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静 《发展》2014,(5):109-109
情感是语言的灵魂,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新闻播音创作也不例外,情感是播音的基础,对情感把握的好坏,是播音成败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王玉 《魅力中国》2014,(23):289-289
尽管媒体科技发展迅猛使得大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但是新闻播报仍是大众获取其所关注信息内容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急速发展变化,以往刻板乏味的新闻播音形式及风格已满足不了当代大众的基本要求,人们对新闻播报的要求也日趋变高,这就从根本上要求新闻播报工作者提升其各方面的能力。新闻播报的未来发展将应大众的需求向更亲民化、更多样化、更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从新闻播音亲和力的含义、新闻播音亲和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新闻亲和力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姜凤利 《理论观察》2005,1(2):133-134
新闻播音的艺术美,体现在它所具有的新闻真实美、播音的语言美、新闻播音的和谐美上。  相似文献   

4.
葛玉舟 《发展》2011,(2):75-75
新闻稿件能否真正发挥其宣传作用,与播音员如何发挥聪明才智在原有新闻稿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下面就自己在日常播音工作中所得的点滴体会,谈一点体会。 一、广播新闻播音的特征要求  相似文献   

5.
谈如何提高新闻播音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音员要提高新闻播音质量,应从“播清楚”和”新鲜感”两方面下功夫。“播清楚”是对播音员的基本要求,播出“新鲜感”是进一步的要求.也就是说新闻播音的新鲜感建立在条理清晰的基础上,说清楚正是为了体现新鲜感创造条件。二者互为条件,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6.
听众的心理是听众对新闻传播接受程度及对新闻需求的一种反应。听众在接受信息中其心理起着重要的作用,认真分析、把握听众的心理素质、播音方式对听众接受新闻的影响,对做好新闻播音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薇薇 《魅力中国》2014,(12):285-285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说新闻”作为新型的播报方式,正在引起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说新闻”是新时代受众对有声语言创作的一种呼唤。它是在新闻规范播音的基础上,在“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总体风格中,充分展现新闻播音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通过主持人独特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美学理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闫卉 《魅力中国》2014,(19):293-293
新闻(消息)、通迅、评论是广播中新闻性节目里的三种主要文体,属于新闻性质的体裁,具有新闻播音的特色。是播音语言艺术集中的体现者,是其他语言艺术不能替代的。它们是播音语言训练的基础,掌握了它们播法,可以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对其他广播的稿件的播法就不难掌握了。本文只就它们各自的播音特点,简略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从新闻学的角度来说,按照新闻的性质可将新闻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和会议新闻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受众对新闻承载力要求的提高,随着新闻时代性的变化,社会新闻也已经被赋予了更多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媒体的需求也更高,读者希望从报纸上看到能够引起广泛社会兴趣的,反映生活、意识、问题、现象,有深度、有启迪、有传播意义的事实新闻报道,这就要求强化社会新闻,使媒体向平民化靠拢。在这种大趋势下,新闻媒体必须走“三贴近”的路子,走平民化的路子,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党报,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王涛  崔柏年 《理论观察》2008,(3):153-154
角度,在这里是指分析事情的出发点。在新闻写作中,作者站的角度不同,分析事情的出发点就不同。而出发点不同往往关系到新闻稿件的广度、深度及文章或电视广播的感召力。因此,在新闻写作中应十分重视新闻的写作角度。文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新闻写作同样重视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11.
新闻播音员的素质和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玺 《发展》2006,(10):97-97
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在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越来越明显.播音作为广播电视这一主要新闻传媒中关键的一环,对受众的传播和引导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广大受众对新闻播音工作者的要求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对电视新闻播音员的要求,如何不断提高电视新闻播音员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新闻播音工作者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董佳理 《魅力中国》2013,(10):325-325
新闻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的反映,是每时每刺都离不开实践的。如果离开了实践,新闻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深入实际。不断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再掌握一些新闻写作的技巧与方法,才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13.
制约和影响县级电视台新闻播音员播音质量的因素在于:设备陈旧;用人机制僵化;新闻栏目发挥空间狭窄;播音员自身业务素质有待提升。提升播音员业务素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品牌意识;树立受众意识;培育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4.
祝捷 《魅力中国》2013,(25):314-314
一、新闻播音中的情感依据新闻既是对人类社会实践的客观、真实的反映,又是人(记者、报道者、编辑、播音主持人)对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认识反映,因而是人的主观选择,因此,人不得不把自己的主观选择——进而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倾向,乃至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爱憎好恶、情感取向等,尽量隐藏于新闻之下,使自己制作的(写作的、播讲的)新闻保持客观、真实、公正的面貌。但是,人乃血肉之躯,是富有感情的灵性。  相似文献   

15.
表达,在新闻写作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表达,是采访的目标指向,是新闻创作的物化手段。通过表达,生活中的新闻才能转化为受众所接受的新闻;新闻的价值和功能才能实现;新闻创造主体的本质力量也才能具体地释放出来。因此,新闻表达阶段的分析自然成为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特别需要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向曦 《魅力中国》2014,(6):315-315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最为核心的内容部分,但是相对于近年来新兴起来的民生新闻,部分地方台电视时政新闻关注度不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观众对时政新闻民生化的期待,尝试让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相有机融合是创作此类作品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从新闻采编、新闻创作实践和新闻创作理念等方面积极探索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创作规律,提升时政新闻是的节目质量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闻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原有的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等基础上,又增添了时政新闻、农业新闻、工业新闻、教育新闻、军事新闻、交通新闻、文化新闻等。作为三大传播媒体(也可以称为四大传播媒体,即新增加的因特网)之一的广播,显露出新的发展态势。在社会交流以人际交流为主的时代,理性思想传播的途径主要是交谈和演说,因而声音的传播显得十分重要。广播比电视有更多的空间灵活性,它趋向于将人口中不同阶层、将那些被印刷媒体隔绝了的人群,都放进同一个共同领域。广播造就的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声音世界,这是无可替代的。就广播新闻的特点而言,在具有原来“新、短、广、快、活”特点的同时,又增添了同步直播、现场音响、报道平民、表达多样(指播音与主持)等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普通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是每一位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在《新闻采编》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到,通过增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对位,增强学生的新闻采、写、编、播一体化的业务能力,是提高学生竞争力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新闻工作者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同时也就失去了新闻工作者职业的生命。因此,实现新闻真实,防治虚假新闻,是新闻真实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党晔 《黑河学刊》2001,(4):58-59
播音员作为运用有声语言艺术进行广播电视宣传的新闻工作者,每一次播音都面对着播音语气的处理问题,不论是新闻稿件还是其它稿件,不论是口头报道还是其它形式,只要有有声语言的运用,就不可避免地碰到语气的问题.在播音创作中正确、恰如其分地运用语气,就能使稿件内容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不准确的运用语气的后果,不仅是播音创作的失败,更会减少稿件原有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