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体,长三角16个主要城市经济发展规模、速度各有差异,如何有效的协调16个城市之间的互动作用是主要的.只有建立有差别的区域经济圈,才能明确各个城市的发展方向,才可以让长三角的经济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经济圈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已经形成了三个大的城市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下简称长三角)、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下简称珠三角)和京津环渤海经济圈(该经济圈是三大经济圈中表述最不统一、最混乱的经济圈,如华北经济圈、京津冀北经济圈、大北京经济圈等,以下简称环渤海)。这三大经济圈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拉动力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三个增长极。对于城市经济圈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将近年来关于城市经济圈问题的讨论做一综述,以期推动这一问题讨论的深入。  相似文献   

3.
正一、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Strengths)。1.区位优势。广西南邻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沿海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点,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西南六省区协作等国内外区域  相似文献   

4.
王振 《江南论坛》2007,(12):14-15
举办世博会、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长三角联动发展,是当前上海发展的三大重要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要“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强调“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时,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城市群,又称为“都市经济圈”或“都市连绵区”.通常是指由若干城市集聚而成的高密度经济区域.在空间上表现为由大运量的高速通道联结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的城市密集区。  相似文献   

6.
苏简亚 《江南论坛》2003,(10):10-12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国际上甚至有人这样指出,长三角经济圈(又称都市圈)已成为世界上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出现的又一大经济圈。这一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那么,这一经济圈究竟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内在原因是什么?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应当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其推动作用?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显然很有必要。一、长三角经济圈是在一定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与广州、肇庆等相关城市共同构成的“广佛都市圈”、“广佛肇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成为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目前,佛山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工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制造业名城和“产业强市”.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已经牢固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在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和优先发展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城市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先后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三大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经济圈,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三大增长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放缓,形成“中部塌陷”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已引起…  相似文献   

9.
对长三角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科技中介服务业已发展成为具有重要作用的产业,它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经济圈,全区以仅占全国1%的土地、6.25%人口创造了占全国的1/4的经济总量。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长三角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序制约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与江苏区域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用更高的标准、立足长远目标认识长江三角洲未来的发展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辐射影响力最大的经济区域,这一地区处在中国沿海及长江这两大经济带的交汇点,不仅集有沿海经济与长江经济的优势,而且便于加强与世界经贸的交流,有利于向中国大陆内地形成辐射。推进这一地区的发展,使之成为全国现代化的示范区与领航区,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1世纪开始,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进一步加快,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以及…  相似文献   

11.
2004-2008年中国国有工业企业的竞争优势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水平是四大地区中最高的,但竞争力明显减弱;2004年珠三角经济圈的竞争优势系数是最高的,到2008年被长三角经济圈超过,环渤海经济圈仍然是三大经济圈中最低的。三大经济圈的市场份额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其中环渤海经济圈下降幅度较大,但仍然是三大经济圈中市场份额最高的。2008年中国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产出弹性为劳动产出弹性的两倍,对资本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东部地区应注意加快产业转型,各地区应注意提高资本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出发,分析长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经济圈的一体化程度进行实证分析,选取12个指标对长三角七大城市和北京、广州两个城市进行综合竞争力排名,可以看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一体化程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区域内部存在着不平衡,仍需加以重视.最后提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引擎,经济圈中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根据三大经济圈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概念模型,既考虑自主创新的结果,也不忽略自主创新的过程因素,遵循一定的原则,结合文献资料,确定了我国三大经济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为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88—1997年和2000—2011年这两个时段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各省市分行业面板数据,从结构变化的资本集约度角度考察制造业结构变动的趋向。实证结果表明,1988—1997年时段,经济圈中除广东省外,绝大多数省市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而2000—2011年时段,不少省市的制造业结构呈劳动密集型化变动特征。而且,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调整在区域上由北向南递减,而向劳动密集型调整则由南向北递减。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趋向于劳动密集型化的现象背后,存在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调整的明显趋势。另外,对制造业人均累积资本进行分解后发现,制造业结构变化本身并不是制造业人均累积资本变化的决定性因素;2000年以后三大经济圈制造业人均累积资本的提升差异较大,且劳动力要素在部门间的流动已开始抑制整体制造业人均累积资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塘三大经济圈,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大力量。随着这种由产业链、城市群组成的大经济圈的形成,中国的地区竞争出现了新格局:由过去单一城市之间的竞争,转为依赖大经济圈综合生产力的竞争,进而形成大经济区之间的竞争。 提出建设“武汉经济圈”,把握“武汉经济圈”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计紫藤  张亨明 《经济师》2014,(11):189-190
深化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既可加快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又可实现长三角周边省份的加速崛起。文章在阐述了合肥经济圈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之后,着重分析了合肥经济圈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具体模式,即以优势互补、区域共赢为前提,以产业转移、产业合作为主线和以提高新兴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为目标。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促进合肥经济圈发展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北京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信息中心,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集聚区和最先进的经济核心地带,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迅速高速发展相比,“大北京”无论在区域发展的意识还是区域发展的行动上,都还远远不够。面对“大北京”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本文重点在于通过对我国三大经济圈进行比较研究,从多方面综合分析,找出制约大北京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其未来发展中的优势、劣势以及即将面临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探求一些解决“大北京”地区发展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以期为谋求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内容分析法对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大经济圈创业扶持政策体系的重点扶持产业和重点政策工具区域化特征显著,但均出现了重供给和环境类扶持政策、轻需求类扶持政策的结构失衡问题,其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政策结构失衡问题尤为突出,且其在整个政策扶持链中存在较多薄弱环节。根据三大经济圈创业扶持政策体系比较分析结果,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优势和特点,提出了政策优化和改进建议。研究结论可为中国区域出台创业扶持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泛珠三角”模式对长三角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殊三角”简称“9 2”模式,指的是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共同形成的区域经济圈。“泛珠三角”区域发展模式的崛起,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行走势和区域发展格局的动态变化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泛珠三角”发展模式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呢?本刊特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打造长三角中的产业‘金三角’,建设东南沿海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创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发展上海经济圈的新东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