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中美两国上市公司发生的多桩财务欺诈案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广大学者和政府官员。通过分析证监会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来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以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新的启发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比较普遍,当公司的经营管理出现问题时,管理层当局常常出于经营管理上的特殊目的,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蓄意歪曲、捏造事实或隐瞒真实信息,掩盖经营上的问题,以保持公司的再融资能力。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泛滥已成为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从博弈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与审计师事务所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中国防范和控制上市公司舞弊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鉴于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和内幕交易的危害,本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上市公司质量欺骗的行为和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到的均衡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质量欺骗行为是不可避免的。文章同时分析了一些关键因素诸如惩罚系数、监管成本、质量欺骗额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质量欺骗发生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计诚信建设由来已久,而随着全球若干公司的会计丑闻爆发,会计诚信建设倍受关注。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诚信进行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的博弈涉及到两方面的主体: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会计信息提供者可以采取诚信或不诚信的策略;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采取相信或不相信其会计信息的策略。以政府监督部门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代表,给定上市公司失信的概率和政府部门监督的概率,建立了上市公司与政府监督部门的混合策略博弈矩阵,通过分析,提出了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诚信建设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由于利益和目的的非一致性,自然会引起对抗与冲突,从而产生博弈。必须深入研究投资人与上市公司博弈矩阵中的支付向量和纳什均衡的改进;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博弈中,应提高监管水平,很治理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6.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与投资者在融资诚信上的博弈过程,包括管理层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博弈,说明了上市公司在融资活动中倾向于违背融资诚信,并结合分析提出了若干建设融资诚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博弈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锐  余玉苗 《经济评论》2007,147(5):82-86
当前国内学者运用博弈论原理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时存在假设脱离实际、论证不够严密、所提对策空洞等缺陷。为此,笔者做了三个方面的改进:一是深入分析了各博弈主体的行为策略和支付情况,进而建立了规范的上市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二是通过严密地数学推导,证明并求解出模型的经过颤抖手精炼的纳什均衡;三是依据模型的求解结果,明确指出应从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惩治力度、提高对监管部门的稽查激励、降低监管部门稽查成本和稽查风险等方面入手来治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博弈论原理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过程进行了博弈分析,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深入剖析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对上市公司来说,充分、及时、可靠的披露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有利于社会;对政府来说,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立法执法力度,有利于国家和社会乃至于整个人类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及公众方面来说,环境信息披露充分则社会成本就会降低,社会价值提高,公众的利益就更易得到维护,从而提高社会对公司的评价和公众对公司的信心,进而使公司出现正的环境商誉。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博弈论模型对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从市场结构、外资并购政策及新设投资的固定成本等方面探讨了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影响,且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兴起,并指出除了与中国外资并购政策的逐步完善有关,还与中国一些上市公司处于所在行业的龙头地位、拥有垄断性经济资源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质是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行为,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委托——代理理论和会计信息不对称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运用博弈分析模型,提出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基于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动因,运用博弈论对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以及是否真实披露财务预测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财务预测信息披露行为是各参与方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所做出的行动相互影响的结果,应当从上市公司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财务预测信息披露进行治理,以期引导财务预测信息的披露并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强化公司治理已成为国际潮流,受到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本文运用博弈等方法诊断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症结,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动机及监管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调查问卷分析和博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动机和监管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募集资金使用存在误区.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充分,对当前发行审批制度的规避等是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主要原因.通过一个上市公司与监管者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本文发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行为的选择取决于其违规时的期望收益是否大于不违规时的期望收益.要改善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状况,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是必要的,但是更应注重监管制度的整体设计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股利政策作为以司财务管理的三大政策之一,历来备受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不规范是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通过引入上市公司与投资的多阶段非合作博弈模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目前股利政策的深层动因和形成机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并购的动因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理论界对并购动因研究的成果,对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介绍,指出了这些理论的侧重点。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对上市公司并购的动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以往理论的形成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博弈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模型分析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的博弈,指出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基本问题是独立董事在行使监督职能的时候,有可能被上市公司解雇。根据这种情况,文章提出通过法律、大股东、外部接管市场和独立董事激励等手段约束经营者的行为和激发独立董事监督的动力,并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转移利润型关联交易是指控股股东通过低价购买上市公司的产品然后按正常价格(市场价)出售而获利的一种非公允的关联交易方式.有关研究表明,法律监管不完善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可以将上市公司的利益转移至自己手中而给上市公司带来的亏损.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博弈模型具体分析了转移利润型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利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前,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共谋造假现象层出不穷,已经成为审计理论界和监管界的难题.本文通过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提出治理共谋造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转移利润型关联交易是指控股股东通过低价购买上市公司的产品然后按正常价格(市场价)出售而获利的一种非公允的关联交易方式。有关研究表明,法律监管不完善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可以将上市公司的利益转移至自己手中而给上市公司带来的亏损。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博弈模型具体分析了转移利润型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利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郑友琼 《经济师》2007,(3):100-101
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契约与公司治理问题进行博弈分析,并提出解决控股股东转移公司资源,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