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自80年代以来已经发生经济结构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和过渡。在信息经济中,知识和智力技术的应用成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由此而产生:劳动力构成的改变、市场部门的改变、竞争方式的改变、企业运作模式的改变等。在这一转变中,一切经济部门都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计划和管理方式,以便适应社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这一新环境。企业的 相似文献
4.
Bernhard Heitger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1993,129(3):610-619
The period form 1870 to the First World War was a period in which the international movement of people was less restricted
than in any other period of modern times. Large income differential led to large and sustained rates of migration from resource-poor
to resource-rich countries. High rates of natural population growth and a respective increase in population-related costs
enforced this migration to an extent never seen before or thereafter. In addition, migration was strengthened by large decreases
in transportation costs. During the first four decades of this period, transportation costs decreased to one sixth, but then
rose substantially in the course of World War I.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结合广东四大经济强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主要从城市竞争力优势、产生的引力效应、扩散效应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地思考。 相似文献
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广东有效破解多方面瓶颈制约,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分析了当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加快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江苏省在"两个率先"战略指引下,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奋斗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加强了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加快了农民富裕的步伐,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已经开始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伟大转变。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0周年,历史证明:五项原则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得起考验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它将继续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东莞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而受惠于周边大城市的扩散效应,弱政府的放任激发了地方的积极性,使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差距的缩小,扩散效应的减弱,成本提高形成的挤出效应,东莞弱政府导致社会问题的激化,东莞作为政策的洼地日益明显,有被边缘化的可能,只有尽快加强东莞政府的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地方自治与居民自治,提高地方的积极性,才有可能依靠制度转型的后发优势,实现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计算结果,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发现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已经提高,消费结构已经得到提升,交通通信等享受性支出已经成为重点消费支出项目,但基本生存型消费仍然占较大比重,而且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状况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提高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消费信贷种类的增加,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等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理性分析和政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特点,指出了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于人们了解东莞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我国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尤其是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研究制度伦理的意义是为了更有效和合理地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减少甚或消除社会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或实际出现的利益矛盾冲突,从而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秩序,使之能够真正维持长久的稳定和效率。文章同时提出了目前我国制度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将吐鲁番、阿克苏等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疆少数民族人口80%以上的地区作为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构建由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人口、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19.0进行因子分析对新疆少数民族和非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综合评价,用以监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状态和进程。研究结果表明:与新疆非少数民族地区相比,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程度较差,各系统内部发展很不平衡,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城乡、贫富、区域之间的差距较大。最后提出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减少贫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中的指标体系的设计体现出新疆区域特色,从与非少数民族地区对比的角度进行分析,为全面评价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0年前,我们国家面临的是十分困难的局面: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人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化、城镇化稳步推进;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还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块状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的一种产业集中、专业化极强,又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产业群体的经济组织形式。温州、台州市以块状经济生成、发展和转型升级,支撑和推动乡村小工业的集聚,推进城市边缘新兴产业群落的快速崛起,被著称为"温台模式"。本文分析了温台区域块状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认为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温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为其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