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影响高等体育院校考生择校的因素,就此分析不同考生背景择校影响因素的差异状况,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招生宣传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应用经济学的寻租理论,对我国目前义务教育中择校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性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应用经济学的寻租理论,对我国目前义务教育中择校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性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探寻均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公共财政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本文从教育公平、教育财政配置资源的原则和教育投资的收益率等方面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作出了理论分析,并在国际比较的视野下透析了我国建构公共财政体制的迫切性和促使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战略选择。采用德尔斐法对2004-2011年间黑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全省的义务教育在背景、投入、过程和结果上都是不均等的,且不均等程度最大的是城乡义务教育的投入,其次是义务教育的过程。黑龙江省应合理配置全省的义务教育资源,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促进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发展,努力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相似文献   

6.
李勇  魏婕  王满仓 《财贸研究》2012,23(2):83-91
构建公共支出内生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对影响公共支出差异的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的差异是引起省际公共支出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其贡献率分别达到27.17%和26.18%;其后依次是公共服务环境、省际地理因素和公共部门的相对生产率。缩小收入差距、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环境便成为实现财政均等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商》2015,(21):284-285
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出现的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主要体现为由于经济水平和政策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省份之间、同一省份的县际之间以及城乡的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出现差异。具体表现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设施以及教师质量等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本文以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进行制度设计,以期我国的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柳 《商》2012,(2):103-104
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义务教学教育质量,有效遏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热"现象,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实施学区管理是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学区化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区域内教育资源局得到有效整合,学区教学教研水平进一步提高。然而,随着学区化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我们也不断遇到一些新问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的资源主要通过政府的公共程序进行配置,所以实现义务教育服务的均等化,也就成了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了.但通过实证发现广西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呈现出非均衡的状态.本文以此为基础,以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教育服务均等化为视角,从教育财政体制、教师资源的配置和市场机制的引入方式等方面,探索了广西义务教育走出非均衡,实现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已成为彰显我国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领域。义务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均等化程度不仅影响当代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更成为影响代际公平的主要原因。本文选择2004-2013年作为样本期,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在构建义务教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动态考察我国义务教育地区差距问题,分析了形成当前教育差距格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商》2015,(20)
我国城乡之间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文化、就业机会等方面存在着失衡现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至少应采取以下措施: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深化公共财政和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增强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的能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收入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不足,造成了农村居民增收不增支的现象。因此,本文试图从基本公共服务消费的角度来探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积极意义;我国现阶段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主要表现与原因及其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后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扩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根基,也是建立公平正义制度的重点。本文从当前城乡基本服务非均等化现象入手,剖析阻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因素,为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择校问题成为当下一个热门问题的原因是:教育资源的稀缺导致优质教育产品供应不足和经济发展家庭收入提高后,家长愿意花费更多的投资在子女的教育上导致的需求过旺之间的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分别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择校问题的深层原因。首先,我们发展了一个数学模型分析择校问题产生的社会效益,以期找到解决择校问题的宏观方法。其次,运用实证分析解释家庭择校行为的微观决策,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家庭择校行为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宏观与微观分析给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晓慧 《现代商业》2013,(30):54-55
公共服务中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权利。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取得了较大发展,为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非均等化问题日益突出,差距依然明显,甚至出现拉大趋势。笔者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出发,对这种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并结合社会实际,通过分析与综合,着重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等两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还影响着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在梳理了不同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并从经济学角度阐述FDI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探索影响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的主要因素,并从企业、政府和行业机构角度,提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公共品理论范畴定位义务教育,从财政角度将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目标,构造适应公共服务要求的义务教育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我国工业化过程和最近两年的“民工荒”现象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报酬均等化理论的若干理论假设。如果这些假定条件不存在,要素报酬均等化是难以实现的。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劳动力要素报酬也存在均等化的趋势,劳动力价格日趋昂贵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我国应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配置机制,国家的分配制度也应正确引导劳动力流向,企业只有提高劳动力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在劳动力要素报酬均等化的总趋势下,保持和提高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商》2015,(4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但长期以来,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涵义出发,分析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并重点以山东省为例,深入探析了山东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浙江高等院校调查,使用结构辈出率等指标对不同特征群体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和序次logistic模型对机会公平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浙江优质高等教育群体分布存在严重机会不均等,高等教育质量分层与社会群体阶层存在强关联性,优势阶层家庭子女享有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远高于低层家庭子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优质教育享有机会上的马太效应密切相关.本文研究表明,是否接受到优质中学教育显著影响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如果采用逆向推理,这一实证发现解释了我国中小学和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择校和择园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