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要研究浅圆仓自动分级对进口大豆冬季机械通风降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抽芯平仓等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浅圆仓中心部位异常粮情发生概率50%左右,节约冬季通风费用9000元,基本不需要人工处理就可以实现进口大豆的安全度夏储存,大大降低了保管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
3.
4.
研究了在直径30m、高度15m的浅圆仓中储存小麦粮面施用磷化铝片剂后磷化氢的扩散运动情况,并进行了杀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热皮冷心”状态下,密封性能良好的浅圆仓表面施药后,磷化氢可以比较快且较为均匀地在粮堆中进行扩散分布,在用药量较低(磷化铝片剂3g/m^3)的情况下,也可保持较高和较长时间的磷化氢浓度,杀死具有一定抗性的害虫。  相似文献   

5.
最近两三年中央投资建设的粮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跨度大、堆粮线高的高大平房仓,还有一些大直径的浅圆仓。这些新仓的建成投产,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我国仓容不足的矛盾,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我国仓储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由于我们缺少使用这些新型仓储粮的经验,势必在一定时期内增大管理工作的难度。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新仓的作用,确保储粮安全,必须针对新仓跨度 (直径 )大、单仓存粮多、粮层深等特点,采取与传统方式方法不完全相同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我们在深入部分新建库调查研究,实地试验,广泛听取专家和一线储粮管理人员意见…  相似文献   

6.
7.
采用风吸式取样器在浅圆仓内均匀布点,然后检测重杂和轻杂的含量,并分析杂质在浅圆仓内分布规律。针对杂质聚集的情况及其危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圆仓和立筒仓占我国现代化粮仓总量的12%,节约用地。从仓顶进粮时由于粮食静止角的作用总是仓中心富集杂质导致孔隙度低于仓壁附近,仓中心粮层阻力往往大于仓壁附近,国内对通风期间这两种仓型的粮堆气流分布和压强降缺乏数学模拟研究。高大的圆柱形粮堆上层粮食对底层粮食产生静态压强,可导致粮粒变形、破坏,破碎率和生化活性成分随着局部粮堆含水率和温度增加而显著变化。从发展角度看需要研究浅圆仓和立筒仓粮堆气流分布的影响因素和数学模拟,减少机械通风期间风机噪音和粮食水分损失,保持粮食品质。  相似文献   

9.
10.
浅圆仓的建设,能够进一步缓解目前粮食收储仓容不足的矛盾,完善各级政府储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它是一种受大面积堆载的构筑物,相较于平房仓,其具有结构受力明确合理、占地面积小、吨粮造价低、机械化程度高、仓容量大等优点,是目前中国现有粮库新建或扩建仓容的首选仓型.中国河北、河南地区常将CFG桩应用于浅圆仓的地基处理.浅圆仓C...  相似文献   

11.
[目的]预测2017—2035年诸城市农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对农业结构进行多情景优化仿真,提出优化调整建议。[方法]文章以山东省诸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将农业结构划分为种植、种养结合和加工休闲3个子系统,选取56个指标,运用多元统计回归分析等方法构建41个方程,建立农业结构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简称SD)模型,运用Vensim—PLE软件进行仿真优化分析。[结果]SD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到2035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05万hm2,总产量8037万t,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52万hm2,总产量15203万t; 生猪出栏量达到29615万头,家禽出栏量1105 231亿只,畜禽粪污利用率8792%; 农业总产值达到25132亿元,休闲农业产值6134亿元,食品加工业产值1 25263亿元。假设种植业生产中的农业科技投入增加2个百分点, 2035年粮食作物产量较优化前增加576万t; 经济作物产量较优化前增加2814万t; 假设有机肥施用补贴增加3个百分点, 2035年畜禽粪污利用率较优化前提高762个百分点; 假设农产品加工业的研发力度和科技投入增加1个百分点, 2035年食品加工产值较优化前增加73521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值由优化前的325:1达到41:1。[结论]为进一步推进诸城市农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完善有机肥扶持政策,培育种养结合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扶持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化休闲农场,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字化控制已得到广泛应用。文中简单介绍了直流调速系统数字控制的特点和直流调速系统模型的建立,重点介绍了数字PI控制器和利用Z域根轨迹的设计方法,以及用MATLAB进行了设计过程的仿真和稳定性、动态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从系统角度分析土地、人口、社会、经济、能源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并对武汉市2017—2030年不同政策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碳排放进行模拟,为其低碳发展战略和低碳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结果:(1)建立的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有效的;(2)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武汉市的碳排放总量将保持逐年攀升的趋势;(3)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增加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4)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都能够有效的减少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其中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效果相对来说更加明显。研究结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积极研发先进的低碳科学技术是武汉市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构建粮食主产区休耕最大规模测算和仿真模型,仿真预测不同人口政策效应情景下最大休耕规模及休耕规模弹性边界,以期为保障中国休耕政策推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1)2007—2016年模拟期内,湖北省在兼顾区域粮食供给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能够保有一定比例持续增长的弹性耕地资源,支撑国家"藏粮于地"战略的实施;(2)2017—2036年仿真期内,湖北省休耕最大规模和休耕规模弹性边界在人口增长保持不变和不断下降两种情景下总体保持扩张趋势,在人口增幅略微上升和大幅上升两种情景下呈现先缩小再扩大的态势;(3)在当前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目标人群规模庞大且妇女二孩生育意愿较强的情况下,全面二孩政策在中长期的粮食需求增加效应极有可能导致湖北省可休耕耕地规模减少和休耕规模弹性边界缩小.研究结论:应积极扩大休耕规模和范围,丰富休耕试点区域,正式建立目标多元化、模式多样化和实施常态化的耕地休耕制度,以粮食安全为前提实现对休耕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选择海淀区为典型研究区,结合水资源供需系统所具有的复杂系统特征,在综合考虑水资源需求、水资源供给、非常规供水、生态需水、生产需水、生活需水及缺水率的影响等因素的情况下,分析其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文章采用系统动力学法,建立海淀区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并将仿真结果与历史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真实性,进而通过该模型对海淀区2011~2030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进行了模拟与仿真分析。根据控制变量的确定原则,提取若干个敏感决策变量,通过调整几种变量的组合,提出了3种发展模式:现状趋势发展型、经济发展型及可持续发展型。到2030年,现状趋势发展型缺水率将涨到58.94%,二产产值为1.30×10~7万元,三产产值为1.94×10~8万元;经济发展型缺水率将涨到56.16%,二产产值为3.06×10~7万元,三产产值为3.54×10~8万元;可持续发展型缺水率将降到25.94%,二产产值为2.15×10~7万元,三产产值为2.53×10~8万元。综合分析,可持续发展型最为可取,但因难以量化缺水率与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此模式下缺水率也是逐年增加。经济发展型缺水情况最为严重,现状趋势发展型则介于可持续发展型与经济发展型之间。为此,该文最后提出3条对策建议:控制人口与水价、节水治污与雨水资源化、调整产业结构与增加外调地表水量。  相似文献   

16.
崇明特殊的地理区位条件决定其生态系统演变的复杂性,伴随着陆海隧桥的建成与通车,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崇明的水安全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基于河口岛屿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系统动力学在解决系统本质行为和机理方面的优势,将针对崇明的特点,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不同情景方案下的仿真,实现对崇明水资源、水环境和咸水入侵为例的水灾害等水安全问题的动态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了崇明水安全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可以作为水安全预案的规划和水资源的管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连云港东粮码头有限公司三期自动化采样楼设计为基础,将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加以改进,并增加了新的设计以满足实际的、实验的需求。本文从整体原理图、各设备原理、管道及其配套设备的设计等方面论述了设计思路,并将新系统与原有系统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构建物流仿真案例库对培养物流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提出基于Flexsim的物流仿真实验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方案。设计以学生实习基地为研究对象的物流仿真实验案例库架构。研究方案和结果可供业内同仁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Alcalase碱性蛋白酶催化水解大豆蛋白的系统研究,得到催化水解大豆蛋白的优化水解工艺,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东北国有林区的实际情况及特色资源,在分析低碳经济复杂系统结构及动态反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东北国有林区低碳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三次产业比例、提高森林碳汇、增加非化石能源比例、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人口素质五次政策模拟,根据仿真模拟结果得出结论:东北国有林区发展低碳经济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碳汇功能;优化能源结构,增加非石化能源比例;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