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在新形势下发展马克思主义,顺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无疑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面和重要任务,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应该紧紧把握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加强和完善高校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建设,加强互联网的建设和管理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离不开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大学生是建设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在高校中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尤为重要。随着"90后"大学生的出现,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也显得更为重要。在新时期,应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结合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新特点使高校政治理论课更具时代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阵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近年来,广西高校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重视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在注重理论创新、加强理论社团建设、建设红色网站、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动第二课堂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作为从事多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从自身经验出发,结合高校实际,分析和总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所做的努力,认为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特别是在西藏地区实现这一转换的必要性,应在诸多方面值得重视。推动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也是推进农牧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崔寅 《黑河学刊》2006,(6):97-9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教师素质以及潜性课程等方面对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黄睿 《黑河学刊》2012,(6):110-11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在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最新修订和内容的变动必然会对教学提出新要求,任课教师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阐释、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思想政治状态的把握、提高教学实效上等方面多下功夫,才能适应教学的新要求,顺利有效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李征 《老区建设》2014,(10):4-7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中共同发展。这种辩证关系透过内容层面、功能层面和逻辑层面得以生动展现。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需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学生认清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应将当代马克思主义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过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及大学生日常思想工作和学校管理服务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因而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义重大。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注意打造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加强社会实践教育、进行网络引导、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2.
高君 《改革与开放》2014,(12):67-6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高校思政课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因而大学教师在传递和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要注意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艺术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马克思主义的源头语言转化为让大学生更加乐于接受的课堂语言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陈文阁 《黑河学刊》2012,(2):136-137,140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教学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众化的主课堂。“原理”课教师要从提高使命意识、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实践教学等方面,努力创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高校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董平  王伟琦 《理论观察》2022,(11):58-6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传递思想体系中的教育内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具有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职能,在促进学生接受、认同、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影响着能否顺利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着主导、主渠道的作用。探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存在着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感、思政教学方式、思政宣传载体、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立足高校思政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全方位提出高校思政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而且可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现实结合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为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思维方式基础,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又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提供了体系保障。  相似文献   

16.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总揽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长期坚持与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高校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主阵地,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应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学习认识马克思主的现实意义,锲而不舍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自2005年"两课"教学改革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贯穿于教学中则更显得重要,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促进两者更好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优秀人才汇聚的地方,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但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依旧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本文提出“遵循三个原则、完善三个机制、夯实三个保障”对策方案,以期高校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已在高校广泛开展,研究性课程教学改革也方兴未艾。把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实践研究型教学,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20.
邓永发 《魅力中国》2010,(31):209-210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课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贴近中国的具体实际,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反映中国的大众心声,体现群众的主体性,使之通俗化,但要避免庸俗化是我们离不开的思想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