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资本市场上的各种恶意收购,目标公司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灵活运用各种反收购策略,可能会起到轻松化解危机。扭转困局的作用。文章旨在通过对成熟资本市场上常用的几种反收购策略进行分析,以资对我国企业实施反收购策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面对资本市场上的各种恶意收购,目标公司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灵活运用各种反收购策略,可能会起到轻松化解危机,扭转困局的作用。文章旨在通过对成熟资本市场上常用的几种反收购策略进行分析,以资对我国企业实施反收购策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何丹 《广西经济》2010,(7):51-52
反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经营者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或公司的利益,利用手中的权力,采取一定措施防止收购后果发生或挫败已经发生的收购的行为。但是,对于上市公司收购,被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东与管理层考虑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对于股东来说,特别是中小股东,他们往往不考虑公司的未来如何,而是更愿意从收购引发的股价上涨中获得实惠。而对于被收购公司的管理层而言,  相似文献   

4.
敌意股权收购作为收购的重要手段已经越来越引起中国企业家和投资银行家重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进步和开放,公司之间的敌意收购和反收购行为将会越来越多。本文对公司敌意收购行为进行分析,首先介绍敌意收购的概念和法律问题,接着全面分析敌意收购者的动机、目标公司选择、收购措施和策略。最后总结敌意收购行为,并对成功可能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要约收购:国际管制经验与中国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颖  陈琦伟 《改革与战略》2001,(2):53-55,35
企业购并可以分为二种: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协议收购指的是通过向公司部分股东场外协议受让股份而获得公司控制权。要约收购则是指收购者以取得一个公司的控制权为目的,通过公开的形式向目标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收购一定数量目标公司的股份。从收购者在收购过程中是否主动的角度出发,要约收购可分为自愿要约收购和强制要约收购,自愿要约收购之前收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营运状况进行细致深入的了解,发现目标公司的内在价值后,秘密地突破发起收购,以一定的成本在短期内迅速完成收购,使得现管理者没有充裕的时间实施反收购策略,强制要约收购是指收购者在持有目标公司股份达到一定比例时,收购者必须依法向目标公司股东出要约。  相似文献   

6.
郑磊 《新财经》2010,(6):116-116
企业收购永远是商界注目的焦点,而恶意收购和反收购则是最惊心动魄的故事题材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理论研究表明,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和流动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和核心,以配置公司控制权为主要内容的上市公司收购应是完善目标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外部渠道。文章贯穿上市公司收购的整个过程,即收购市场中的潜在被收购压力、现实的收购反收购博弈与被收购后的结构性整合,系统分析上市公司收购对目标公司股东、董事、经理层三方面决策行为的制衡与促进。  相似文献   

8.
吕Xin 《走向世界》2000,(3):15-17
收购与反收购,控制与反控制,这在港台和国外影视片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而今也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真实地发生了。交战双方,一方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广州通百惠公司,一方是山东胜邦企业有限公司,目标只有一个:胜利股份的控股权。这场股权争夺战,一波三折,场面激烈,真正是商场如战场!但中国证券界人士认为,这次股权之争的最大意义不在于谁胜谁败,而在于对中国证券市场提出了新的问题,这将促使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政策和法规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加快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这也许才是胜利股份股权之争的真正遗产。  相似文献   

9.
随着资本市场收购热潮的兴起,我国敌意收购事件越来越多。作为控制权市场的监督机制,敌意收购能够有效监督管理者的行为,然而管理者基于管理"壕沟效应",倾向于使用不同的反收购策略以保障其职位的稳定性。本文全面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反收购策略的研究进展,首先,从委托代理理论、管家理论以及基于资产专用性理论的控制权分配机制分别解释管理者采用反收购策略的动因;其次,从管理者相对权力和制度环境的视角分析了影响管理者采用反收购策略的情境因素;最后,综述了主要反收购策略以及不同反收购策略的经济后果,包括对市场反应、收购结果、管理者行为以及目标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发现相关研究结论是不一致的。本文认为,未来需要对反收购策略使用的动机、情境条件和经济后果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MBO的中文意思是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的管理层通过借债方式筹集资金来购买他们所经营公司的股份,以改变公司控制权的一种股权运作方式,其英文全称是Management Buy-Out,简称MBO。MBO的主要参与者是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员,他们通常会设立一家新的公司来收购目标公司。在MBO过程中,由于收购所需资金量较大,新公司往住  相似文献   

11.
要约收购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多方力量博弈的过程,而目标公司董事则因其所处地位的重要性,在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战中存在滥用权利的可能性。为保护要约收购中有关利益主体的利益,防止目标公司董事操纵收购与反收购进程,有必要对要约收购中目标公司的董事义务做进一步分析。文章重点分析了目标公司董事的一般义务以及特殊义务。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企业发展过程中,恶意收购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各个行业中都有所涉及,这无疑为经济的发展设置了一定的障碍,也就是说,在企业发展中,善意的收购行为是一种鼓励企业交易和发展的行为,而恶意收购行为则是对企业各方利益的一种侵害,应该在法律层面上进行制止.从法理角度分析企业法人恶意收购的行为,是在程序上保障收购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同时也是对恶意收购行为的一种有效惩罚.  相似文献   

13.
一、英美要约收购制度分析 要约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指收购者以取得一个公司的控制权为目的,根据自己需要购买的最少或最大的股份数量,通过公开的形式,直接向目标公司同一类别股东或全体股东发出,约定一段时间后以一定的价格购买其所持有股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规则是起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基本法理而制定的。目标公司原有大股东与收购者达成股权转让协议后一般会获取较大溢价,此后收购者成为目标公司新大股东,若不允许小股东转让其所持股份,小股东就享受不到转让股份带来的溢价收入,而且,当收购者持有的目标公司股份在全部股份中占有相当比例时,作为控股大股东的收购者可能利用自身在股权比例上的优势,做出有损小股东利益的决策,为维护小股东利益,应当允许小股东以一定的合理价格将股权转让给收购者,要约收购由此而产生。要约收购根据是否属法律义务,可分为自愿要约收购和强制要约收购。  相似文献   

14.
毒药丸子     
“毒药丸子(Poison Pill)”是美国80年代最新出现的一种反兼并与反收购策略,它最早是由美国瓦切泰尔·利蒲东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马蒂·利蒲东于1983年发明和采用的。利蒲东是美国著名的收购与反收购事务专家,曾参与过多项大的收购、兼并与反收购、反兼并的交易活动是年,他为一家公司的反收购策略进行策划,推出了一种叫做“为了股东的权益”的防御措施。该项措施经美国的另一位年轻的反收购专家、投资银行家马丁·西格尔加以完善,便成为闻名遐迩的“毒药丸子(简称毒丸)”防卫技  相似文献   

15.
论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协议收购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协议收购"是指收购在集中竞价交易的证券市场之外,通过协议方式受让目标公司股东所持国有股或法人股,以及获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而"协议"是收购方与目标公司股东就股份转让、转让价格、交易方式、交割及过户手续等协商达成一致的过程,并不需要与目标公司管理层就收购事宜达成共识.实际上,收购方完全可以越过管理层直接与股东接触并取得股权和控制权,最终驱逐或改组公司现有管理层,客观上达成惩戒无效率的管理层、改善公司经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所谓管理层收购又称“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指公司内部管理人员通过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获得经营控制权,以达到重组该目标公司,并从中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财务型收购方式。笔者以为,在这一举措执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以避免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17.
谢建国 《中国经贸》2011,(20):233-233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即将全面完成,中国资本市场的全流通时代即将来临,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活动将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本文着重分析全流通市场下上市公司反收购行动中需要采取的一种及其重要的应对策略,即财务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收购主体通常只能提供10%~20%左右的自有资金,其余要靠外部资金解决.在国外,管理层通常会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来获得收购资金,并且在提供金融支持的合作下进行.而我国由于金融体制的限制,融资渠道不足,再加上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支付能力不足,管理层收购融资来源的合法性问题尤为突出.现阶段,我国企业进行MBO时大多采用管理者自筹资金或私募投资为主体的方式,收购的支付工具多为现金.因此,如何规范企业MBO的融资行为、拓宽MBO的融资渠道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企业间的重组与分离、兼并、收购、破产,作为市场行为时刻都在进行着,过去会发生、现在会发生、将来还会发生。置身于兼并与收购浪潮的冲击中,且并购与反并购的斗争异常激烈。如何在并购与反并购中做出抉择,作者认为其关键就是区分善意并购与恶意并购。我们都知道善意的并购是企业更深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优良的投资者的进驻是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竞争地位和长远发展的。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企业面对资本市场上的恶意并购,如何并作出积极、有效的反并购策略,以回避相应的风险。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与…  相似文献   

20.
MBO,即Management Buyout中意思是“管理收购”。在资本市场相对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MBO是LBO即“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的一种。所谓“扛杆收购”,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利用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结构、重组该目标公司,并从中获得超过正常收益回报的有效金融工具。只有目标公司内部管理人员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