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诺贝尔经济学奖从创立至今被无数国内外的经济学者和专家视为经济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人的诺贝尔荚情节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交得越来越浓重。然而在众多获荚者中中国人竟无缘这项学术界的最高荣誉,而仅仅拥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却将80%诺贝尔经济学奖收入囊中。人们不荣妥阔:什么时候中国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其根本原因在于中美两国在经济学教学体制的不同。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学教育体制的设立和制度安捧进行对比,阚述了两国教育体制的差距,并对中国的经济学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经济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获奖领域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许多相对“小众”的经济学分支。经济学思想和分析方法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领域当中,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其他学科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也促进了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学是经世致用之学,以解释、解决时代的重大问题为使命。回顾百年经济思想史可以发现,宏观经济学经历了三次思想分野:1929年“大萧条”是第一次分野,1970年代的“大滞胀”是第二次分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第三次分野。诺贝尔经济学奖缺乏对中国问题的应有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及学术规范进步或催生出属于中国的诺奖。  相似文献   

3.
克莱夫·格兰杰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前,曾于2002年获得美国经济学联合会的最高荣誉——杰出资深会员奖。该奖设立于1965年,截至2003年共有69位著名经济学家获此殊荣。此前,11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获奖前当选为杰出资深会员,其中包括有:阿瑟·刘易斯(1970)、贾林·库普曼(1971)赫伯特·西蒙(1976)、威廉·维克里(1978)罗纳德·科斯(1979)、热拉尔·德布勒(1982)、詹姆斯·布坎南(1983)、默顿·米勒(1990)、弗农·史密斯(1992)、约翰·豪尔绍尼(1994)、罗伯特·芒德尔(1996)。值此格兰杰获得诺贝尔奖之际,特此刊登美国经济学联合会杰出资深会员颂词如下。有关全面评介格兰杰学术贡献的论文可参阅本刊2003年第1期刊登的《克莱夫·格兰杰对计量经济学的贡献》一文。  相似文献   

4.
诺贝尔经济学奖,全称是“瑞典中央银行纪念艾尔费雷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这项世界性的经济学大奖是瑞典中央银行于1968年在其成立300年之际,为纪念诺贝尔奖金(1901年)提供者而设立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学如何挑战诺贝尔经济学奖?作者认为:(1)要真正贯彻“双百”方针,划清学术与政策之间的界限,遵循学术研究规范;(2)经济学研究方法上必须由定性的规范分析研究转向定量的实证分析研究(3)大与发达国家经济学界尤其是诺贝尔奖得奖率较高大学经济学系、所的交流;(4)从中国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尽快在经济学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盈余,导致两国摩擦不断增加,美国及西方国家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频频施压.但是,其中关系比表面所观察到的更为复杂.通过对中美贸易相关数据进一步的结构分析:两国的贸易额,包涵了中美两国从世界进口的中间投入,中美两国,尤其是中国,为生产出口货品而进行的巨大的中间投入比重,以及为维持外来加工微薄利润所付出的庞大的隐性代价,从而提供了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中美之间贸易逆差的角度.  相似文献   

7.
次贷危机爆发后,关于美国流动性对全球流动性,尤其是新兴国家流动性影响的研究逐渐成为焦点,而对中美两国流动性传导机制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构造超额货币比率来反映中美两国流动性状况,并采用VAR模型对中美两国流动性传导机制研究.研究显示,总体而言,美国流动性是中国流动性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但是在次贷危机期间,中美两国流动性却具有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这也表明流动性的偶发性传导机制与非偶发性传导机制同时存在于中美两国之间.  相似文献   

8.
以往,每当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之时,不少获奖者的学术成就根本不为国内大多数经济学界人士所了解,有时甚至连获奖者的名字都未曾听说过,这对于倡导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经济学界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尴尬的事情。最近,由王振中、李仁贵两位先生主编的《挑战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大师们》(以下简称《挑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为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动态提供了学术指南。通过阅读本书,即可以对谁将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悬案在某种程度上做到未卜先知。  相似文献   

9.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了题为<信息经济学>的标志性论文,象征着信息经济学被正式提出.2001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授予加州伯克利分校教授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学教授斯宾塞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以表彰他们为现代信息经济学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他们提出的买方、卖方具有非对称信息时市场运作的理论,这一理论从传统的农业市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对"信息不完整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斯蒂格利茨因建立了信息经济学理论基础作出贡献而获得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得主萨谬尔森为斯蒂格利茨所写的推荐信只有一句话"敬启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比我聪明!萨谬尔森(签字)."  相似文献   

11.
近年,世界上有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言,如果中国真的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他们愿向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推荐,促中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我国某名大学的某经济学教授、名经济学家也曾讲,中国如果真正在理论机制上和实际运作中解决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兼容问题,不但可以得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两个也不为多。  相似文献   

12.
12位美国经济学大师评说中国经济──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有感严闻广摆在我面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评说中国经济与经济学发展》一书(中国计划出版社)是经济学界人士在美国对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12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的专访,书中的12位...  相似文献   

13.
由于罗伯特·卢卡斯教授因其“推理期望”理论获得1995年经济学诺贝尔奖,成为自1991年以来连续6年中芝加哥大学第5位获得此项奖的学者,使得芝加哥大学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方面继续保持垄断地位。自1969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全世界有38位学者获得了此项奖,24位来自美国,而其中就有8位出自芝加哥大学。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向卢卡斯教授颁奖时称:卢卡斯教授是自1970年以来,在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 与其他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一样,卢卡  相似文献   

14.
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和谐发展的重点,依据现阶段中美两国各方面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变化特点,分析中国和美国两国之间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国际组织的发展特点,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张建 《经济导刊》2004,(1):90-91
中国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布什商定:2004年1月,中美两国将举办双边会谈,探讨解决两国在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上分歧的途径。不仅是中美两国的问题在亚洲与美国经贸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仅涉及中美两国的经贸往来,而且涉及中国及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参与中美谈判,必然难以合理确定人民币的对外均衡价值,更难以解决中美在汇率形成机制上的分歧。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的多边经贸往来,需要多边汇率加以满足。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很多原料来自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中美双边谈判有可能…  相似文献   

16.
自1969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每年一度的评奖结果备受经济学界关注,因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不仅是对获得者过去成就的肯定,更是主流经济学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定位。回眸历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五个方面的趋向,此外,对发展中国经济学的启示和借鉴也作了四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了无新意。早在5年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已经颁发给了两位研究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经济学家,所以,当斯蒂格利茨、阿克洛夫和斯宾塞获奖的消息传出时,人们并不感到惊讶。 奇特的是,很多国内的报道把诺贝尔委员会所说的获奖理由(“三位获奖者的贡献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转述为“三位获奖者解释了现代信息经济的核心”。信息经济学真的解释了现代信息经济的核心吗?这又和国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中美关系无疑是最重要的关系.而影响中美关系最基本和最长远的因素是两国综合国力的对比.本文运用R.S克莱因的国力方程对中美两国当前的综合国力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美贸易从最初的贸易不平衡到反倾销、反补贴再到知识产权保护和劳工标准,中美贸易摩擦经历了不断演化和升级.中美贸易摩擦事件的频繁发生,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必将影响到中关双边贸易的正常发展.探究其原因及主要特点,分析贸易摩擦给两国带来的经济效应,将有助于预测两国贸易摩擦的未来走势,拽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消除或减少中美贸易摩擦,维持和发展良好的中美政治经济关系,改善中国全球政治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每逢诺贝尔奖揭晓之时,媒体总喜欢以“爆冷”之类的词语来报道或评论该年度某项诺贝尔奖的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更不例外,几乎每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均是“爆出冷门”、“杀出黑马”。读者不妨将“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爆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