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根据日本松本一氓所著《被遗忘的贵公子——张学良的生涯》一书译出。全书共计十三章,约十万字。大标题是原有的,小标题为译者所加。本书内容包括:张林霖时代的东北历史与申日关系,对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蒋介石北伐、“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以及少帅生活等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均进行生动地叙述与客观地评论。原作者在出任驻台湾特派记者期间,曾多次与张学良将军接触、交谈,本书就是取材于少帅本人的自叙,以史话体裁写成的。因此,本书相当于少帅张学良的回忆录。本书对研究东北地方史、中日关系史均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刊自本期起,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张珂 《魅力中国》2011,(1):122-122
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六年设置翰林学士一职,作为“专掌内命”的“天子私人”以及代天子言的“士林华选”,翰林学士地位显要,时人多有称誉。本文拟对唐代翰林学士在政治与文学上的特殊地位做粗略分析,以期对这类“政治型文人”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李思思 《魅力中国》2014,(11):23-23
“精英理论”是西方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的核心内容--“精英循环”对于一个社会政治稳定发挥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一个开放、畅通的精英循环通道有助于政治系统的稳定,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通过对精英及精英循环的内涵分析,并以中国封建科举制度对封建社会的作用为例,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的精英循环的现实分析,以期能对中国当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暮辉 《中国报道》2013,(3):110-110
2012年中日韩三边关系两大标志性事件——领土争端和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FTA)谈判启动,这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东北哑局势的未来走势——“经济优先、政治滞后”的双边及多边关系发展模式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5.
顾雯 《理论观察》2010,(2):37-38
“民主”的本意是“人民的统治”,即公民参政,亲自决定和管理城邦的公共事务。但是,“纯粹”的民主政治在现实运行中却是难以实现的乌托邦,不仅条件苛刻,而且缺陷明显。精英民主理论就是西方国家变化的政治现实下出现的民主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古典民主价值的守护和补充,但同时,精英民主理论的民主性质也是有条件的,需要从制度、公民和行政伦理几个方面给予其限制性保护。  相似文献   

6.
向松祚 《环球财经》2010,(11):56-60
世界各国政界和学界精英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之根本原因缺乏深刻共识、各国政治领袖(尤其是发达国家政治领袖)思想心理上极端的“短视、偏见和自私”,才是导致“货币战”、“贸易战”、“金融战”、“经济战”最重要之原因  相似文献   

7.
席英僡  赵见伟 《魅力中国》2014,(21):377-378
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军事院校,培养出一大批国共两党精英和名将,被誉为“中国将帅的摇篮”和“军事吏上的一朵奇葩”。它的成功不能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政治教育的大力开展,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广雨 《中国西部》2012,(21):107-107
提到杰出,很多人想到的是政治领袖、商界精英、科学巨匠等“明星级”人物。  相似文献   

9.
它曾经是美国“9·11”事件当天唯一可以无线互联的手机系统,它曾经带领美国的政界走向“电子政务”时代,它曾经是美国商务精英的必需品。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黑莓。  相似文献   

10.
昭仪 《东北之窗》2010,(15):52-55
最近,中国社科院《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汹涌的第三波移民潮已经到来,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走出国门,更有移民中介打出“买房不如移民”的招牌为其推波助澜。对于这种热潮,有人忧心可能导致财富外流,也有人感慨人才流失。其实,在其他国家,外流的热潮同样存在,如何留住精英,穷国富国都在想招。  相似文献   

11.
二十年代后期,在东北的政治空间里,缓慢地形成了张学良的政治集团。但由于“满洲事变”使张学良失去了这一政治空间而流亡于关内。其后,围绕着张学良的政治空间,是由沈阳、南京、国联所在地的日内瓦等走廊连结起来的。围绕张学良的东北政治势力关系当天夜里,张学良在前门中和剧场为招待外国驻北平公领事馆人员,与妻子于凤至和赵四小姐等正在观看梅兰芳的京剧《宇宙锋》时,收到事变的第一次战报。这时张学良已病愈,正在恢复其社会活动,但尚在医院办公。因沈阳的电话直接打到医院,张学良便立即返口协和医院与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  相似文献   

12.
章琦 《环球财经》2014,(10):65-69
通过用充满个人印记的“街头民主”取代了受人诟病的“街头政治”.在登顶印尼政治舞台的同时,佐科维也在宣告精英政治在印尼可能的终结.  相似文献   

13.
在法治化进程中,我国学术界对传统的儒家德治思想展开了学理上的批判和清算,削弱了传统社会国家政权和政治精英的道德功能,这是当代中国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此危机,关键是重新审视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构建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我国执政党具有深厚的道德资源和优势,对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道德体系的构建和维系应发挥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乡镇》2011,(4):116-117
J&Q精英汇,传承精英文化 J&Q葡萄精英汇诞生于一个理念,“将中国文化与西方红酒精英社交文化结合,为中国上流社会精英人士构筑最上层的社交平台,为朋友们创造一个地方,一个连接各类资源的节点与平台,以一种家般温馨的环境,提供尊贵私享的会所服务,将家、朋友、圈子完美融合”,J&Q的J正是代表“家”,Q则是代表“圈子”。而金黄古典的欧式徽标彰显会所对“精英文化”的尊崇定位,又暗显红酒与西方各国古老的渊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解读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著作《权力精英》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国民主制度在精英集团与非精英集团之间发挥“制约和平衡”作用的观点。认为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阶层分化,可以学习和借鉴美国“制衡精英集团,规范精英集团和非精英集团博弈关系的民主制度”,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扩展跨阶层交流沟通,消弭或缓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6.
权力变更、认同对立与战略选择——中日关系的战略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变更将会导致国家战略行为的变化,这是国家为了安全利益而必然采取的“自助行为”。新的战略选择可以包括“制衡”、“搭便车”、“推诿”或者变成更为紧密的“合伙人”。通过考察和分析近年来的中日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决定一个国家对权力变更采取战略选择最重要的变量是国内政治的需要,而并非对权力变更后的“威胁”知觉。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日关系“复杂化”的决定性因素不是“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权力变更,而是日本政府所采取的“联美抑中”的战略选择。它不仅导致了中日关系中“权力因素”与“认同因素”的恶化,也为日本政治精英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崛起”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波兰和匈牙利的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两国政治经济领域的重要行为体,是其尝试修正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开展第二次转轨的抓手。两国国有企业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全力保障本国能源安全以促进经济复苏,积极履行了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传统职能,同时也成为政府重新塑造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工具。政府通过政治任命、借助基金会“隐形私有化”、操纵经济精英“非正式国有控制”等方式,让国有企业向政治和经济精英提供租金激励。国有企业通过收并购大举进入媒体领域影响社情民意。总体而言,波匈国有企业已经在传统国有企业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成“第二政府”,借此创造和巩固了两国政府推行第二次转轨的经济基础、精英基础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外媒     
《环球财经》2013,(7):20-21
1 普京离婚开创现代政治先河 在俄罗斯近代史上,总统离婚还是首次。“普京的离婚开了俄罗斯现代史的先河”,俄精英阶层研究权威、著名社会学家奥莉加·克雷什塔诺夫斯卡娅如此评价。  相似文献   

19.
张振雪 《魅力中国》2011,(20):17-17
从“周老虎”假照案、“躲猫猫事件”众网友的参与调查到“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抽天价烟、戴名表事件”的曝光,等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和问题的解决都激发了普通公民网络舆论监督的热情。网络舆论监督对于我国的政治生活具有积极地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事     
“中国模式”成达沃斯热议焦点 9月10日,第三届夏季达沃斯年会从10日到12日在中国大连举行。来自全球86个国家的1300多位政治、经济、科技精英齐聚大连,以“重振增长”为主题,共同探讨目前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