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7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5.9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49%;2009年1-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240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72%;2009年1-7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11.46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8.98%……  相似文献   

2.
2007年,随着合资品牌在产品和价格上展开疯狂攻势,自主品牌普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难题。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1月,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再次出现下跌,与2007年10月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相比,11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0.2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3%。被业内看好的奇瑞、吉利、华晨、长城、比亚迪,包括上汽汽车等自主品牌纷纷呈现出走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黄楠 《新财富》2014,(6):24-25
在外资品牌下沉销售渠道抢占中低端车市场之际,自主品牌正加快发展汽车金融的步伐。自主品牌在汽车金融方面是否会有新的突破?汽车金融能否成为自主品牌的保命符?  相似文献   

4.
华为国内细分市场的最大领域,中级车的定价一般在10~17万元之间。其中凯越、思域、速腾、福克斯、标致307等月销量都在5000辆以上,可见中级车市场的消费潜力之大,故中级车市场一直是汽车厂商垂涎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2007年1—11月,汽车产销805.94万辆和795.12万辆,同比增长22.25%和23.19%,分别比2006年全年净增77.97万辆和73.52万辆。乘用车产销575.87万辆和566.22万辆,同比增长21.64%和22.82%,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13.61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商用车产销230.08万辆和228.91万辆,同比增长23.83%和24.12%。  相似文献   

6.
<正>岁末,各个行业惯于盘点。如果我们环视2010年度的中国汽车市场,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自主品牌中级乘用车没有一个产品能实现平均单月销量过万,而自主品牌的紧凑型乘用车却势如破竹,这是为何呢?  相似文献   

7.
尚敏 《市场周刊》2005,(48):36-36
自主品牌汽车因价格长期徘徊在10万元以内,给消费留下了挥之不去的低端形象。为了转变这种局面,与国内的外资、合资品牌正面竞争,自主品牌开始关注10万元以上的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8.
李永钧 《商界名家》2006,(12):24-26
上汽自主品牌“荣威”高调亮相,“上海牌”复出在望;奇瑞贴牌“道奇”,遭遇“自毁品牌”的强烈质疑:神龙则避而不谈自主品牌,或“王顾左右而言他”,在“洋务”路上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市场》2010,(19):25-25
本期出镜率,我们把街拍关注点放在了自主品牌A级车领域。去年,在车市火爆的背景下,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突破了30%,这一突破一时间被不少人拿来当作自主品牌崛起的一大证据。A级车领域是乘用车竞争的核心区域,我们此次街拍选择这个区间的目的也很明确:看看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自主品牌表现究竟如何、能否达到30%这条平均线。  相似文献   

10.
受到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增速下降影响,2017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增速也随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创新既存在着极大的动力,也面临不小的阻力。其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牌战略不清晰、创新人才不足和缺乏科技创新能力。针对这种情形,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创新可从发展自主品牌战略、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来实施。  相似文献   

11.
Q21CBR:中国目前正在铁路改革,作为汽车物流领域的领导者,这将给捷富凯带来什么影响?Luc Nadal:中国的铁路改革,也是为了促进基础设施和产品商业化之间有一个更好的分离。我们有希望与铁路公司进行合作。我们的客户对铁路运输也产生了非常浓郁的兴趣。Q21CBR:捷富凯与中国国际货运航空合作的业务进展如何?Luc Nadal:2013上半年的业务增长接近50%,空运和海运都有不错的增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史以及具有代表性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过程做了简单介绍,并针对如何发展自主品牌表达了一些看法,仅为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如:奇瑞、吉利、江淮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研发能力还是营销模式都有了一定的创新,也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是这些仅仅局限于国内低端市场,其出产量和市场份额与国外知名品牌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何在外国汽车品牌充斥的市场分得一杯羹,扩大品牌知名度,走出中国、冲向世界,这与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推广密不可分。只有顺应汽车市场发展的潮流,不断改进和完善品牌推广策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才能赢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产业规模、零部件配套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湖北在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方面存在的障碍,从产业集群培育、配套能力建设、新能源汽车开发等方面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当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现状及特点,进而提出了打造好品牌塑造的方法,以期为今后的自主品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有关评价数据来看,汽车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质量、市场占有份额、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市场竞争力的差距,应当从发展我国民族汽车工业出发,积极提升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市场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在汽车业急功近利、KD(散件组装)盛行的合资合作中,我们收获的不过是汽车业表面的繁荣,而非渴望已久的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第二轮的高速发展,近年来自主品牌的销量也是逐年看涨,在2001年~2011年的11年间,自主品牌为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贡献了1684.5万辆新车销量,尤其从2010年开始,每年新车贡献超过300万辆。自主品牌销量的强势崛起有目共睹。奇瑞、吉利、比亚迪是自主品牌的老三样随着自主品牌销量的不断攀升,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知度已逐渐提高,过去只认捷达、桑塔纳、富康的老三样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报就自主品牌“准生证”的管与放展开讨论,笔者认为很有意义。这一讨论的话题,源于长城和福田要造轿车,这在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他们都已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甚至样车也已下线,但他们的轿车项目却迟迟拿不到“准生证”,从而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朱睿 《价格月刊》2001,(5):28-29
在WTO日渐逼进的今天,要不要我们自己的品牌轿车,如何发展我国轿车工业,再次成为国人争论的焦点.对此,有识之士疾声呼唤:中国汽车工业要壮大,必额走树立自己品牌的道路,否则,只能成为跨国公司的附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