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丽丽 《魅力中国》2014,(10):277-277,224
地理环境对于一个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国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甚至对国民思想也有这不可小视的影响。日本就是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国家之一。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与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有着莫大的关联。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孕育了日本民族独特的意识和文化。例如:“物哀之美”“毁灭之美”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人的美意识。日本人认为“死は素晴らしいものだ”(死亡是很美妙的东西)。在日本频发的自杀事件和这种意识也不无关系。那么,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日本人的死生观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本文将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剑 《魅力中国》2013,(14):38-38
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这与日本人独特的生死现有着很大的关系。正如中国美学家李泽犀讲到:中国人讲“重生安死”,而日本人“惜生崇死”。本文从其特点、表现形式及其形成原因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生死观.生命只有一次,用什么也换不回来第二次,人人都希望幸福的活着.但有人愿意为真理正义而死,有人在屈辱的活着,有人害怕活着而不怕死.如何面对死亡体现着社会价值观和人的价值取向. 战死沙场.人类社会几千年形成的生死观是活着要比死了好,千方百计的想活着.但也有人认为,是活着还是死取决于它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抗击日寇的侵略,“八女投江” “狼牙山五壮士”在与日寇血战时弹尽无路可退,是当俘虏是投降还是死,他们选择了死.他们与侵略者拼搏到最后一刻壮烈殉国,表现出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4.
日本长期以来一直背负"自杀大国"的恶名,特别在中国人看来,日本"自杀大国"的形象尤为鲜明,甚至很多人认为最容易自杀的就是日本人.实际日本的自杀率在世界范围内仅列第六.针对为何在国人眼里日本"自杀大国"的印象如此根深蒂回,笔者分析有关日本的自杀的信息之传递途径其传递实态,并结合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分类理论,尝试对日本的有关自杀的信息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的自杀信息的传递情况及中国人对其的理解程度.进而提出国人对日本"自杀大国"的固定印象,是由相关信息本身的性质及中日国情差异造成的对信息的理解不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于5月23日坠崖身亡,随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舆论普遍认为,卢武铉坠崖的原因是涉嫌贪腐案,由于精神和社会道德压力过大,才选择了一了百了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从韩联社发布的相关信息分析,卢武铉的死给韩国普通民众造成了巨大心理冲击,虽然他们对贪腐现象向来深恶痛绝,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卢武铉的自杀怀有极大的同情心理,甚至认定卢武铉自杀是受到了政治迫害。  相似文献   

6.
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于5月23日坠崖身亡,随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舆论普遍认为,卢武铉坠崖的原因是涉嫌贪腐案,由于精神和社会道德压力过大,才选择了一了百了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从韩联社发布的相关信息分析,卢武铉的死给韩国普通民众造成了巨大心理冲击,虽然他们对贪腐现象向来深恶痛绝,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卢武铉的自杀怀有极大的同情心理,甚至认定卢武铉自杀是受到了政治迫害。  相似文献   

7.
郁丽燕 《魅力中国》2010,(26):258-258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立刻引起强烈的共鸣,对当时年轻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维特的死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争论。人们分析雏特的自杀时一般认为是外在的原因,但从心理学角度,笔者认为内因是根本的原因,如果人没有自我毁灭的倾向,外部力量是很难征服和摧毁一个人的。本文从求生本能、求死本能阐述维特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黑暗的坟墓。  相似文献   

8.
生死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死的看法直接影响对生的认识及态度.王明阳、王龙溪传承弘扬了儒家生死观,他们对生命价值的提升拓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日本青少年自杀人数显著增加,给日本社会及经济等带来了诸多影响。此现象与日本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减少自杀现象,日本政府采取了不少预防措施,但更多的应该是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侯灵 《魅力中国》2011,(2):288-288
日本在二战中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战后从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这个民族的残忍与坚韧发人深省。武士道被称为“大和魂”,武士道思想对日本社会影响深远。本文就武士道思想来源进行了粗略探讨。孔子的教诲是武士道最丰富的渊源,武士道思想对儒教进行了异化;自镰仓朝代起,“武士好禅”成为社会潮流,禅宗“生死如一”的思想为武士提出“死的觉悟”,这对日本武士剖腹自杀的独特死亡方式产生影响;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宗教,日本天皇万世一系,为天皇效命的思想与武士道思想结合产生了军国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和睿者,而道家生死观在对“生”尤其是“死”的全面系统的论述中包含了贵生乐死、生死自然、生死必然、死而不亡者寿等哲学理论,其中流贯着道家对个体生命的理性执著和对死亡困境的精神解脱。  相似文献   

12.
文莹 《新西部(上)》2007,(5X):170-170
近年来,日本青少年自杀人数显著增加,给日本社会及经济等带来了诸多影响。此现象与日本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减少自杀现象,日本政府采取了不少预防措施,但更多的应该是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深厚的历史渊源,使军国主义复活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1.长期的军国主义的传统,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思想基础 从镰仓幕府到德川幕府,由将军掌握实权的层层武士制度,统治日本长达六七百年.宣扬武士道的武家统治,使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根深蒂固."武士道"的实质是一种"奴道",是封建制度下面的食禄报恩主义."武士道"的"轻生观"、"重然诺"、"尚意气",是为日本社会所赞美的,以为是道德的极致,人生的真意,宇宙的大法.日本人赞美的武士道精华,一是"仇讨"即复仇,二是"切腹"自杀,是由日本宗法社会的神权迷信而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和睿者,而道家生死观在对“生”尤其是“死”的全面系统的论述中包含了贵生乐死、生死自然、生死必然、死而不亡者寿等哲学理论,其中流贯着道家对个体生命的理性执著和对死亡困境的精神解脱。  相似文献   

15.
近40年来,危机干预在国外有了很大发展,成为自杀企图者以及遭受严重心理创伤者的一种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办法。一些危机高发国家,如以色列、日本等在该领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我国在危机心理干预方面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现从青少年个体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家庭影响,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了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并针对青少年自杀现状,从心理危机干预的视角对如何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自杀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互赠礼品在日本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而这其中包含着独特的心理及文化因素."程式化"是日本礼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日本人送礼从内容到顺序基本上都是固定的,"礼尚往来"在日本人的送礼方式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日本人在接受礼品时当场道谢自不必说.就是其后再见面也要再三提及以示感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和日本人的受恩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另外,从送礼的社会功能来看.礼品作为交流的中介,使双方可以从繁忙的日常事务中暂时脱身,完成一次或大或小的交流,并时时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以及这种存在对于自己的意义.了解日本人的送礼方式有助于我们在国际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17.
《商道即人道》是日本著名企业家五十岚由人先生所著、华龄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佳作。该书既是五十岚由人先生白手起家、创建爱华路多集团的成功秘诀和创业过程的生动写照,又是他在实践中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阐述和经验总结。 独特而成功的经营理念。近年来,出版的不少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作品,大都是着眼于企业管理机制,如何靠有效的管理机制获求较大的经济效益。《商道即人道》一书在立意上明显地高出一筹。书中的核心主旨是:商道即人道。作者认为,为商之道不但在于追求和获取物质利益,而更在于它奉献于社会,企业家“通过商品向社会奉献爱心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耻”文化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拥有共同的文化根源,即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国和日本的思想家以及学者都强调知“耻”是道德的重要组成因素。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耻”文化促使日本人齐心奋进,共同面对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危机,但是其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日本发展成为造成自杀率较高等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而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了优秀文化传统,在先进文化的指引下,在爱国主义的提升下,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面临着生死观不够科学、学校缺乏系统的死亡教育、家庭忽视或无暇顾及死亡教育、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等诸多瓶颈。为此,本文提出,应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向死而生"的死亡观;教育行政部门应自上而下大力推动,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死亡教育体系,以期推动青少年死亡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等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和即将发生的深刻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利益关系等都在随之发生相应地改变.而近些年来所呈现出的低龄人群自杀宰不断走高的趋势令人担忧,如何利用好社会规范,利用道德约束以及法律手段等各种社会力量来控制并减少低龄人群的自杀问题,不仅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关心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并设立自杀防护机制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