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和欧洲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和欧洲的城市发展创意产业所面临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和文化制度有较大的区别,比较研究中欧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的相似与不同,对梳理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框架,吸取欧洲发达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创意产业的本质切入,剖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创意产业的内容和范围给予的不同理解和划分,详细论述了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并从空间布局、法律保护、市场资源、文化氛围四个方面着手,比较了中欧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框架的迥异。  相似文献   

2.
《上海经济》2012,(10):54-57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于8月23日举行"和谐发展看申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宗明介绍了《2012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的编制情况以及2011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市统计局副局长朱章海介绍了2011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数据。(一)在介绍2011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数据时,市统计局副局长朱章海表示,2011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环境不  相似文献   

3.
深圳河套地区开发问题讨论了20年,一直悬而未决,原因很多。其中,深港两地城市和产业发展战略的差异是关键。从城市发展的主导思想看,深圳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特区城市,主张通过全方位的开放来发展自我,对深圳河开发持开放融合的积极态度;而香港作为一个面向国际市场、发展较为成  相似文献   

4.
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北京市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人才基础.但北京市在实施吸引人才的优惠灵活政策方面,如在降低生活成本,改善人才待遇上有待加强。北京市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增强吸引人才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泰国文化创意产业在东盟十国中占有领先的地位.泰国作为邻国,同时又是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对此作必要的关注、对话和借鉴.尽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泰国政局不稳定,但文化创意产业仍然是泰国多届政府积极推行的,此外非政府的、高校的、民间的力量也相当活跃.本文在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先简要梳理泰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再对两个相关的泰国大学标杆做些阐述,以期推动中泰两国文化创意产业首先是高校方面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6.
《上海经济》2014,(1):39-41
在上海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文化创意产业被确立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笔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概念不能仅仅局限于产业规模的大小,与占GDP比重的多少相比,更重要的衡量尺度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是否强大,是否能够形成新的城市引擎,能否带动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能否带动整个城市社会经济的转型,能否创造新的价值增量、新的就业机会等等。为此,“十二五”期间要跳出GDP的思维定势,创新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This article considers problems such as the definition of food security and the inclusion of food independence in this concept. The conclusion has been drawn that there have been no major threats to the Russian market from the global food market. Alternative 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the standing of the agricultural foods system have been suggested.  相似文献   

8.
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优势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意产业已被确立为上海重点发展的四大现代服务业之一,创意产业已成了上海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这和上海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氛围和身处广阔的长三角腹地密切相关.上海还拥有独特的产业基础和不断优化的促进机制,这些共同推进了创意产业的长足进展.由此,上海创意产业正在朝向品牌化、带动性和区域化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9.
依据历年对我国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实地调研和积累的文献资料梳理,本文把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分为文创前导期(1994-2001)、文创一期(2002-2007)、文创二期(2008-2013),以便按照事物发展顺序历史的、整体的、实证的加以研究.在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中,相关的政府产业政策起了重要的主导作用,对此作出相应的理论分析,能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研究问题,提供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借鉴的经验.由于涉及的内容繁多,本文择要而述.  相似文献   

10.
The present paper maintains that initiatives to promote and support small businesses need to focus on those with growth potential rather than on the small business sector as a whole, and that the human factor, especially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behaviour, is the overwhelming force in small business success. Empirical evidence shows that many entrepreneurs setting up businesses in the informal economy of South Africa have little business acumen. The majority of informal businesses operate as survivalist entities with limited development and growth potential.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only between 10 and 15 per cent of informal entrepreneurs have sufficient business skills to expand and develop their businesses. These should be the focus of policy initiatives. Separate collective support measures should be designed to make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more hospitable to low-potential informal businesses.  相似文献   

11.
12.
亚洲“四小龙”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亚洲四小龙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分析,得出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四个国家或地区主要从政府支持、配套设施、人才集聚三类要素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意企业发展的环境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阐述了亚洲四小龙创意产业的实践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了支柱产业之一。当前四川省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之一。"十二五"期间,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初步形成了集聚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仍存在着一些瓶颈和问题。本文将在分析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的基础上,从集聚的视角出发,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提出了科学规划园区、完善园区公共服务、培育创新创意人才、完善融资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苏科技信息》2019,(34):78-80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协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新常态下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起到了增效协同的作用。文创产品的发展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有了更深的内涵,能够实现各主体资源投入后的整合创新,文章在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创产品发展的现状、特点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协同创新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创产品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贺刚 《特区经济》2011,(12):97-99
本文通过对东南亚城市化发展和粮食安全状况的研究,分析东南亚的城市发展对粮食生产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并对我国如何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珠海澳门两地地域几近融合,由于历史原因澳门以博彩业为产业核心,为澳门积累了大量财富,也为澳门社会遗留不少社会问题。珠海自成立经济特区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大学园区的建设为珠海提供了广泛的人才集聚。目前两地都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文化创意产业也都作为两地重点发展的产业,本文从分析两地历史、发展、产业结构、教育等方面入手,来探讨如何依托两地高校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Dr. Naya has been one of only two instructors of a course unique to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called, “The Economics of Cooperation.” He was an early observer of deliberation councils and other institutions whereby the investment coordination problem was partly solved by extra-market cooperation in the East Asian “miracle” countries. These insights contributed to The Economics of Cooperation (1992), which feature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s facilitator—a theme of Hawaii State Development Planning when Dr. Naya served on the Governor’s cabinet.Reconsidering government as a facilitator, and not as a replacement for markets, is one of the primary contributions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NIE). This paper extends and applies the facilitation perspective to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olicy failures are detailed and sourced to the fallacy of misplaced exogeneity. In contrast, the method of fundamental explanation, inherent in NIE, acts as a corrective to misguided interventionism that has prevented pro-poor rural development from taking place.  相似文献   

18.
19.
华器 《上海经济》2011,(2):64-65
高德康,1952年出生,江苏常熟人。早在2008年,高德康就以60亿元的资产位居第103位,居2008胡润服装富豪榜第5名。  相似文献   

20.
金世源 《上海经济》2011,(11):28-2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地区及城市作为重要的经济性单位开始崭露头角。同时,受快速发展的交通条件和IT技术影响,文化和服务贸易在全球逐步扩大。以创意性、知识资产、感性为基础的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也开始振兴。以创意产业为中心的城市开发“从主要依赖自然客体资源的发展转向着重开发人类主体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