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弱势群体概念的出现,基于社会公正,国家和社会应对弱势群体给以高度的关注和保护,文章对弱势群体进行了法律界定,从经济法的理念出发论述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并就弱势群体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马红  高峰 《企业家天地》2007,(5):211-213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弱势群体是社会底层的基本构成,在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从而实现社会的公正和法律的实质正义,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弱势群体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由社会弱势群体引发的社会风险正在日益增加,诸多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以及各种突发事件不断出现,引起了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城镇弱势群体,首先就我国城镇弱势群体现状展开分析,点出了我国现行的城镇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不足,最后深入探讨了我国加强城镇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工作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于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必须放在制度变迁的框架内、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下岗失业人员是制度变迁以来才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城市农民工、农村的农民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制度变迁以来,尽管仍然是弱势群体,但其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高。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出现是制度变迁的成本之一。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对进一步制度变迁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5.
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需要社会援助和扶持的特殊困难群体,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值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本文从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弱势群体的特征和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分析、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些根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弱势群体经济学的新概念,论述了弱势群体经济学的内涵、特征与源起、弱势群体经济学的大纲及原理,最后,探讨了关于弱势群体的若干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转轨时期弱势群体的衍生问题愈来愈受关注,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首先探讨了我国转轨中弱势群体的内涵,然后以户籍制度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制度成因——户籍制度缺损,提出了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解困弱势群体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公共项目的社会影响后评价——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对所在地区弱势群体的影响评价。在对弱势群体进行界定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交通公共项目所涉及的弱势群体及其利益诉求,分析出其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以此来指导交通公共项目对弱势群体影响评价指标的建立。同时基于利益相关度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交通公共项目对弱势群体的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得到交通公共项目对弱势群体的各种影响的影响程度等级,从而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其形成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但更多的是客观原因所致。因此,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帮教是必不可少的,应从经济角度、心理角度和学习角度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帮教。  相似文献   

10.
开展电子政务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信息化政府的重点项目和政治改革实现的基本环节,一直以来备受各界人士关注。弱势群体作为社会最底层人民,他们的电子政务参与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弱势群体电子政务参与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了可能性,还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价值。探究弱势群体电子政务参与的建设路径,可从保障弱势群体电子政务参与的设备供应,培养弱势群体的公民意识,健全弱势群体的网络利益表达机制,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参照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等角度着手。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底线,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失地农民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其社会保障状况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市化发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都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加快,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民事诉讼中所处的困境,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阻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加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势在必行。本文主要站在民事诉讼的角度,分析了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完善弱势群体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我国政府已经把社会弱势群体就业作为政策关注的重中之重,而欧盟灵活保障模式在解决欧盟成员国就业问题上凸显了其有效性.根据对河北省弱势群体就业现状的分析,结合欧盟灵活保障就业模式,从强化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失业保险的功能、实施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建立健全社会对话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河北省弱势群体灵活保障就业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自杀现象进行了概述,并以实案现象为出发点,主要从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造就了更多的相对贫困群体、农民基本权利诉求无法得到救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预防农民自杀的多中心干预机制的设想,让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个人都参与到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活动之中去。  相似文献   

15.
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基于机会平等,公平合理分享发展成果,关注弱势群体的新发展理念。包容性增长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突出的问题。建立以居住地登记的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扩大农村土地发展权;加大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城乡良性互动机制,整合要素禀赋;关注农民弱势群体,才能实现城乡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6.
在当下蓬勃发展的城市化浪潮中,有必要在讨论城市化与城市非正式就业,城市非正式经济的增长与弱势群体的生存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城市非正式就业普遍性存在的原因,从正面的、积极的治理对策出发,既要致力于维护公共利益而合理监管城市非正式就业,为城市非正式就业提供政策倾斜和减少制度约束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又要避免城市在一定规模人口,产业迅速集聚的同时,可能面临的城市非正式就业而引发的城市治理难题,不至于由于城市化而大量向正式部门迁移的城镇人口因民生压力和心态失衡引发行为失控。  相似文献   

17.
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社会救助最早建立.但是,现代的社会救助与早期的社会救助有本质上的区别.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是建立在一定的法规之上,具有社会性、制度性和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危机公关事件中的强、弱势群体角色关系是相对的,并可能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相互转化。在这些因素中,信息资源具有决定作用。首先,知识水平和权益意识的提升增强了弱势群体获取、制作信息资源的能力;其次,传播媒介的使用使弱势群体成为信息发布者,强、弱势群体之间的这种相对关系为企业制定公关危机事件处理策略提供了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人为本"为准则,健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各个阶层,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以维护社会安定,是我国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的基本目标。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经验对我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新加坡社会救助机制的解读,在对比新加坡相关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