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中国空调企业来说,每年的五一市场争夺战既是企业淡季调整后的交锋,又是空调旺季来临前的较量,对旺季销售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如今的空调消费正从“买得起”向“买得好”转变。在空调技术差异不大的市场,许多厂家在保证产品原有功能特点的前提下,突出强调个性化,这也是空调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的一个新突破口。 走过行业洗牌阶段,空调巨头门各自摊开了底牌,未来的空调竞争格局必将是极少数千万级寡头的豪门盛宴,消费趋势的转变,正是新营销时代的第一道门槛,谁能够走在趋势的前面,谁将赢得未来的先机,厂家只有先人一步,才能领先一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薛旭 《广告导报》2007,(5):89-90
随着原料价格的下降,市场的巨大空间,空调企业正慢慢走出冰冻期。但是,大量的库存、一、二级市场的饱和、渠道的压力,加速了空调产业及品牌之间的整合,2005年,空调品牌就减少了27个。品牌成为了企业成长的关键能量,“价格战”走向“价值战”也就自然成为企业竞争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高兰英 《广告大观》2006,(5S):59-60
2005年,中国空调行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牌,市场上的空调品牌从2004年的104个下滑到24个,淘汰率高达77%。同时,市场份额很快向一线品牌靠拢,部分二线品牌开始亏空,大量三线品牌开始萎缩。  相似文献   

4.
彭雄江 《广告大观》2006,(5S):65-67
品牌是个水到渠成的事,关注企业本身机体的健康是对品牌最好的维护。志高空调的企业发展比较健康、稳健,每一步迈得比较稳,每天寻求一点进步。凭着这样一种执着精神,志高空调的品牌发展一定可以走很远。  相似文献   

5.
曹小锋 《广告大观》2006,(5S):63-64
空调行业品牌高度集中,已经进入后竞争时代。奥克斯空调营销总经理郑宏伟语出惊人:品牌定位不清晰的企业要被洗掉,总成本不领先的企业要被洗掉,年产规模达不到500万台的企业要被洗掉。  相似文献   

6.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有关人士表示,随着2007年度空调大企业产能的逐步释放,品牌集中度继续提高,今年空调品牌将剩下不到20家,而只有前15个品牌能生存。  相似文献   

7.
2005年空调行业前四强(海尔、美的、格力、志高)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6.22%,13.21%、9.30%、7.28%,合起来占据近半壁江山,这是寡头市场的明显标志;同年,空调行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牌,空调品牌的数量从2004年的104个下滑到了24个,这是同质化竞争的结局。不言而喻,2006年,大部分企业为了生存而战,行业竞争必将更加激烈。而纵览各空调厂家2006年的竞争策略,空调行业仍未走出战略的迷雾。  相似文献   

8.
目前,空调企业重点推出结合了多种调节室内空气新功能的空调产品,如抗菌、去甲醛等多种功能。而单一功能型的小家电,也终将因空调功能的不断强大而消失。这种依靠其产品优势的强大整合功能,被称为空调行业"功能黑洞"效应。本文根据空调行业"黑洞效应"产生的必然性展开探讨,并提出空调行业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9.
目前,空调企业重点推出结合了多种调节室内空气新功能的空调产品,如抗菌、去甲醛等多种功能.而单一功能型的小家电,也终将因空调功能的不断强大而消失.这种依靠其产品优势的强大整合功能,被称为空调行业"功能黑洞"效应.本文根据空调行业"黑洞效应"产生的必然性展开探讨,并提出空调行业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10.
梁正毅 《市场周刊》2002,(2M):20-21
2002年的中国空调业,又注定难改风云多变的命运。发起2001年“爹娘革命”而名声鹊起的中国空调新锐宁波奥克斯,并没有为自己的“名作”而坐喝“庆功酒”,他们赶在马年的元旦之前,把自己早已锁定的米卢“捉拿归案”,演绎了一场“空调换足球”的精彩故事,为冬季冷清的空调市场添足了一把火。  相似文献   

11.
周君  倪丽娟 《新商务》2004,(3):8-11
去年,有人说是空调灾年,也有人说是空调洗牌年。2002年11月,销售量第一的格力首先将空调价降了521元,排行第二的美的随后降了532元。老大一动,空调市场立即火爆。  相似文献   

12.
傅勇 《商界领袖》2004,(7):65-66
继年初格力、美的、奥克斯大骂所谓的“假健康”之后,空调业开始了今年的第二轮“揭黑”表演。5月11日,威力空调宣布联合格力、大金、日立、三菱等空调企业,组建。合格空调”联盟,称市场上低价空调九成为不合格产品。同一天,空调新军帅康也向业界和媒体公布了一份“空调经营质量白皮书”,披露了目  相似文献   

13.
变频、健康、节能是今年主要空调品牌重点推广的概念,2010年央视招标会上各家企业的大手笔投入也预示了它们明年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4.
于清教 《商界名家》2005,(11):99-99
一年下来,空调业各品牌更多的感慨来自于水涨船高的成本竞争.因此2006冷年.如何应对高成本下的企业运营便成为各空调品牌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5.
1格力72748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6.
萧牧 《商业时代》2003,(243):30-31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空调市场终于走过难耐的冬季,迎来了销售旺季。使得今年的空调市场格外引人注目,品牌的增多、巨大的库存、原材料的涨价,使得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无不关注这样一些问题:空调价格大战会不会爆发?价格会降多少?在新技术、新品牌不断增多的同时,老百姓该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空调?近日,国美电器在北京召开“2003空调流行趋势发布会”,数十位国内空调企业巨头和行业权威人士坐以论道,共同对今年的空调市场进行全面剖析。  相似文献   

17.
创建国际知名品牌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如何打造国际品牌也成为每一个中国企业的必修课 在国际上,一些知名品牌的空调都是由志高代工的,但是价格要比志高空调价格至少高出50%。”全国人大代表、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在接受《中国品牌》采访时如是表示,在他看来,中国制造不被世界认可已经是共识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空调行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品牌之间的竞争。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品牌效应,稳固空调有限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成了空调行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空调行业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品牌营销的内容分析入手,并详细地阐述了空调有限控制品牌营销的症结所在,其次为空调有限公司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相应有效措施,旨在其能推动我国空调行业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广告大观》2006,(5S):54-55
2005年国内空调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剧变,2006年空调行业的洗牌与整合仍在继续。企业的利润持续下滑、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构成了2006年空调市场的悬念。为此,本刊记者对业内专家罗清启进行了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空调价格历经2003年的浴血奋战,全行业濒临蹦盘;2004年再度的价格混战,涤清了空调行业的良莠不齐;进入2005年,各空调品牌的性价之比水落石出,预计大规模的阵地战告一段落,特别分队的巷战将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