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其英 《发展》2010,(7):34-36
李益(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他是一位诗名早著而又长寿的诗人,在唐代宗大历(766~779年)、唐德宗贞元(785~805年)时期众多的诗人中,他对中晚唐的影响最大,也最能体现大历诗歌风格上的两重性——既有盛唐的余韵也有中唐的先声。  相似文献   

2.
张雨溪 《魅力中国》2011,(14):319-319
波德莱尔《恶之花》中包含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体系:美丽与丑陋的矛盾体,神圣而遥不可及的女人,神秘的异域女人,社会边缘的游荡者,清纯可人的小女孩,母亲。这些形象体系以诗人的生活历程为主线贯穿着整本诗集,本文试对波德莱尔诗中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加深入地发掘诗人的内心和他的《恶之花》的美。  相似文献   

3.
面对后自然时代人们身体和精神的问题,诗人揭示现状,寻求出路.刘玉美的诗歌是其中之一,时代病症在其诗中表现为诗人意、欲和现实世界、生活状况的冲突,所以其诗歌展现出较多痛苦的情绪,而造成其痛苦的有现代物欲横流的观念和主流话语掌权等诸多因素.但在寻求出路时,他的诗较多停留于希望层面,只是在《开镰》中实现了自然生命力或原始欲望与人的意、欲的合一.  相似文献   

4.
阿不都克里木·霍加在中国作家队伍中享有很高声誉的维吾尔族双语诗人和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是把汉语文学作品翻译成维吾尔文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也是把维吾尔文诗歌译成汉文的鼻祖.他对当代维吾尔文学的发展、特别是对维吾尔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本文与著名维吾尔族双语诗人阿不都克里木·霍加诗歌内容相结合,主要论及阿不都克里木·霍加新时期诗歌创作中所呈现的各种维吾尔古典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5.
刘晓男 《理论观察》2013,(3):116-118
波德莱尔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最卓越的批评家之一。他所提出,并在文学创作中加以实践的应和论,是其试图用想象的乌托邦来对抗平凡刻板的现实社会的理想在艺术上的尝试,体现了现代美学由注重摹仿、再现自然和理念向注重表现情感、个性与想象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杜甫作为叶燮最为推崇的诗人,其诗品及作品在《原诗》 中先后二十多次被提及.叶燮称杜甫是诗史上唯"包源流,综正变"的诗人,他不但继承了前人诗歌的精华,而且又能在继承中孕育新变.对于叶燮的"理"与"意境",本文就杜甫诗歌中"碧瓦初寒外"、"月傍九霄多"两句进行了分析,得出通过对诗歌所表现的意境进行反复的思考和琢磨,才能体会其意境并领悟其中的"至虚而实,至渺而近"之理.  相似文献   

7.
特·斯·艾略特不仅为我们留下了 2 0世纪英美诗歌中部分最伟大的作品 ,而且留下了许多的困惑 :应该将他视作英国诗人还是美国诗人 ;他的诗歌语言及其风格该如何归类 ;他究竟是现代主义诗人的代表还是传统诗歌的继承者 ,等等。文章就艾略特的身份、诗歌语言和风格及其“现代性”展开探讨 ,尝试对这些看似各自独立、实则有着内在联系的问题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8.
徐士博 《理论观察》2008,(1):134-136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独具艺术美,徐志摩善于诗歌意境的创造。在意象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徐志摩诗歌的意境渗透着复叠美,轻柔美,动态美,朦胧美。诗人在创造意境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情感与性灵的抒发,并借此来展现自身的内心世界。徐志摩用充满旋律性节奏感的形式与文字符号来展现他的精神世界。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就在于他将意境、意象、性灵、韵律共同组成的诗歌整体之中,这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钱欢青 《走向世界》2014,(47):115-115
2008年4月,在一个名为"创建山东诗意校园——春天送你一首诗"的活动中,我见到了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梁小斌。热爱诗歌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个诗人曾经写下的那些坚实、清澈、透明而深邃的诗句。活动是在南部山区卧虎山水库边上的历城一中举行的。同学们特别热情,来自北京的诗人和山东本土的诗人也都朗诵了诗歌。本来梁小斌也要朗诵诗歌,但是他却临时取消了。活动结束后,一行人在附近找了家饭店吃饭。我趁机坐到梁小斌和他的夫人旁边。  相似文献   

10.
聂美琪 《魅力中国》2014,(16):95-95
芒克是一位率性自然的诗人,他忠于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在一九七三年,正值文革的时期,他创作了《路上的月亮》、《天空》和《太阳落了》等诗歌,表迭了自身在特殊时期的哀伤、悲愤和反抗。而在《路上的月亮》中,“月亮”意象被诗人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不仅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更是表迭着诗人忠于直觉来保持诗歌自然风格的理念,以及人与自然相联结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1.
表现"及时行乐"主题的诗歌在中英诗歌中都十分常见,而且中英诗歌在表现这一主题时异同点也十分突出.本文选取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人马维尔的<致他娇羞的女友>与中国唐代诗人李白<将进酒>两首诗歌,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及时行乐这一主题在中英诗歌中的艺术体现,分析了这一主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汪长江  郝艳海 《魅力中国》2010,(20):209-209
杜甫是我国封建时代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了《诗经》、乐府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加以发展和提高。他以进步的儒家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深刻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国家的重大事件.描写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生活真实,表达了广大人民的真实意志和要求,从而揭露了自开元、天宝以来将近四十年间动乱历史面貌。为我们创造了众多现实主义诗歌作品,把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本文试图从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以及现实主义诗歌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分析一下杜甫中的现实主义诗歌。  相似文献   

13.
冯华 《新西部(上)》2009,(12):165-166
本文以莎士比亚的诗歌为例,说明英文诗歌中爱和关是常常出现的主题。诗人们以他们特有的浪漫情怀谱写了一首首美妙的诗歌来吐露心中的爱情和对美的向往。尽管对于什么是美,诗人的看法各有不同。但他们都在自己的作品中不约而同的探讨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4.
艾德里安娜·里奇是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诗人,尤其擅长描写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其作品,特别是诗歌的创作是典型的女权主义作品。她的诗歌《潜入沉船的残骸》是一首关于探寻沉船的叙事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着重描写了“沉船”这一隐喻,在“我”与“非我”之间,以梦想的形态来塑造诗歌。在此诗歌中,开始出现第一人称,女性主体意识开始苏醒,走向自主和独立。本文从“沉船”所表现的隐喻性着手,挖掘了《潜入沉船的残骸》中主体“我”的存在意义,表现出诗人对女性主体存在的探索及作者的思索。  相似文献   

15.
本雅明对波德莱尔的解读建立在其现代经验理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传统经验构造衰落之时,《恶之花》贡献出了新的美学维度,即将现代都市人群特有的震惊经验作为诗歌的核心原则,揭示了现代工业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经验的破碎和断裂,从而赋予波德莱尔诗作更厚重的历史哲学的深度,同时也体现出了本雅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批评立场.  相似文献   

16.
丁晨晨 《魅力中国》2010,(6):262-262
陶渊明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位很特别的诗人,对后代的影响已不仅仅是能用重要来概括的了,他已经成为现代很多人的感情寄托,他的诗歌也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家园。之所以陶渊明有这些特殊的意义,因而他的诗歌也一直流传了下来。但在流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陶渊明的诗歌在不同的时代的接受也不同。本文试从宋、辽、金、元时代来探讨陶渊明诗歌歌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20世纪英美新批评的“张力”理论阐释了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约翰·济慈的诗歌。济慈诗歌的外延美,表现在济慈的每一首诗歌里,都有对大自然的描绘,诗人所描绘的意向来自于自然和心智的结合。济慈诗歌的内涵美,对关和爱情的追求是济慈诗歌内涵的核心,济慈擅长于运用梦幻般的想象来表达其诗歌的深刻内涵。各种各样的外延在济慈的诗中与其内涵相互交融,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8.
威廉·华兹华斯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他一生中创造了许多描写大自然和普通老百姓的诗歌。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对比。本文试图寻找并分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对比元素。  相似文献   

19.
姚江龙 《西部大开发》2010,(2):136-136,187
单纯而固执的海子,醉心于他的诗歌世界。海子的确是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乡村和土地的诗人,但海子不谙世事,缺乏人际交流,孤独而绝望,易于受到外界的伤害,远离了庸常的社会大众,是生活的局外人。  相似文献   

20.
孟寒 《魅力中国》2009,(20):180-181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杰出的诗人,他不仅在唐代,就是在我国上下几千年的诗歌百花园中,都是一位十分有代表性的诗人。他的诗歌执著强烈,真切感人,朦胧迷离,哀艳凄婉,形象性强,诗味浓,是心灵的低吟,是命运的哀叹。千百年来,传唱不已,就是今天,人们还谱上曲子,进行歌唱。李商隐的诗歌,是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