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刊之道     
本栏目《内刊之道》开辟以来,得到了众多企业的大力支持,由于版面所限,我们将分批刊登您的内刊,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企业的支持与关注,积极参与到我们的内刊之道评选活动中来。详情请登陆网站www.businessculture.com.cn,或致电010-84264847/45  相似文献   

2.
内刊之道     
本栏目《内刊之道》开辟以来,得到了众多企业的大力支持,由于版面所限,我们将分批刊登您的内刊,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企业的支持和关注,积极参与到我们的内刊之道评选活动中来。详情请登陆网站www.businessculture.cn,或致电010-84264847/45  相似文献   

3.
内刊之道     
本栏目《内刊之道》开辟以来,得到了众多企业的大力支持,由于版面所限,我们将分批刊登您的内刊,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企业的支持和关注,积极参与到我们的内刊之道评选活动中来。详情请登陆网站www.businessculture.cn,或致电010-84264847/45  相似文献   

4.
董智 《商业文化》2007,(2):52-53
企业内刊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一直鲜活地记载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一步脚印。“内刊之道”栏目自开办以来,得到了众多企业文化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新的一年里“,内刊之道”栏目将设置“热点追踪”“、内刊展台”“办刊心得”“风向标”等板块。“热点追踪”围绕内刊行业,追踪热点、访谈人物;“内刊展台”在展示优秀企业内刊的同时,进一步整合我们已有的资源,按照行业归属分门别类、分批展示;“办刊心得”由企业内刊工作者执笔,倾诉办刊过程中的点滴心路,酸甜苦辣;“风向标”预告近期栏目内容,搭建编读之间沟通平台,倾听您批评指导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董智 《商业文化》2007,(4):48-48
企业内刊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一直鲜活地记载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一步脚印。“内刊之道”栏目自开办以来,得到了众多企业文化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新的一年里,“内刊之道”栏目将设置“热点追踪”、“内刊展台”、“办刊心得”、“风向标”等板块。“热点追踪”围绕内刊行业,追踪热点、访谈人物;“内刊展台”在展示优秀企业内刊的同时,进一步整合我们已有的资源,按照行业归属分门别类、分批展示;“办刊心得”由企业内刊工作者执笔,倾诉办刊过程中的点滴心路,酸甜苦辣;“风向标”预告近期栏目内容,搭建编读之间沟通平台,倾听你来自心底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风向标     
有很多企业管理者头脑中往往有一个误区,以为办一份企业内刊就说明自己的企业有企业文化了。其实,企业内刊只是企业文化的一个载体而已。但不可否认,企业内刊在推行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的形象,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等方面都能起到重大的作用。作为内刊主编,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企业内  相似文献   

7.
风向标     
《商业文化》2007,(6):46-46
下期将有著名内刊主编谈“企业内刊内外兼修之道”,敬请关注!如果您对栏目有建议或要求,欢迎和我们联系。电话:010-84257646传真:010-84257646联系人:马健电子信箱:edit@businessculture.com.cn赠阅内刊请寄至: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7区16号499室《中国企业文化评论》杂志(100013)  相似文献   

8.
内刊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和窗口。许许多多的民营企业,几乎都有自己的内部报刊,比如四通集团的《四通人》、联想集团的《联想》、万科集团的《万科周刊》,都办得非常出色。民营企业的企业内刊,以弘扬企业文化,塑造企业文化为宗旨,展现企业的创业历程,凝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精髓。不仅成为企业文化的载体和窗口,而且成为传播媒体和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也通过创办内刊,培养了一支从事企业文化工作的优秀队伍。  本期栏目主题,我们集中探讨的是如何办好企业内刊应当如何找准它的定位,使其为企业发展服务。除了发表一些企业内刊总编的观点外,还将目前为人所知的企业内刊集成资料,以供企业之间交流之需。我们热诚地希望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对“如何办好企业内刊”问题发表高论,展开争鸣。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寻找一席之地,必须建设和传播良好的企业文化,而内刊就为企业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重要渠道。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创办内刊,在把内刊用于内部管理的基础上,也赋予了内刊更多的对外职能。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分析了内刊对于企业文化传播的作用,总结了企业内刊对内和对外的文化传播职能,力图为企业创办和发展内刊、拓展文化传播途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内刊之道     
这是我们开辟的全新栏目——内刊之道,在此可以展示您企业全新的风采,也将有机会参与我们的内刊评选,赶快填写报名表吧!详情请登陆网站www.businessculture.cn,或致电010-84264847/45耐特食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6月,前身为济宁天博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公司秉承“创新求进,精益  相似文献   

11.
侯德义 《中国报业》2014,(10):33-34
企业内刊是企业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宣传企业文化、加强工作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认识企业内刊的作用,正确把握办刊方向,进一步提升企业内刊的办刊水平,不断扩大内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有效提升企业的宣传工作水平,才能让企业内刊发挥作用,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企业(特别是新兴企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企业内刊已经引起企业界、新闻界乃至社会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在中国企业成长的曲折历程中,中国的企业内刊经常扮演着非常复杂的“角色”。在企业内刊这个文化的“平台”上,经常上演着许多非企业的“话剧”,即使纯企业情怀的内刊也常常表现出许多反“企业文化”的倾向。严格按照企业规律办内刊者实在是寥寥可数。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企业内刊非常生动地折射出企业老板和企业报人(笔者送给企业内刊同仁的称呼)五光十色的“文化”心态。企业…  相似文献   

13.
用经营媒体的思维打造企业内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商业文化》2007,(4):50-50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企业内刊10000多种,而且还在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种媒体。在这蔚然成形的内刊大军中,像《万科周刊》、《华帝世界》等成功者有之,徒有其形者也不在少数。所谓“成功自有道”,我们总结别人的经验可以发现,成功的企业内刊都相似性地被打造成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内刊作为一种交流和传播信息的工具,通过向社会免费赠阅等方式,已成为一种“媒体”。所以,我认为要创办成功的内刊,必须要用经营媒体的思维来打造。  相似文献   

14.
智成 《商界名家》2003,(4):93-93
许多人都认为企业内刊是属于个业内部文化建设范畴的。内务机构不是直接面对市场承担利润责任的经营实体况且企业内刊本身又不能定价售阅,无法与货币收益挂钩,因而企业内刊与“经营”是沾不上边的。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企业内刊与“经营”不仅关系密切甚至与企业的利润效益融为体。  相似文献   

15.
从大众意义来讲,企业内刊的功能主要有三种:记录、培育和传播,归属部门主要也分为三类行政部、人力资源部和宣传部,其功能和部门职能的限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刊的发展思维,由此形成了重服务而弱经营的普遍现象,导致内刊大多成为企业的依附品,而不是企业的生产力,使内刊在企业中处于较尴尬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刊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企业文化的外化表现形式,也是企业信息上通下达的沟通渠道和舆论宣传阵地。现在很多企业都出版自己的内刊,但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内刊的作用,更有效地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内刊人所明晰的。  相似文献   

17.
吕枫 《商业文化》2007,(10):48-48
20世纪80年代,当文化管理派手持文化至上观点横空出世,企业内刊也开始了它咿呀学语和漫漫征程。内刊——这张企业最美丽的名片,从当初地位的无足轻重到现在企业文化的最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职业经理人已达成共识:内刊已成为企业品牌形象和文化建设的“代言  相似文献   

18.
惠远飞 《商业文化》2007,(14):50-52
企业内刊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物,它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出现了,主要集中在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工人内部交流材料使用,其功能也相当的单一。称之为内刊,这主要是相对于国家正规出版物而言。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民营企业异军突起,企业文化被引进了企业管理领域,企业内刊作为企业文化一个重要的表征和重要的内容,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9.
纪有铭 《商业文化》2007,(14):53-53
企业内刊在创办初期都有一种很明显的功利目的,随着企业的行为广度与思想深度的变化,它不想把这种思想表露得过于直白而使自己显得有些苍白乏力,于是不再把视角拘囿于企业内部,而是同企业雄心勃勃的野心一样,企业内刊也开始体现企业的社会性。定位企业办刊方向究竟是向内还是向外,这是一个屡被提及的问题。而纵观企业内刊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存  相似文献   

20.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企业自己创办的非赢利性“企业内刊”一万二千多种。企业自办的内刊由于数量多,内容丰富,时效性、针对性强,影响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一种重要媒体资源。调查显示,企业内刊在其定位、内容、风格、目标读者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