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我国跨省域、不同行政区单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广东"双转移"战略则是我国行政区经济体制下典型的地方政府经济干预行为。两者启动时序相关,战略目标存在交集,空间范围存在重叠,因而在交集领域与重叠空间就会形成"政策协同效应"。通过比较不同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构效应差异来识别行政区经济与一体化经济的空间效应,数据显示广东"双转移"战略的行政区经济效应明显,并部分抵消了泛珠区域合作的一体化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2.
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自主创新效应是当前产业经济学研究中一个较为新颖的论题,自主创新效应也是我国实施区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区域战略预期的关键之一。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就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自主创新的影响,运用适当模型和2004—2008年安徽地区层面与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区际产业转移在整体上对承接地自主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区际产业转移的创新溢出效应越明显,承接地自主创新能力越强,但对不同技术层次自主创新的影响则存在较大差异。充分利用区际产业转移,实现承接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是要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和自主研发投入,提高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3.
信息产业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在信息产业合作中,泛珠三角地区应从信息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整合、信息化合作体系建设、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协调合作机制构建等三个方面来推进区域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合作进程。本文在分析云南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信息产业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是实现创新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也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差等弱点。河北省环京津区域要针对区域自身特点实现自主创新,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关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下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动力、优势、因素和实现自主创新路径等方面。趋势主要有创新主体由个体到区域的转移。创新产业由高新技术产业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递进及研究方法的综合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高校、政府和技术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配合与作用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是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其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体现。除依赖政府推力外,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通过区域创新提升自身的能力来产生“吸引力”。区域创新能力不强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和承接产业转移效率低下的重要内在因素。利用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外来创新能量,再加强区域内和区域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与联系,推动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可以将这两种力量合二为一,从而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军民结合"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民结合"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军民结合"区域自主创新支撑能力、创新配置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等.只有"军民结合"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流动,"军民结合"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性才能得以显现.衡量"军民结合"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需要以一定的原则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进行测评.  相似文献   

8.
首先系统分析了自主创新高地的内涵,根据自主创新高地主要特征指标对深圳、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三大区域进行对比,分析滨海新区自主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区域创新的发展经验,制定了滨海新区构筑自主创新高地的"创新中端聚焦战略",并构建了相应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小菁  张天教  廖翔 《经济地理》2007,27(4):562-564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我国至今最大规模的区域合作。为创造区域科技合作发展的新机遇,拓展区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空间。文章从"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的要素、动力分析探索了区域科技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建立多层次的有利于区域科技合作与发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企业、高校、政府和技术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配合与作用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是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其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体现.除依赖政府推力外,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通过区域创新提升自身的能力来产生“吸引力”.区域创新能力不强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和承接产业转移效率低下的重要内在因素.利用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外来创新能量,再加强区域内和区域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与联系,推动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可以将这两种力量合二为一,从而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协同创新为中介变量、环境规制为调节变量,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技术转移二者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我国2002-2015年省域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区域技术转移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技术转移有正向影响;协同创新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技术转移的关系发挥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协同创新与区域技术转移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环境规制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技术转移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多主体协同创新的中介效应实现。结论可为揭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技术转移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多主体协同创新和区域技术转移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累积创新框架下建立一个附加拍卖的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东道国企业利用外商技术转移实现技术升级的微观机制,以及东道国政府旨在改善社会福利的引资政策。研究后发现:对于核心技术,外商总有激励进行技术封锁;对于一般技术,外商愿意将其技术许可给东道国以赚取垄断利润;东道国企业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获得技术模仿的机会并最终突破外商对核心技术的封锁;若东道国政府能使外商将核心技术授权给本国企业,本国企业将绕过自主创新从而直接进行模仿创新,若不能有效控制外商技术转移方式但可对仅转移设备等"硬"核心技术的方式采取有效限制,可降低潜在技术模仿成本从而减少东道国激励本国厂商进行创新的补贴成本。最后,文章讨论了我国利用外资推动技术升级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以协同创新为中介变量、环境规制为调节变量,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技术转移二者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我国2002-2015年省域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区域技术转移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技术转移有正向影响;协同创新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技术转移的关系发挥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协同创新与区域技术转移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环境规制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技术转移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多主体协同创新的中介效应实现。结论可为揭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技术转移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多主体协同创新和区域技术转移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区域自主创新的绩效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良强 《技术经济》2008,27(10):1-11
评价区域自主创新的绩效,对于改善创新管理、进一步提高创新系统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的链式模式和创新活动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评价区域自主创新绩效的方法和概念模型;并以我国福建省为例,利用1995--2006年福建省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数据,运用DEA方法,对福建省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创新、技术开发、设计制造、市场实现等环节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自主创新系统中的知识创新活动仍处于技术效率最佳和规模收益不变状态,继续增加知识创新资源投入仍将是合理的;技术开发活动已进入了规模收益递减阶段,规模无效率状况严重;设计制造活动的综合绩效较高,但2006年已出现规模收益递减现象。最后,提出了适当增加知识创新投入比例、提高技术交易的实现效率、增加技术改造资金投入比例等提高福建省区域自主创新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晔 《财经研究》2008,34(6):30-40
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中,企业是区域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主体。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将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统计资料,构建因子分析评价模型,分别对全国不同省份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综合评价指数、排序位次的变更情况,从而获得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创新绩效的基本评价,并构建出各省市企业创新绩效的四维矩阵。实证结果显示,在技术创新投入要素提升,以及创新效率提升的基础上,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将是区域企业自主创新应该共同实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试析“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动因与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翠璇 《广东经济》2005,(10):50-52
“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是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促进区域产业转型的客观要求。由于资源的稀缺与互补,为获取集成效应和规模效益,促进技术扩散和知识流动,“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成为必然选择。合作的阻力主要来自体制和制度、观念与需求、合作主体目标以及合作中介平台等因素。“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的必要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成为了新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发达国家80%的就业机会是以科技产业及知识服务业为基础。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科技实力的竞争,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7.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仅能够为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系统的动力支撑,而且能够为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先进样本。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自主创新意愿、区域利益分歧、自主创新效率、科技成果转化、城市产业定位、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存在诸多突出难题。因此,必须系统完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推进机制,包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关键创新资源共享机制、重大项目合作创新机制、跨区域部门组织领导机制、危机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建设成果评价反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进步及其分解是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重要决定因素,在触发区域创新产出高速、高效增长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验证与分析技术进步触发区域创新产出的作用强度和作用结构,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法测度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分解,借助改进熵值突变级数法评价区域创新产出能力,以此为基础,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技术进步对区域创新产出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触发创新产出过程中的强度性主导作用较西部地区显著,而其结构性主导作用则较东部地区显著;各区域实现技术进步触发创新产出的强度性与结构性双显著均存在一定困难;在技术高速发展的创新环境下,区域创新产出持续高速增长应至少实现技术进步主导作用的单显著。  相似文献   

19.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仅能够为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系统的动力支撑,而且能够为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先进样本.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自主创新意愿、区域利益分歧、自主创新效率、科技成果转化、城市产业定位、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存在诸多突出难题.因此,必须系统完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推进机制,包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关键创新资源共享机制、重大项目合作创新机制、跨区域部门组织领导机制、危机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建设成果评价反馈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自主创新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模式,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发展理念;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环境,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战略思维;实现区域科技创新,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价值观;多足鼎立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协调统筹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