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文化都是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关东文化也是如此。由历史地理学视野分析东北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多民族的历史变迁与关内汉民族的互动,探讨关东文化的形成过程。小说和电视剧《闯关东》没有真实地反映历史上的“闯关东”,对讨论和理解关东文化有严重误导。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有汉、唐、明、清不同的关东。明清的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地区,是在山海关修建以后出现的。明代关东与清代关东所指的地域范围有所不同。“闯关东”的说法与清代对东北的封禁政策有关。关东文化是历史时期多民族文化,开发利用关东文化必须打造精品名牌。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化运作已成为我市营销的重要形式。实现关东文化产业化运作与齐齐哈尔市城市经营的有机统一,应明确认知关东文化的产业价值,确保关东文化产业化营销路径方式的多样化,变“粗放型”开发为“集约型”开发,培养一支具有文化创新力、精于管理的文化企业家队伍是实现文化产业化与城市营销完美结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闯关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影响广泛的自发移民潮现象。“闯关东精神”是以山东人为主的“闯关东”移民在特殊的生存环境下焕发出的一种“穷则思变、敢闯敢创,勤劳朴实、诚信忠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生存态度。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成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宝贵精神财富。东北地区的早期开发归功于“闯关东”移民的历史贡献;经济转型时期东北衰退的深层文化内因在于“闯关东精神”的失落;未来东北“大发展、大繁荣、大辉煌”的根本希望在于“闯关东精神”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关东文化精神内涵概括为古代尚武精神的遗风;近代勃兴的开发精神;寒地黑土意识;求“大”尚“侈”的风气;重“实”轻“文”的价值取向。特征为文化气质上的雄健性;兼收并蓄的容纳性;交流互动的高频率性;远离传统文化中心的边缘性。关东文化现代化转型内涵指关东文化要与市场经济、社会现代化要求相适应,并保持地方特色。关东文化转型的途径,主要包括继承、采借、创造性转化、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6.
吕途  王平 《走向世界》2008,(4):16-20
2008年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热“闹”荧屏,让人再一次提到“鲁剧”这一品牌,而《闯关东》里经常说的一句“俺是章丘朱家峪的”,蓦然间让朱家峪这座“江北第一古村”闪亮在人们的视野。一时间,从旅游线路、景点建设、山东菜系、旅游工艺器等四个方面入手,朱家峪要被打造成“山东乔家大院”、“中国北方的周庄”。  相似文献   

7.
闯关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绵延近300年的“闯关东”,形成了东北地区所特有的闯关东精神。今天,社会生活虽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然需要这种“闯关东精神”。闯关东精神是一种不能丧失的精神家园,是一种需要确立的价值取向,是一种有待释放的文化张力。应该通过闯关东精神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8.
“闯关东”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创业史,也是一部东北创业文化发展史。“闯关东”精神的实质是创业精神。“闯关东”精神作为东北特别是黑龙江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主导精神,是由历史和现实决定的。创业文化的建设应当创新机制、体制,以培育创业精神为核心、以激活创业主体为重点、以完善创业机制为要务、以优化创业环境为保障,形成创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关东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关东文化”系对东北地域文化的称谓。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关东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从而决定了关东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进而发挥着特殊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政治行为、生活行为、艺术行为以及精神气质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特殊的地貌和多变的地势,以及复杂的气候环境,决定了她的历史文化根脉是沿着江河流域或沿海、沿湖的走向分布的。因此,与其说是“东北地区的区域文明”,还不如说是“东北的流域文明”更为确切。历史上,对东北文化的称谓有“满洲文化”、“关东文化”、“白山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