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存货,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而可变现净值的计量依据是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和成本。这里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当一种材料为生产多种产品而持有时,其期末价值如何确定?或者材料价格没有变化,但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又该如何确定呢?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判断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是否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依据是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其成本的比较关系: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减值了,则意味着材料也发生了减值;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没有减值,则意味着材料也没有发生减值。  相似文献   

3.
刘淑春 《财会月刊》2011,(31):38-39
对于材料存货,期末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计量。多种材料生产多种产品的复杂生产情况下,对于材料可变现净值的确定相对比较复杂。本文论述了这种复杂情况下材料可变现净值的简化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确认期末存货跌价准备最关键的一环是确定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如何计算呢?《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不同的存货的计价方法有所不同:对于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应当以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的存货估计售价减去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的市场价格下降,若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产成品的成本的,则该材料仍然应当按成本计量;若材料的市场价格下降.则表明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此时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用其所生产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来确定。  相似文献   

5.
存货期末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材料是存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材料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因持有的目的不同而不同。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会因生产的各种复杂情况而使其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论述了各种复杂情况下材料可变现净值的简化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先忠 《现代企业》2007,(11):64-65
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打破了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提出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为辅的新计量体系。新计量体系的提出是我国会计准则的进步,然而新计量体系在理论上存在着缺陷,本文主要对新计量体系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发布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这改变了过去对会计要素始终以单一历史成本作为计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芳  朱春 《黑龙江财会》2001,(11):13-14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理论基础就是稳健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上的具体运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所讲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以及销售所必需的估计税费后的价值。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在会计处理上具体运用体现在,当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2001年11月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简称存货准则),在“期末计量”中对于生产性材料期末成本的计量作了以下规定:“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该材料仍然应当按成本计量;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笔者对此规定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引言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用财务形式定量化的方面。每个会计要素都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货币计量,从而有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  相似文献   

11.
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成为该计量方法应用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实务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2.
会计期末,为了客观地反映企业期末存货的实际价值,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准确地计量“存货”项目的金额,即要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会计期末,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所谓“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这里说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如果企业在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简化核算方法(如计划成本法),则“成本”为经调整后的实际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  相似文献   

13.
张嘉 《财会通讯》2006,(2):64-64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存货在会计期末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的税金后的金额。其中,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是计算提取存货跌价准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可采用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重置成本五种计量属性。作为新准则中增加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实际操作中应当在哪些方面加以应用、如何应用是目前讨论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规定,存货的期末成本采用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法进行计量。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期末价值以其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比较为基础加以确定。但是一直以来,对于多种材料共同生产产品时,各种主要材料的减值准备该如何分配的问题,会计准则中既没有明确规定,各个行业也没有统一的方法。对此问题,文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用可变现净值系数法来确定企业多种原材料的实际可变现净值。  相似文献   

16.
程坚 《集团经济研究》2007,(23):297-298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计量属性界定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要求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计量的,应当确保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一规定使会计计量属性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某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跌至成本以下时,表明该存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将低于成本,企业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确认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方法分为单项比较法、分类比较法和总额比较法。本文从存货跌价准备的主营产品在出售时的账务处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对期末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应用进行研究,同时阐述了在应用成本与可变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新的计量属性,即除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等已有计量属性外.特别增加并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文归纳了公允价值在运用中所产生的影响,给出了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应对公允价值运用的几个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教学方法为切入点,详尽地介绍了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概念、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其账务处理,以引导学生掌握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