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主销区的农户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农户粮食储备正在发生变化1.粮食储备增长趋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2年末农户存粮人均528公斤,比2001年末增加16公斤。但实行“粮改”的地区农户存粮水平低,数量普遍减少。在实行“粮改”的8个省、市中,存粮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仅有江苏省,人均566公斤,其余省、市农户存粮水平普遍较低,在人均160公斤~360公斤之间;5个省市农户存粮减少,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和福建。西部开发地区农户存粮低于平均水平。2002年实施西部开发的12个省、区、市农户存…  相似文献   

2.
农户粮食销售行为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主产区粮食销售量对国内粮食市场流通与保证主销区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7年粮食大省--河南省开封市的140个农户样本进行分析影响农户粮食销售行为,并进一步分析农户粮食销售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粮食销售行为受粮食价格、单产、家庭期内现金支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而推动政府加大对粮食市场价格、粮食补贴、粮食生产率等方面关注.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户存粮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户存粮及影响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一、前言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购销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户的余粮。但农户家中“余粮”现在有多少?将来会如何?这对政府和市场都很重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食品安全,也会对粮食市场波动产生相应...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占世界上绝大比例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中国极为重视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储备,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与物力,对拥有较高储备比重的农户存粮却关注甚少。本文根据农村固定观察点及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的数据,假定农户为风险规避者,对农户存粮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影响进行分析,说明财政补贴农户储备有利于农户获取种植粮食的收益、分享粮价上涨的好处;有利于保护种粮农户的积极性,保障中国未来粮食生产能力。财政补贴农户储备也是中国当前寄希望于通过直接补贴增加农户收益政策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研究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制定出提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收入主要来源、支出水平、贷款经历、社会关系、土地规模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率水平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应该适当扩大试点的数量和规模,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而促使农户通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途径,获取农业生产资金贷款。  相似文献   

6.
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我国22个省43个县59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的粮食储备行为和农户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户都有储粮行为,储粮数量与粮食产量高度相关,大部分农户粮食消费可以自给,在过去3年的粮食储备数量基本不变,并表示在未来不会减少粮食储存。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农户粮食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尚志市等8个县份的36个村庄、40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对粮食主产区农户储粮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地理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地区的储粮时间和储粮率有着很大的差别,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对储粮损失率影响较大,一些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户储粮的主要原因,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储粮行为更值得关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财政和技术支持、多主体储粮、规范投机行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户粮食储备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和中国农业大学的问卷调查情况,对中国农户的粮食储备问题作出分析:(1)推算出中国80年代初期以来农户的结转粮食储备数量。(2)影响中国农户粮食储备的制约因素。(3)农户粮食储备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及其政策意义。作者认为,近一、二年来,中国的国内粮食市场发生了较大的波动,农户的粮食储备及其市场反应行为特声、是造成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据此提出了国家稳定国内粮食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重视现阶段主产区农户储销行为分析,对确保粮食供给,稳定粮食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枣阳市160个农户粮食储销行为的实证分析,解剖农户储销行为的一般特征,发现农户储销行为具有刚性,风险防范和市场理性特征;分析不同库存水平农户储销行为差异,发现高库存户具有较高粮食产出,较高口粮消费量和较高销售量,从而认为,粮食产出是主产区农户储备的重要供给来源,口粮消费是农户储备的最重要动因,商业储备对粮食销售量影响已然显现。  相似文献   

10.
从2001年开始,安徽省粮食局把“农户粮油收支存情况调查”纳入粮食统计制度,要求各县每年进行一次,以确保此项调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资料的连续性、可比性。今年的调查工作历时两个月,涉及宿州、滁州、六安、宣城、巢湖、淮南、蚌埠、铜陵、淮北、亳州等地,共抽查3302户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0.2‰,调查人口14710人,占全省农业人口总数0.29‰。一、调查结果被调查农户上年末存粮221.87万公斤,年初人均存粮151公斤,2000年共收入粮食1092.6万公斤,支出粮食1071.5万公斤,年末存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重庆市长寿区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当前粮食产销平衡地区众多国有粮食企业无论是在收购还是在销售方面,其主渠道作用都在日益降低。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包括国有粮食企业历史负担重、经营成本高以及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造成的竞争加剧等,但其实质原因却是企业长期依靠财政补贴维持生存,缺乏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国家应把培育和完善多种粮食经营主体公平参与粮食市场竞争作为主要政策目标,保证粮食宏观调控的可持续性以及粮食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粮食安全的现状,指出了稳定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紧迫性,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水资源、农民收入与负担,科技投入等因素,并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和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1 当前粮食市场建设的主要问题1.1 普遍有场无市 1990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粮食购销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逐步建立粮食批发市场,开展有组织的余缺调剂,搞活粮食流通渠道。大米要允许省际间地、市、县自行调剂。”同年10  相似文献   

14.
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建立,标志着中国粮食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10多年来,粮食经历了数量增减、购销、价格放与收的曲折改革过程,粮食市场逐渐发育,规模逐渐扩大。到2000年底,全国已有各类粮油批发市场1000多家,其中亿元以上粮油市场有52家,营业面积72万m2,年成交额227.39亿元,零售额  相似文献   

15.
这是四川省粮食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四川省粮食学会秘书长梅世华同志为2003年国家粮食局软科学研究项目四川课题组承担课题撰写的初稿,欢迎读者以书面形式提出修改意见或撰写争鸣文章。  相似文献   

16.
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 ,是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保证。粮食一旦出现大的波动 ,必将引起国民经济大的起伏 ,新中国 5 1年的历史实践已经验证了这一点。粮食问题还事关国家安全与民族独立 ,多少年来 ,西方一些国家一直把粮食资源作为其对外推行强权政治的战略武器。我国人口众多 ,靠吃别人的粮食过日子显然是行不通的 ,如若出现不测事件 ,必将危及国家安全。因此 ,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而且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国家粮库建设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一、国家粮库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基本情…  相似文献   

17.
在主要WTO成员不愿主动减少农业保护的背景下 ,如何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保护政策 ,实现既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又保护主产区农民的就业与收入 ,是政府当前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加入WTO后 ,我国对粮食主产区除了继续执行保护价收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灾后农业税减免及其他保护政策外 ,又推出了农产品良种推广补贴、关税配额调控和转基因管理等新的保护措施 ,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 ,保护了农民利益。但是 ,我国的农业保护仍然存在方式不当、力度不够、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抑制了农业竞争力的提升。为此 ,建议通过改革农业保护方式 ,加大保护力度 ,调整支持结构 ,突出支持重点等措施 ,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为政府制定粮食政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本文首先给出了适用于中国粮食非关税贸易措施的计算方法。在验证中国粮食供给曲线垂直和测算中国粮食需求价格弹性的基础上,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测算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后,从定量的角度测算了1996—2001年中国粮食非关税贸易措施的经济福利影响,进而提出入世后中国粮食政策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是指用市场机制来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形式。没有市场何来市场机制 ,所以 ,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计划经济则是用计划机制来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形式。实行计划经济不需要市场体系 ,在允许“小自由”时 ,保留农贸市场和集市贸易就可以 ,不需要批发市场 ,更不用说期货市场。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调控型或管理型的市场经济 ,而不是自由市场经济。如果没有市场体系 (特别是有形市场 ) ,国家就无法调节市场 ,就容易出现“一活就乱 ,一管就死”的局面。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很深刻的。那种主张粮食交易主要通过无…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证分析(1978~2004)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历史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接着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大小进行了分析,据此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保护和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