外汇储备的增长也很强劲,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尽管原先预估的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最终没有超过德国,但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提到了两个“非常了不起”。这两个“非常了不起”说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理论经济学滞后于实践的状况日益突出,理论建设赶不上实践的需要,致从事 多改革举措难以推行。因此,有责任感的经济学工作者疾呼:得建中国经济学,近年来活跃在中国经济学论坛,以“海派经济学”著称的程恩富教授为此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当代中国经济理论探索》(程恩富主编、何玉长副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以下简单称《探索》)就是新近同的积极探索中国经济学的本力作。  相似文献   

13.
10月8日,河南一彩民倍投中得中国福利彩票双色球一等奖88注,共揽获奖金3.599亿元,刷新了中国彩票史上单人中奖奖金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入世”是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 ,实现自身经济发展 ,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需要。“入世”后的中国要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充满信心 ,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携“物美价廉”之威在国际市场大行其道,随着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一个流行已久的看法正在加强: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只要把自己定位在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造上,不断降低成本,以低工资取胜,即使是用别人的品牌,为别人打工,也可以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利润。  相似文献   

16.
日本过去一直把中国看成是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威胁,而现在中国正成为日本经济的“救世主”,以“中国特需”为主要牵引力的出口增长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特需论”,反映了中日两国之间在进出口的结构上不存在明显对立的竞争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在中日双边贸易额不断创出新高的同时,中日经济的双向联动性趋势也必将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7.
告别“十五”走进“十一五”,中国经济在更加厚实的依托中带给了人们丰富的猜想空间.而伴随着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出炉,中国经济的脉动轨迹已经清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迅速席卷了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并逐渐向拉美、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蔓延,使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全球软件产业及信息技术外包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中国软件业也经历了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等多重考验。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金融危机正在使全球软件产业的格局进行重新调整,在世界经济逐步摆脱萧条和衰退的“后危机时代”,中国软件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软件企业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为中国迈入国际软件大国行列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中国始终面临着两个重大课题:一个是如何实现国家独立,一个是如何实现现代化,对这两个重大课题的科学回答离不开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认识到民族独立与现代化的一致性,以及认识到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一致性,是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探索发展道路进程中的两次理论自觉。社会形态的局部跨越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构成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两个基本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中加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黻工程工作会议精神,2004年6月三15日,由广东经济学会、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及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深圳市南山区委党校协办,在南山区委党校召开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研讨公”。以王珏、卫兴华、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