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由外地调入正阳县工作的某同志在领取工资时,发现工资多领取了200元,他原以为是工作人员搞错了,经仔细核查工资表,他发现是正阳县足额发放了工资。像某同志一样,其他调入人员也遇到过领工资时的惊讶。这足额发放的工资背后是正阳县委、县政府保工资的铁腕。  相似文献   

2.
为了规范工资发放,杜绝“吃空饷”现象,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财政局对工资发放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地杜绝了“吃空饷”现象。其主要措施有:一是与编办、人事部门紧密配合,核实各单位的编内人员工资,由财政统一打卡发放到个人;对编外人员工资实行财政单列管理。二是严格责任管理,由财政局与各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各单位领导和委派会计在工资发放工作中的责任,对违反工资统发规定的单位,扣发该单位主要领导和委派会计的工资,直至追回损失。  相似文献   

3.
按照财政部的规定,从2000年7月1日起,行政单位的职工工资,由同级财政部门统一发放。工资统发后,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有一些变化。试比较如下: 一、工资发放时的账务处理 统发前,原来收到财政拨款的行政单位,凭拨款书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拨入经费;发放工资时,凭工资表借记:经费支出,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银行发用“银行存款”科  相似文献   

4.
1981第三期夏明曦同志关于《按整数发放工资,提高工作效率》一文,读了很有启发。按整数发放工资,确有不少优点。可以说,这决不是因为面临硬分币紧张而采取的权宜措施,而应看作财务工作的一项改革来研究。因为每月发工资确是一件面广、量大的事,所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大有必要。现提出另一办法,提供抉择。  相似文献   

5.
前台及一线人员是农行业务经营的主体 ,是农行效益的直接创造者 ,最大限度地调动这一“多数群体”工作积极性 ,是当前分配制度改革亟待研究的问题。为此 ,我们对枝江支行前台及一线人员工资分配情况进行了调查。一枝江支行于 2 0 0 1年打破档案工资制 ,试行岗位绩效工资制 ,将全行员工的工资分配划分为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 ,岗位工资按系数测算。绩效工资按考核得分测算 ,两块工资分别发放。这种分配方式对调动员工积极性 ,提高经营效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问题一 :行政等级分配色彩浓烈。一是岗位工资分配突出了“行政…  相似文献   

6.
湖北含山县政府自2000年7月份起,县、乡(镇)两级通过积极努力,当月工资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并在2000年底已全部消化了尾欠工资。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建立保障工资发放机制。为确保乡镇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县政府出台了《含山县保障工资正常发放暂行办法》、《含山县保障乡镇工资发放奖励办法》等制度及奖惩措施,实行乡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行政领导追  相似文献   

7.
江苏淮安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工业弱市、财政穷市”。针对这次增支幅度大、财政困难的实际状况,该市不等不靠,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的决定,力保将工资、离退休金及有关补助按提高后的标准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其主要措施有如下六个方面:第一,建立工资专户。该市各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工资发放问题,把工资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资专户储存制度,按月将财政收入按工资专户储存后,再安排其他支出。同时逐级签定工资发放责任书,建立健全了工资正常发放保障…  相似文献   

8.
一点认识     
一点认识董永威对于执行“工效挂钩”企业来说,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工资,是经核准的合法列支,相应地也产生了“应付工资”这一债务,给职工发放工资是偿还债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权责发生制”和《会计制度》对账目记载的要求,计提列支工资费用时,既然能产...  相似文献   

9.
县财政统一发放乡镇公教人员工资是指将乡镇财政负担的在职公务员、教师工资和行政、教育离退休人员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从县财政在县国库设立的“乡镇公教人员工资专户”(以下简称“工资专户”)直接拨付到代发工资银行,由代发工资银行直接划入职工个人工资账户.  相似文献   

10.
81年会计制度将“工资”科目改为“应付工资”科目,从资金占用方改为资金来源方,是一项较大的改革。由于“应付工资”科目月终有余额,与73年制度中规定的“工资”科目月终没有余额不同,引起一些同志的怀疑,有人称之为“闷葫芦”(见《上海会计》第6期)。最近《财务与会计》第6期发表的财政部会计制度司二处的问题解答,作了明确的说明。“应付工资”科目的贷方记本月实际发生的应计工资总额,也是应分配的工资数,其计算公式是: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公交总公司第三电车公司现有在职职工近5,500人,退休职工1,500人,每月发放工资数额达200多万元。近年来,由于银行一元硬币、一角硬币、五角硬币的投放量大大增加,给单位财务部门发放工资以及领用都带来困难。大额现金在提取、分包、领用、收回、复点过程中,由于硬币份量重,体积大,容易失落,职工反映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我们从7月份起实行了发放工资累计到五元为止的办法。具体做法是:职工实发工资尾数不满五元的元、角、分保留在本人帐上,在微机打印的工资单上注明该职工“上月余x元x角x分”和“…  相似文献   

12.
有一些同志把贫农合作基金贷款发放下去以后,便产生了盲目自满和松懈情绪。湖南不少地区的干部认为“贷款发下,万事大吉”。浙江淳安部分干部说:“贷款是我们亲自主持发放的,没有什么问题”,因而认为“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个别农金干都不愿再下去,竟成天在乡里睡觉。真的是“万事大吉”了么?可惜,事实并不是这样。湖南有些地方的贷户把贷款挪用于生活,买公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适应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要求,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准备工作,建立人员和工资计划与预算拨款相结合的制约机制,加强人员编制、工资基金管理,减少工资发放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预算管理的要求,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统一发放工资是指用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工资资金由财政部门委托代发工资银行直接拨付到个人工资账户上的管理方式。第三条 统一发放工资实行“编制部门核准编制、人事部门核定人员和工资、财政核拨经费、银行代…  相似文献   

14.
去年末,在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知名经济学家李剑阁声称,“学界要谨防在关注低收入者状况的同时唤起平均主义的诉求。我们确实要关心低收入者,但是也要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如果工资提得太高,投资者把产业都转移到工资更低的越南去了,这样的话,我们打工者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了。”这一论调看似周正公允,“辩证”得很:“关注”的同时要“谨  相似文献   

15.
某烟草公司实行的是效益工资。该公司2007年度应当提取的效益工资总额为2300万元,当年实际发放工资总额为2100万元。对2007年度的工资费用应当如何税前扣除?一种观点认为:该公司2007年度应当按实际发放的2100万元予以税前扣除,但对于2007年度应当提取的效益工资超过当年实际发放工资用于建立工资储备基金,在以后年度实际发放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在实际发放年度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相似文献   

16.
李建 《财会学习》2014,(7):35-35
请问老师“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计提及发放的分录,具体哪个是实发数,哪个是应发数?麻烦老师详解。  相似文献   

17.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会计管理,全面、准确地核算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业务活动,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第三条单位发放给职工的工资(离退休费)、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及其他个人收入按本办法规定设立专门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工资是指行政单位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以及经国务院或人事部、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津贴补贴。离退休费是指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离  相似文献   

18.
读了贵刊1986年第3期沈含澧同志“对‘工资包干使用’的会计处理提几点看法”一文,笔者认为: 一、产品成本的真实性、正确性,从来都是相对的。这是由于工业生产工艺技术过程的复杂性及会计核算客观存在的若干假定性决定的。况且工资占产品成本的比重是较低的。按工资包干数进成本,对成本的影响是很微小的。 二、根据现行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不是全部计入成本的。例如体现超额劳动报酬的奖金,除特定原材料节约奖,某些一次性奖励可列入成本开支范围  相似文献   

19.
《税收征纳》2008,(9):44-44
国税总局目前对“有关离退休人员取得单位发放离退休工资以外奖金补贴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问题进行了批复.明确离退休工资以外的奖金等收入。应当缴纳个人所褥税。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本市地方国营工业中的一些企业,开始试行“工资包干使用”办法。这对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等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由于工资包干使用以后,“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有利于企业挖掘潜力,增加生产,很受广大企业干部和工人群众的欢迎。关于实行工资包干使用以后的会计处理办法,已经市财政部门明确规定,其主要内容是三条: (1)在“专用基金”科目下设“工资包干基金”明细科目,核算包干工资的提取数和使用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