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侵权补充贲任作为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侵权赔偿责任,有其独特的内涵。在第三人便权时,教育机构须适用补充责任取代连带责任、按份责任和不真正连带责任,承担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过错以及损害和过错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诉讼程序上主要有不能单独起诉补充责任人、不会产生双重赔偿和补充责任人享有抗辩权。’  相似文献   

2.
孟子艳  李鑫 《当代经济》2017,(22):108-111
新《消法》将网络交易平台的民事法律责任分为补充赔偿责任和连带责任,区分的依据是网络交易平台在主观过错程度上的不同.要全面规制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责任,还需要其他规定和制度的配合,包括消费者后悔权、网购知情权、加重的惩罚性赔偿和完备的纠纷处理机制等等.各种制度形成合力,才能推动网络交易平台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营造诚信的网购环境,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种损害赔偿,尤其是产品质量侵权方面的赔偿案件在逐年增多.产品质量侵权属特殊侵权.它与一般侵权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侵权,是指行为人的行为直接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必须具有主观过错和责任能力以及行为的违法性和造威损害的事实存在;特殊侵权,是指行为人的行为间接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不需要完全具备一般侵权的成立要件,法律对此类侵权责任构成一般都有特别规定.产品质量侵权与一般侵权相比有较大区别尤其在举证责任分配方面,而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针对同样的质量经权问题也往往作出结果截然不同的判决.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论述了笔者在产品质量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依法到底该如何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依照法律规定不以当事人的主观过错为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的归责原则,即不论当事人在主观上有没有过错,都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通过对无过错责任发展沿革及产生的利弊分析,着重研究无过错责任的损害赔偿。在比较法上,常有最高赔偿额的限制,以免无过错者的责任过重。中国《侵权责任法》第77条规定,"承担高度危险责任,法律规定赔偿限额的,依照其规定。"目前,中国在铁路损害、航空损害、民用核设施损害等三个领域有相关的赔偿限额规定,但其效力状况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5.
连带侵权责任是承担侵权责任的重要形式,2010年7月1日起中国施行的《侵权责任法》对侵权责任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但并未明确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后的内部求偿关系。为此,在阐述连带侵权责任概念、特征及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承担连带责任后的内部求偿关系,以明确侵权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  相似文献   

6.
李昇 《江南论坛》2012,(11):37-38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以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只要行为人和所管理的人或物与造成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之过错在所不问,都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其基本内涵就是以损害结果来确定责任。学说上也把无过错责任原则称之为客观责任或危险责任,英美法则称之为严格责任。在英美法中,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补充责任和连带责任都是侵权行为的责任形态,对补充责任和连带责任的追偿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环境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法学界没有任何争议,但不意味着它毫无缺陷。本文在考察了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效率后,通过模型求得了最优预防的标准,同时认为单纯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无以达致最优效率,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完善和改进;对于面向未来的暂时性赔偿和永久性赔偿,它们各自都有优缺点,比较而言,暂时性赔偿的采用更优;对于环境侵权中适用惩罚性赔偿,赔偿不足难以作为支持其存在的理由,环境侵权无需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9.
过错是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的重要因素,在侵权法归责原则体系中,过错原则是一般的、普遍的原则,也是最为古老的原则。而过错是过错归责的基本构成要件和最终构成要件。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二、三款规定:“公民、法入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在法律没有其他规定的情况下,行为人致他人损害,虽有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存在,但若没有过错,行为人仍不服侵权行为责任。这充分说明了过错问题在侵权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交强险是无责先赔,且应该逐步缩小免赔范围、提高赔偿限额。机动车方有过错时承担过错责任;无过错时承担无过错责任,且为限额赔偿。当受害人有过错时有条件地适用过失相抵。其他交通参与者造成他方损害时均应承担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11.
杨栋  王磊 《经济研究导刊》2013,(21):294-296
《侵权责任法》第59条确定了医疗产品损害中的医疗机构和生产者之间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关系,同时第47条规定的产品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规则同样适用于医疗产品损害。为了确保惩罚性赔偿制度对医疗产品损害遏制作用的实现,而又不对药品生产者的创新产生阻碍,应当将其主观适用条件限定在故意和重大过失。基于侵权人角度的成本收益分析,惩罚性赔偿金与补偿性赔偿金之和,应当不小于未采取预防措施时的收益与采取预防措施时的收益之差。  相似文献   

12.
谭文培 《经济师》2005,(4):65-67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订立合同中违约一方当事人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所应承担的合同义务而造成对方信赖利益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违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大致有四种学说 :侵权行为说 ,法律行为说 ,法律规定说 ,诚实信用原则说。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缔约过失行为人须有主观过错 ,必须实施了违反先契约义务之行为 ,有缔约一方信赖利益损害事实存在 ,缔约过失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缔约过失责任既不同于违约责任 ,也不同于侵权责任 ,他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缔约过失责任的损害赔偿必须以信赖利益为依据确定 ,且不超过履行利益为原则。  相似文献   

13.
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在公证活动中,因公证机构或其公证人员的过错导致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民事权益的损害,公证机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该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公证民事赔偿责任的概念,其次探讨了该民事责任的性质、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最后对赔偿范围进行了界定,以期构建出一套较为合理的公证民事赔偿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股东权行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行使主体包括未成年股东的法定代理人、再代理人及未成年人自己。法定代理人、再代理人在行使股东权时侵害了股东或公司的利益,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未成年股东行使其股东权时损害了其他股东或公司的利益,法定代理人未尽其监督义务的,应承担侵权责任,其责任性质应为过错推定责任;未成年股东构成侵权的,其本人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5.
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行为,必须加强发起人的民事责任,即公司不能成立或发起人的过失使公司受损害时发起人对第三人或公司的民事责任.发起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定事由是公司不能成立、发起人的过失使公司利益受损害.发起人民事责任的形式是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并加算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6.
10.行政违法必然导致行政侵权 错。行政侵权指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不法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为此必须依法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行政行为。其特征是:第一,行政侵权以行政违法为前提。行政侵权必然是行政违法,但行政违法不一定全是行政侵权。只有直接招致他人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的实际损害,并引起行政赔偿责任的行政违法才是行政侵权。第二,行政侵权以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为条件。这里的损害是指:其一,他人确实受到了损害;其二,这种受损害的权益属于合法权益即个人或组织法定的物权、知识产权和人身权等。违法的权益受损,不构成行政侵权。第三,行政侵权行为以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为后果。  相似文献   

17.
雇佣关系是雇主责任生成的前提和基础。雇主对雇员因工致伤的赔偿责任属侵权责任,而不是违约责任,其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该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含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8.
林思歆 《当代经济》2018,(1):124-125
在互联网信息浪潮席卷全球的过程中,我国电子商务乘风破浪,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然而,伴随便利的是一系列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在这其间由于专利权具有复杂性和高价值性,所以电子商务领域的专利侵权问题尤为严重.当前因为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不仅要承担高难度的专利侵权认定,还要面对突出的恶意投诉问题,承担的责任被过度加重,而且“通知—删除”规则无法适应专利侵权纠纷.故本文旨在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专利侵权问题,提出完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专利侵权法律责任,即确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专利侵权的归责原则、过错判断方法和规制“通知—删除”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通过的《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对抛掷物致人损害适用公平责任,重点救济受害人权益并要求可能致害人应承担连带责任,引起许多质疑。本文对主流质疑提出自己观点,认为在多种权益无法及时同等保障情况下,先救济受害者的权益是及时合适的;同时认为该制度恰当设计了连带责任,最大可能追究侵害人责任,也促使相关人员能在侵害后极大限度的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行政赔偿归责原则是确定行政主体侵权责任的根据和标准,在行政赔偿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1995年国家赔偿法采取了违法责任原则,2010年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虽然在总则中取消了违法归责原则,但实际上仍然以违法原则为归责原则。违法归责原则难以解决滥用自由裁量权、事实行为、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行政失职等的行政赔偿问题。从完善行政赔偿归责原则入手,进一步扩大中国的行政赔偿范围,最大限度的保护和补救公民的合法权益,从而真正实现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