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战勇  严太华 《财经科学》2007,(3):97-104
在股权高度集中或相对集中的上市公司,既要保障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效率,又要兼顾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是"鱼与熊掌",内控机制无法单独解决这个两难问题,需要外部制度约束来作保障.在公司内部治理中,如果单重委托代理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和信息传递,那么多重委托代理必定是无效的.揭示了多重委托代理在机制设计中的悖论性,并从制度层面弥补了内控机制的局限性,提出了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需要建立政府代理声誉、国家执法声誉和企业信息披露声誉,以及中小股东与大股东之间的良性信息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两个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公司治理针对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其目的是对经营者形成一种激励约束机制,主要涉及法律层面的问题;内部控制针对经营者和次级员工(一般管理者和其它员工)的委托代理关系,其目的是对次级员工形成一种激励约束机制,主要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层次的问题。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从委托代理关系看企业内部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洪霞 《当代财经》2001,(12):59-60
委托代理关系在给委托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信息不对策,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背离,代理成本增加等负面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投资人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应建立多层次的内部监督控制体系以及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委托代理关系。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4.
李永青  侯益平 《经济师》2001,(10):198-198
在我国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对代理人的监督 ,随着代理人控制权的增强而不断弱化 ,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委托代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所有者及投资者的利益。因此 ,只有加强对代理人会计行为的控制 ,才能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弱化代理冲突 ,保障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是一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而政府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之间是一种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要优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应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粮食调控上的权责,有效改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制度.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国内各界人士都在深入思考和尝试着实践这一重大改革措施。企业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其他管理控制两个部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现了内部牵制原理,与其他管理控制交织进行,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占重要地位。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我国新世纪会计领域构建的政府、社会和单位内部“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内部自我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部审计实质是对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再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立足点应该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帮助管理部门这一代理人(外围的委托代理关系)更好地履行其受托责任,监督企业内部各部门、分公司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8.
田耘 《经济研究导刊》2008,(17):132-133
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解决好国有企业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并确保委托人目标的实现,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已成为中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层次过多、所有者缺位,委托代理关系模糊、激励机制失效和约束机制弱化等导致了中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内部人控制现象、合谋以及寻租问题突出,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必须精简委托代理链条,明确界定政府的职权范围,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双才 《经济论坛》2000,(24):19-2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进一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董事由股东选举产生,经理由查事会聘任,股东与经理之间(通过董事会)会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在委托人(股东)与代理人(经理)都有行为能力的前提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效用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原因,可能出现代理人员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即委托代理问题。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减少委托代理成本,应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管理者进行激励应贯彻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财务收支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乖口实施的政策和制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管理手段。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对企业各个委托代理层次上的财务活动、业务活动进行约束和监督。可以说,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离不开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段赛勇 《经济师》2006,(12):194-194
文章回顾了企业制度的演进,具体讨论了委托———代理理论的本质特征及其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最后,就对委托———代理理论范畴内的“激励无效”和“内部人控制”现象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张丽哲 《经济师》2006,(9):227-228
企业年金基金运营过程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客观现实决定了在企业年金运营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委托代理冲突和委托代理成本。委托代理成本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目标差异和委托代理合同的不完备性等几个方面。为提高企业年金基金运营绩效,需要通过完善委托代理合同、加强外部监督、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第三方公开评级体系等几个方面来弱化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效地激励约束投资管理人,降低委托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3.
从政府管理金融国有资产的宏观角度,对国内外金融企业高管的激励与约束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立足于解决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总结了金融转型过程中,坚持国有化手段和金融国有资产存在的必要性;接着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政府管理金融国有资产的两个基本宏观委托目标———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并提出应该在多目标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下建立研究政府委托目标达成的激励约束机制分析框架;基于该分析框架,分别从金融效率达成的激励与约束、金融稳定达成的激励与约束等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最后提出了金融国有资产运作中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展望。  相似文献   

14.
管理层问责:后国企改革时代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企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未能从根本上革除国企绩效低下、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等弊端。在依次经历扩大企业自主权、从经营权向所有权过渡、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国家控股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内部改革等四个阶段之后,我国已进入到后国企改革时代。从委托代理的视角来看,产权制度改革后的国企仍然存在多级委托代理关系,这是单纯的产权制度改革并不能解决国企顽疾的症结之所在。在后国企改革时代要根除国企诸多弊病,必须从深层次推动国企改革,重点是加强对管理层的约束和监管,切实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层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内部会计监督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以审查和控制的方式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纠正、杜绝经营过程中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实践证明,随着政企分开,企业的自主性越大,企业内部的自我约束与监督就越重要,而企业会计监督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保证。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 企业治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企业治理与重组滞后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我国企业存在内部人控制。国有企业是由政府授权经营的,企业的监督者和经营者往往都由政府委派,委托代理结构并不完善:委托代理者之间并不是一种责权利相对称的相互约束关系,存在着所有者缺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成木费用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话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其建立、健全及实施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加强监督、强化企业成木费用内部控制,是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如何完善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企业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实现预期目标,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监管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建制中,工程业主和代建方通过签订委托代建合同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双方在工程建设、合同履约等方面的信息量并不对称,从而引发代建方的道德风险及其逆向选择行为等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了代建制的制度功效。由于代建制的核心是利用激励约束机制进行委托代理制度的设计和创新,关于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委托代理模型,及其运作机制和监管机制的研究,来规范代建人的行为,使代理问题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从总体上高效率地实现政府投资效益目标,使代建制这项新的制度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更好地满足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现 代企业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企业是一系列委托—代理契约的有机构成 ,在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广泛分离的基础上 ,如何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在这里主要想讨论一下的是国有企业的约束机制。企业约束机制是指对企业行为构成制约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综合作用 ,是使企业行为限制在规定范围内的制约机制。由于企业的利益与风险 ,权利与责任 ,激励与约束是内在的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通过约束机制 ,使企业提高适应外部宏观环境和微观市场变化的自我调节、控制及约束能力 ,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国有企业必须通过理顺产权关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构筑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约束环境 ,来建立企业有效的多种约束相结合的约束机制。一、所有权约束资本所有权约束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企业约束机制中比较根本和核心的约束 ,因为出资者是企业的所有者 ,对企业资产负第一责任 ,承担着经营风险 ,他们从追求自身利益出发就会自觉地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约束企业的一些不规范和不正确的行为 ,比如内部人控制 ,因此监督约束企业行为 ,对企业出资者来说是一种内在需求。然而资本所有者约束要起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 ,那就是企...  相似文献   

20.
陈海波 《经济论坛》2002,(21):28-28
一、完善国企经营者的约束监督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相辅相成的。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家身上出现的问题,既有放权不到位导致企业家手脚被束缚太多、积极性受挫的一面,也有缺乏监督约束机制造成内部人控制的一面。因此,要保证机制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1.所有者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近年来国有企业出现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效益下降、短期行为等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所有者不到位,同时又不受市场约束。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着一种“双重代理”关系。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是“全民”原则上作为公共财产的所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