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小闲 《光彩》2013,(5):56-57
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打造工具——"磨器",后来改称砚,亦称研.2002年底,由国家文物局以2999万元人民币指定竞投购得的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的《研山铭》,讲的便是一块山形砚台的故事.据说当米芾得到此砚之时,曾"朝夕不离,与之抱眠三日",之后便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研山铭》. 尽管《研山铭》当时以"天价"家喻户晓,砚台本身的身价却并未因此而水涨船高.直到近两年,随着文房类藏品价格整体走高,砚台收藏才迎来一丝丝春的暖意.古砚拍卖行情在2009年开始有明显提升,当年就有西泠拍卖以548.8万元拍出吴昌硕、沈石友、邵松年铭"和轩氏紫云砚",首次将砚台的最高拍卖价格提高到5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一方在手转乾坤,清风紫毫酒千樽,醉卧黄龙不知返,举杯当谢易水人。"这是唐代大师人李白来到易砚产地黄龙岗赞美易砚和制砚艺人的诗篇。从此,历代文人墨客歌咏易水砚的诗词歌赋流传华夏。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改革开放后的易水砚继往开来,更加灿烂辉煌。2012年2月11日至13日,燕赵诗人汇聚易水河畔,首届《河北诗人奖》暨《保定新诗群》研讨会在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举办。诗人们  相似文献   

3.
王宝平 《中国工商》2002,(6):132-135
徐公砚的传说 唐代举子徐晦,赴京应试,路经沂地,偶见路边沟中有奇型石片,因爱其形色,试磨成砚。在京会考时,众举子砚墨因天寒而结冰不能用,唯徐晦砚墨如油。徐晦视得不凝之砚为天助,于是满腹经纶跃然纸上,终于进士士及弟,官至礼部尚书。徐晦不忘得砚之恩,七十休官时,定居于得砚之地,时人尊称其为徐公,该地后改名为徐公店。用此地地下石做砚,称为徐公砚。徐公石属玄武岩,其砚材产于地下岩层与风化层之间的夹层,由亿万年风化水蚀所致。砚石独立成形,形态各异,天然成趣。四周边缘变幻神奇,石纹纵横,层层有致。徐公石有蟹青、茶褐、桔红、墨黑等色,石色深透而不浮艳,纹理丰实交错如冰纹。徐公石硬度适宜,质嫩理细、温良如玉,叩之清脆,拍之柔润,被砚石收藏家视为中华瑰宝,砚石中之珍品。  相似文献   

4.
《中国拍卖》2010,(5):16-19
2010年岁在庚寅,瑞虎之年,北京保利拍卖步入成立五周年的庆典。古董珍玩部经过半年来的环宇搜求,自海外征集到的数件宫廷御制文房如乾隆御用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乾隆青花飞龙穿花梅瓶,乾隆御用澄泥虎伏砚,清早期犀角雕英雄杯等。其题材内涵既恰合"祥龙福虎,英雄际会"之意,又是对火热的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美好祝福。  相似文献   

5.
藏龙红丝砚     
四库全书《西清砚谱》云:红丝石出临朐县,其色红黄相间,佳者绝不易得,故世罕流传,是砚红丝映带,鲜艳逾常,而质如古玉。洵为佳品。仅产于山东临朐老崖崮的红丝石砚,与端、歙、洮砚,齐称中国四大名砚。红丝石为硅质灰岩,硬度为四度左右了,石质细腻,致密而坚实,岩层较薄,料石稀有,大材极不易得,而今该石资源  相似文献   

6.
方学斌 《消费导刊》2022,(11):70-73
歙砚是徽州最具有代表性的工艺之一,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与山西绛县的澄泥砚、广东肇庆的端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并列我国四大名砚。砚文化中的制砚、比砚、藏砚等逐一体现了深邃的传统艺术底蕴, 也表现了文人的生活情趣。其中,歙砚的艺术之美对现代文化创作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影响。本文以歙砚的艺术之美为研究核心,分析出歙砚作品...  相似文献   

7.
《市场周刊》2010,(7):50-53
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一文中,将歙砚与端砚、洮砚和澄泥砚一起列为全国四大名砚。世博会上安徽馆里,宣笔、宣纸、徽墨,歙砚等传统文房四宝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人们才认识到原来安徽的历史文化中不光有浓墨重彩的徽商.还有意趣清雅的文房四宝。  相似文献   

8.
曾荣获"国之宝"——中国十大名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上百种奖项,受到了国家领导人以及海内外名流、工商业巨子的赞赏和珍爱。易水砚成为用之如意,赏之高雅,陈之吉祥,藏之升值,镇宅镇  相似文献   

9.
藏书石雕人     
位于苏州灵岩山以西的藏书镇,是著名的砚台之乡、石雕之乡。那里的制砚匠人曾经用出色的手艺,为后人留下了一方方古朴端庄的砚台。历史久,名家如云今年50岁的蔡金兴出身于藏书镇一个石刻世家,是藏书镇著名的石雕艺人。他从12岁开始学习制作澄泥砚,在父亲手把手传授下,很快掌握了石刻的基本功。两年后他进入当时的藏书砚台厂,不久担任技术指导,在该厂工作20余年。上世纪80年代初起,蔡金兴受苏州文物商店委托,长期为该店制砚并修补古砚。80年代中期,蔡金兴开始石壶创作,成为开创藏书石壶创作先河的民间艺人。2001年,老蔡的作品《老来得子》和…  相似文献   

10.
张大平 《中国电子商务》2007,(2):I0020-I0020
黄山市屯溪区老虎山2-4号是郑寒潜心砚雕创作的工作室,空间不大,却宝砚济济,人不多,惟郑寒一人则灵。砚雕人生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郑寒,从事砚雕艺术的生涯占去了人生的一大半。作为歙县本地人,徽派建筑、微调三绝,还有新安画派等集艺术之大成者点燃了幼年时期郑寒心中的艺术热情,成为少年郑寒审美心路上最初的楷模,他曾用稚嫩的画笔写生过,他用饥渴的双眼强记过。郑寒的砚雕师承“砚雕第一刀”方见尘,大师的锤打、千方砚的磨励,再加上天生的悟性,郑寒很快在砚雕界崭露头角,他开始独立创作的处女作《八百里黄山图》巨砚就成为了黄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11.
《华商》2014,(23):88-89
屏风在古代是重要的家居用具,可以起到挡风、遮蔽、隔间的作用,因而古人应用屏风的范围很广,有门屏、围屏、枕屏、炕屏、砚屏等多种形式。砚屏又名台屏,是置放在书桌几案上用以观赏的小型屏风,下有台座,上嵌图画或镶有美观纹理的美石,是一种由文房用具衍生而来的观赏工艺品。  相似文献   

12.
<正> 1993年9月,广东江门"万燕"公司研发生产出世界第一台家庭 VCD,就连电子工业发达的日本、美国都要参照"万燕"研制的 VCD 来生产。但仅仅两年的时间,拥有这项领先技术的"万燕"就淹没于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从"先驱"成为"先烈",其市场份额从 100%跌到2%。原因出在哪里?原来,"万燕"发明 VCD 机之后,没  相似文献   

13.
<正>张勇可真了不起!他的"郑州薄客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虽然刚刚成立两年,却居然引爆了河南休闲食品行业的一个又一个地震!在郑州市的繁华商业区,随时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拿着"旋转薯塔"边吃边走!由他研制的"旋转薯塔",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蹿红全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砚文化博大精深,藏砚者要想"成家立业",如果不下一番苦功夫,花钱买垃圾不说,恐怕想入门都难!鉴赏和收藏古砚,要把握十个要诀。一审——包浆断新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遵照报告要求,砚北煤矿党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党员考核积分制管理,对党员政治学习、履行义务、服务生产等情况进行量化积分,走出了一条党员管理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每月提示     
美国与荷兰科学家研发"人造肉"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美国与荷兰的科学家正在研制利用动物的细胞组织,在实验室中培养出一种"人造肉",完全摆脱了饲养和屠宰动物的传统肉类生产方式。据悉,科学家首先抽取出动物身上的"肌肉母细胞",然后将其放在培养液中生长,接着放入生  相似文献   

17.
<正> 某市木钟厂将经过10年研制的新产品"猫头鹰钟"(机械结构木钟)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并于1988年获得专利权。其后又开发出石英"猫头鹰钟",外观上有更新改进。该厂认为,改进后的"猫头鹰钟"应自然而然地受到原来专利的保护。该厂连续三年新改型产品销量都达十几万只。在广西柳州召开的全国钟表订货会上,某市钟表厂和其他几家亦推出了猫头鹰石英钟,其外形、色彩、图案与某市木钟厂的产品相似,而价格却低了数元。该市钟表学会邀请有关专家对两只猫头鹰石英钟进行了对比鉴定:在  相似文献   

18.
<正>实地采访百年茶香隐茶杯制作简单方便高档1月24日,记者赶赴北京,对近期市场销售火爆的"百年茶香"隐茶杯进行采访。"百年茶香"隐茶杯是由北京清大美博节能技术研究院结合韩国技术研制的,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0620014349.1),凭借出众的品质和消费者良好的口碑",百年茶香"隐茶杯为清大美博研究院先后赢得了《3.15质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国家对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研制"自主品牌"成为诸多合资汽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方面上汽通用五菱动作较快,其研制的量产型"宝骏"牌630已公布了价格区间,将很快正式销售;东风日产紧随其后,其研制的"启辰"牌第一款车的样车正在试验,不久也会上市销售。除此之外,广汽本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08,(9):75-75
<正> 保德县地方税务局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局"14231"工作思路,狠抓"三个创新",推进"四项建设",落实"两个确保",圆满完成了地税工作各项任务,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紧紧围绕税收业务建设,积极推行了"四大创新"。一是创新征管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