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京津冀都市圈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形成的又一经济增长极,实现京津冀都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不仅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且对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京津冀都市圈中,保定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从软环境与硬环境两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对接京津"的发展战略,实现保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保定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而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当前迫切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工作通讯》2023,(8):44-45
<正>河北省保定市连接京津石,处于雄安新区战略腹地,距北京140公里,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京雄保率先联动发展的核心区。保定是粮食生产大市,是京津冀最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基地。近年来,保定市立足“京雄保”一体化战略定位,勇担京津冀粮食安全重任,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在京津冀地区先行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为示范引领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树立“新标杆”,为进一步夯实区域粮食安全基础贡献“保定力量”。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层面,保定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在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保定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市如何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是一个问题。保定建设既符合大局发展要求,又可以促进自己的发展。本文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切入点,在分析保定区域定位和自身特色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化惠民工程体现了发展先进文化的实质,这项工程的提出和实施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提高全民素质,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文化惠民工程"是当前提升保定文化软实力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惠及大众、普及大众文化的工程。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课题组着重结合保定文化软实力实际状况,探求性地提出实现文化民生,普及公共文化共享的惠民利民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保定是京津冀都市圈中的重要城市之一,因其位于首都北京的南大门,且与京津两市共同构成京津保"金三角",属于京津冀都市圈的紧密层,因而在京津冀都市圈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京津冀都市圈中,保定应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优势,从软环境与硬环境两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对接京津"的发展战略,实现保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下,保定如何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保定在对接京津产业转移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面临着自身的一些劣势和外部威胁。为此,我们结合实际,对保定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劣势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保定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政府、产业、园区、金融四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发展中的先锋,为打造文化强省的战略构想,公共文化建设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存在公共文化投入资金不透明、绩效审计缺失、公共文化的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都迫切需要建立和健全公共文化绩效审计评价机制。因而,探讨如何构建公共文化多维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以期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空气污染困扰着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处在区域中心的保定在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把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坚定“绿色、循环、低碳、高端”发展的基本方向,为京津地区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主动吸引其落户保定,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在此基础上带动区域城乡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必须服从于、服务于这一战略。当前,京津冀农业正面临资源短缺、比较效益不高等共性问题,同时,地区之间也存在严重的资源禀赋不均衡,急需通过区域一体化来实现优势互补,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此,推动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既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区域农业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京津冀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各有不同,必须从区域全局  相似文献   

12.
2014年2月,国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无疑为多年来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强,人才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对河北省唐山曹妃甸新区、沧州渤海新区等重点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的聚集,保证人才聚集的持续性和聚集力度的递增性,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实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实质为产业布局协调重置,是生产资料在区域间的再优化与再分配,最终实现生产力的发展。本文从京津冀区域内人才一体化布局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空间布局相结合出发,分析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持久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区域一体化建设成为了顺应进一步产业转型,协同发展新要求的趋势。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便是在这一新环境下新的创新与尝试。在区域建设中森林能否承载现代社会的开发,社会发展能否与森林和谐共处成为了保障区域经济升级发展、人民生活环境和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课题。文章以森林为核心,从森林承载力的角度,以14项指标为依据,统计京津冀地区10年的森林承载力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三地的森林承载情况一直处于超负荷承载状态,一体化发展任务分担和结构分配不甚合理,发展方式和方向需要调整。针对一体化建设如何调整资源开发结构、减少重点污染排放、保障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一体化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对京津冀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就河北农业经济而言,京津冀一体化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首先分析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现状,论述了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竞争的核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要在特色文化品牌、新生业态发展、打造民间文化资源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上下足功夫,使我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17.
环京津区位是河北最大的"资源"。在战略层面上,要把京津作为参照系,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河北的经济、文化,加速京津冀一体化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剖析制约京津冀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关系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建议,致力于促进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协调发展与多元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概述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分析了当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天津自由贸易园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该试验区于2014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试验区总面积为260平方公里,主要涵盖3个功能区,即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东疆保税港区,以及天津港保税区(含空港经济区)。1989年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初衷,就是加强国家间的合作,促进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发展。从本质上看,APEC和京津冀一体化是相同的。亚太地区的国家经济差距那么大都可以进行合作,京津冀三地当然也可以。京津冀一体化就是区域一体化,与APEC的不同在于,京津冀之上还有中央的顶层设计,这无疑减少了三地之间利益的博弈。“中国”归属感远浓于“亚太地区”,也让京津冀三地有着更好的合作基础。制约京津冀地区发展的一大因素是市场不完善,此次天津自贸区的申请通过,将为京津冀市场化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天津作为北方唯一的自贸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其溢出效应无疑会带动北京和河北省,以及这一区域的整体建设。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整合区域资源,提振区域外资和外贸的发展,更好地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