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2002年,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十五”期间,全国城镇就业人数增加4200万人,2003年中央确定年度就业目标任务后,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任务。2003年-2005年,年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36万人,与2002年之前相比,每年多增加2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中已有1460万实现了再就业,其中390万大龄困难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相似文献   

2.
辉?县市地处豫北地区偏西北,远古时期为共工氏族聚居地,西周时称共国,现有人口81万,其中农业人口62万,劳动力55.1万,就业人口为42.9万。201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83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9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蝴以内,新增个体工商户1435家,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派生需求。2004年。我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保持了较快速度.对就业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背景下,2004年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10万人,分别完成了全年任务的101%、92%和110%。9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21万人。  相似文献   

4.
中央确定的2009年就业工作任务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简称"95146")。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  相似文献   

5.
2005年以来,以中发[2002]12号文件为标志,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连续3年召开全国性会议,对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部署,极大地推动了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国的就业局势基本稳定。2003年、2004年,年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15万人,与2002年之前相比,每年多增加2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到今年9月底,全国城镇1500万下岗失业人员中,已有。1340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其中348万大龄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国家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日益完善,各级政府普遍加强了领导和协调,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4月2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2009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一季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就业再就业工作1-3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2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0万人为全年目标500万人的24%;就业困难  相似文献   

7.
跨入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从2000年到2003年全省社会从业人员净增178.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2002、2003年连续两年达到47%;200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3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万人,比上年增长22.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1%,比上年下降0.29个  相似文献   

8.
2005年1-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9.85万人,完成年计划17万人的116.8%;指导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14.53万人,完成年计划12万人的121.1%;指导和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3.83万人,完成年计划3万人的127.7%;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3%,比4.5%的控制计划低O.37个百分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八大民心工程”之一的就业再就业工程各项目标任务提前顺利完成。10月中旬,劳动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来渝调研就业再就业工作时,对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凸显,位置更加突出。从全国看,新增就业岗位800万个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0万人(其中帮助100万困难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是中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四项重点目标之一;从全省看,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3%,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离年底还有不到4个月的时间,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由北及南阵阵寒潮的侵袭,年初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却频频传来就业春天的信息口口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题为“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努力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的讲话中指出,2009年就业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全年新增就业达110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实现全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1.
菏泽市牡丹区是人口大区,劳动年龄人口多,经济欠发达,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交织在一起,给就业再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把握就业形势,采取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和措施,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就业形势与任务牡丹区是菏泽市唯一县级行政区,城乡劳动力达68.2万人,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6.1万人,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每年达到5600人,企业下岗失业人员1.4万人。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劳动力总供给都远远大于总需求,对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形成了巨大…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湖北省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这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首次突破7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8万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  相似文献   

13.
辉煌“十五”,我国城镇新增就业4200多万人,帮助18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迈向“十一五”,就业再就业定下新目标:5年新增城镇就业4000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人, 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稳定就业,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国家将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经济统计》2009,(2):41-4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近日说,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1113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111%。据介绍,2008年,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10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43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万的143%。四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86万人,比三季度末增加56万人。地震灾区对口就业援助扎实有效。截至2008年底,  相似文献   

15.
最近,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出台若干促进就业新政策,力争从现在起到“十五”末,用三年多的时间,实现就业再就业300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1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决定》规定,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的,三年内免征营  相似文献   

16.
积极的就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7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510万人,其中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130万人,分别达到全年目标任务的108%、102%和13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与上年底持平。“95146”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至此,中央确定的就业再就  相似文献   

17.
《辽宁经济统计》2009,(2):41-4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消息,我国2009年的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人。该数据相比2008年的目标减少了100万人。今年就业目标任务包括,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困难人员就业100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指出,“考虑到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失业率指标也做了相应调整,20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指标为4.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据统计,2001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81万,失业率为3.6%;全国的下岗和失业人员合计大约2000万,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10%;如加上现有企业的冗员以及大约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目前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力已将近2亿人.需要就业人口表现出规模巨大和就业强度日益集中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一组统计数字近日从黑龙江省人社厅传出:2009年,全省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83.23万人,完成年计划119%。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4.9万人,完成年计划125%。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1.03万人,完成年计划122%,其中就业困难群体18.3万人,完成年计划183%。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7%,低于年计划0.3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张建芳  许宏图 《中国就业》2007,(2):20-22,17
就业乃民生之本,安邦之计,关系到百姓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包头,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小老板创业工程、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等一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发挥市、区两级就业部门、职介机构及全市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畅通就业渠道、拓宽就业信息,已在全市范同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2006年,全市共有10.56万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2.3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新增就业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7%以内。数字的背后,显现出就业再就业工作已是包头的亮点之一,在包头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