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依靠科技进步改善民生问题已成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近年来,陕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高资源依赖带来的经济增长长远来看不可持续。充分发挥民生科技对构建美丽陕西、和谐陕西的支撑作用,是陕西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视角和新动力。本文阐述陕西省民生科技发展现状,提出有必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科技投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途径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确立提品质、立品牌、创特色、高效益、惠民生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并从整合地方资源,突出地方特色;立足市场需求,培育自主产品;产供销齐发力,增强风险防控;依靠科技兴社,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合作意识,成果惠及民生等五个方面着手,推动广西农业发展,助力八桂大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农业高校发展民生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民生科技内涵以及农业高校发展民生科技的意义和面临的历史机遇,分析了农业高校发展民生科技对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新定位,指出了农业高校在农民就业创业科技等10个方面发展民生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领域,并提出了发展民生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积极开展陕西与中亚五国的科技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够促进科技的共同进步,同时能带动双方在经贸、文化领域的沟通合作,对陕西与中亚建立友好互利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学科角度分析研究发现:陕西学科发展水平较高,学科门类完善;中亚五国优势学科各具特色,但是整体水平较低.对比双方政府公布的产业政策,陕西与中亚五国的重点发展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关注民生,共享民生福祉;注重创新管理,凝聚和谐力量;不断超越,推进和谐发展三个方面探讨了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争创"垦区和谐民生第一场"的做法,努力实现农场和谐发展、极大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2009年以来,大姚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把创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工作,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大姚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破解农民就医难、看病贵的根本性措施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创新补偿机制,全面推行门诊总额预付制和住院床日分段付费制改革,强化监管,及时减免补偿参合农民门诊、住院费用,使新农合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生科技是新农村建设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面临着农村民生科技的价值追求和需求的多样性带来的技术开发困境、农技推广站的现状和农民科技素质低带来的技术推广困境和传统科技的负效应及民生意识的缺失带来的技术风险困境。要消解这些困境,必须采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具有区域特点的农技推广站建设、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和培养民生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弘扬创业精神,推进全民创业,是应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赢得挑战的重要基础,也是有效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从宁夏实际出发,我们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营造最佳创业环境,大力倡导“百姓创家业、企业创新业、能人创大业、干部创事业”,  相似文献   

9.
科技部负责人日前在陕西杨凌召开的”中国农业高新科技论坛上透露,按照新阶段农业现代化对科技工作的需求,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正从四个方面进行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0.
民生幸福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江苏在全国率先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就是要把民生实事进一步制度化,让人民群众生活每年都有新改善、新提升。江苏民生幸福工程,站在发展战略高度系统谋划民生发展问题,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的发展机会与能力。日前,笔者来到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实地了解这里农  相似文献   

11.
《陕西综合经济》2008,(1):12-14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陕西,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统计局于2006年联合修订完善了《陕西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并从经济与人口现状、生活水平、社会与生活环境、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公平五个领域,运用43项指标对2005—2006年全省及10个设区市和杨凌示范区的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测算,综合评价了各市(区)的社会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来宾市兴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良好成效,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分享了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熵值法基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三大维度测度了2006—2019年全国及四大区域农村民生发展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考察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平衡并揭示其空间和结构来源,借助分位数标准化方法探究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充分并剖析其内在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1)农村民生发展整体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东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且水平较低的省份对水平较高的省份存在“追赶效应”。(2)农村民生发展的总体不平衡呈下降趋势,区域间不平衡是空间不平衡的主要来源,其中东部与西部区域间不平衡的贡献最大,东部区域内不平衡贡献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区域;人民生活不平衡是全国及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民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驱动因素,东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不平衡的主导因素为社会发展不平衡;且任意双因子组合的交互作用均会增强其对农村民生发展不平衡的作用强度。(3)农村民生发展不充分水平整体呈下降态势,西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不充分水平高于其他三个区域;社会发展对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充分存在重要影响,人民生活对东北地区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充分影响显著。本文丰...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广东省蕉岭县三圳农信社情系“三农”,深入实施蕉岭县委提出的“四个县”(即经济宽裕县、环境友好县、文化先进县和社会和谐县)发展战略,按照“加快发展、关注民生、维护稳定、注重和谐”的总体要求,确立“拓展支农新的天地,助力建设宽裕和谐新蕉岭”的新方向,取得了实质性的不俗业绩。自2001年起,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支持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上下工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三个陕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根据中央及陕西省委、省政府"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新的发展阶段,陕西农信要在金融支持国家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2012年全国林业计划财务工作核心目标、任务与工作重点,强调林业计划财务工作要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和林业发展全局,更加注重生态建设质量、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生态建设、林业改革、林业产业、木本粮油、资源保护和科技兴林支持力度;确保生态贡献总量稳定增加,确保农民和林业职工稳定增收和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陕西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促进陕西渔业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从陕西渔业发展现状入手,充分肯定了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渔业在综合发展实力、水产品市场、渔业产业化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又从渔业基础投入、产业结构布局、渔政管理制度以及渔业科技发展等方面指出了制约陕西渔业发展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基于以上的深入分析,本文就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健全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改变发展思路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民工荒”,化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第四方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充分体现了科技部“十二五”规划中“科技服务民生”的战略导向,进‘步加强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发挥信息技术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立起13.3万个基层农业科技协作组织,拥有1130万户会员,形成遍布全国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成为社会各界服务‘三农’、促进科普、服务民生的重要阵地。”在2012年3月25日开幕的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说。  相似文献   

20.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改善民生是我党巩固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两个“轮子”。为保障民主、民生的协调推进、科学发展,常山县于2005年11月首创并推行了“民情沟通日”制度,每月10日,村干部在相对固定场所公开接待村民,开展面对面的沟通,共同协商解决问题。该制度全面推行三年多来,在积极引导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