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道路,诠释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化模式是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良性发展的主要研究论题之一。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揭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点、动力和分类,以期对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为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示范指明方向。通过研究得出:新农村建设模式是对基本思路、重点选择、主要路径及做法等的概括,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自外援驱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根据动力来源的性质,新农村建设模式分为外源拉动主导型、内源推动主导型和均衡推动发展型三大类;在体现"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集成农业工程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载体建设将是构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重点与核心。  相似文献   

2.
休闲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新农村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文化支撑、科技保障和环境依托。发展休闲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之一,对新农村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科学选择和确定战略重点,对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分析,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重点应该是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建设、非农产业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对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构造和环境组成等方面都有特别要求。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顺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并作出相应的发展调整,是生态文明对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根本在于构建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共生共荣的新生活,关键在于对农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反哺”的重要举措,而新农村建设农民是其主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广大农民自身的创造性实践,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有效推进并长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所以,对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培育工作,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石娟 《经济视角》2012,(4):115-116,14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由乡村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入手,以望城县光明村为案例,从产业、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基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以期取得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中,农村信用社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农村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尤其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农业技术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将考虑到中国特有的国情和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情况来分析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期对接下来的新农村建设指明方向并提供有益借鉴,促进新农村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新时期解放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指引下提出的农村发展新思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在对社会丰义新农村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探讨评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新农村建设为例,分析和评判其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和存在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伟大战略。农民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和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现代化决定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维度和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实现的决定性因数。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客观基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生态视角下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是前提,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经济是根本,选择适合西部地区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增强农民自创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是按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实现农村的经济繁荣、制度完善、环境优美和谐。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教育公平问题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制约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瓶颈,影响着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因此,主要分析探讨农村教育目标、教育投入、教育师资等方面的教育公平现状及理论对策,切实实现农村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和智力支持,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又是一个发展机遇,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决策,是当前最紧要而紧迫的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教育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高职高专能够也必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时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简明扼要、高屋建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指针。他讲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遵循的几个规律都很重要,本文结合乳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谈谈建设新农村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4.
加快发展福建现代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就福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作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总目标、总要求。具体说来,包括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深化农村改革等有关内容。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物质前提。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盛世危言的解读,强调要关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统一,使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形成一个关注民生、大体均衡、和谐有序的利益格局。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宏观宗旨的研究指出,十六大以来,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政策主题思路清晰,保持了发展路径的一贯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微观对策强调,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新农村的规划要体现减少农民、聚集农民、转移农民的趋势;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但并非"同步化"、"一样化";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孙增武  胡士杰 《经济论坛》2006,(15):118-1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处理好城乡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农民持续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和难点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是我县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要求。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结晶,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生态视角下的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客观基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生态视角下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是前提,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经济是根本,选择适合西部地区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增强农民自创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