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汴京 《南方经济》2019,38(7):113-132
中国离婚率连年快速攀升引发了广泛关注,但鲜有文献定量评估离婚对个体主观福利的影响。文章首次采用追踪数据(CFPS)定量评估了离婚对个体主观福利的冲击及其动态演变,为理解中国居高不下的离婚率提供了一个新观察视角。控制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后,离婚对个体幸福感产生了显著短暂的负向冲击。按自评收入分为5个阶层,离婚当年人们遭受的幸福感损失,相当于从中等阶层下滑到最低阶层。离婚对幸福感不存在长期影响,离婚者与从未离婚者之间的幸福感落差在离婚3年后即基本消失;是否再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男女、城乡、不同教育水平、有无子女等不同群组幸福感受离婚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异,但均呈现出共同动态演变趋势。考虑到离婚个体在离婚前夕的幸福感水平,应该已经低于其他已婚者,那么离婚应该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离异者幸福感恢复迅速表明在遭受巨大打击后,其心理上表现出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中国离婚主观成本相对较低,或是离婚率高企的重要原因。应该审慎地看待离婚对幸福感没有长期影响的结论,该结论不应被视为支持乃至鼓励中国居民离婚的经验证据。本研究仅显示:一个离过婚的人,也可以像常人一样幸福快乐。  相似文献   

2.
张敏 《魅力中国》2014,(7):313-313
公告离婚.从其启动的方式与启动的条件来看,和普通的对席诉讼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在基层法院,公告离婚在离婚诉讼中成上升态势。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也因为其使用的概率越来越频繁,造成公告离婚诉讼逐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不断的走入误区,出现对当事人打压的情况。司法个案的公平正义与社会发展之间也有不可忽略的重要联系。文中分析了公告离婚案件的举证、送迭、共同财产及子女抚养问题,并从上述几个问题如何完善的角度分析了完成个案公平与正义的基本路径,以其有益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3.
马志 《魅力中国》2009,(10):36-37
我国的传统是一个低离婚的国家。所以目前我国的婚姻法对于婚姻的采取了一种保护的原则.这也是对于我国传统的尊重,但是我国现行婚姻法在结婚制度、离婚制度、夫妻财产制等诸多方面因为传统观点的作用存在缺失和疏漏,修改婚姻法是客观现实的需要。离婚过错更是法律规范存在严重的缺陷。这也促使一部分人开始对婚姻采取不忠诚态度。甚至恶意离婚。大肆侵害配偶的权利.所以我国婚姻家庭法应将对配偶权的保护上做更大的努力。加大对离婚案件的审查力度。保护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同时维护也发挥法律的时效性。实现公平性与时效性的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4.
白璐 《魅力中国》2014,(19):298-298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是我国现行《婚姻》法所确立的诉讼离婚的选定理由,也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离婚纠纷的基本原则。这项规定。对于倡导以爱情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婚姻道德观,稳定我国婚姻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审理离婚案件的具体实践中.这一标准的不完备性日益突出地显示出来,暴露出种种缺陷和不足。因此,剖析现行离婚法定理由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曹谦 《魅力中国》2010,(23):147-148
诉讼离婚标准在离婚诉讼中居于重要地位。我国婚姻法采取的是感情破裂标准,虽然我国的司法实践和法律法规确定了很多判断感情破裂的标准和依据,但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把“感情确已破裂”作为诉讼离婚的唯一实质要件是不够的,感情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具体表现非常多样。法律没有规定并且实际上也不能调整精神意识。笔者通过比较中外法律对婚姻关系是否破裂的判断标准不同而得出结论,认为应当用“婚姻关系破裂”代替“感情确已破裂”作为确定离婚的法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伴随《婚姻法》和《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出台,结婚和离婚手续简化了,“试婚”和“试离婚”却再次悄然流行起来。大多数专家和学者从社会道德和伦理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我们从法律的角度对“试婚”和“试离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台湾与福建一水相隔,同根同祖,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随着两岸通婚数量的上升,大陆审理的涉台离婚案件也在逐年增加,这也使得两岸离婚制度的比较研究越发的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海峡两岸离婚剜度的比较研究以求妥善处理海峡两岸离婚制度的诸多冲突以及适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比较我国现行《婚姻法》与香港有关婚姻方面的法律规定,分析了二者在离婚方面的法律规定之差异。认为内地与香港在离婚的形式、理由、程序和过错赔偿责任几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建议,离婚双方要选择既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又不违背法律的合法渠道解除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留彦 《黑河学刊》2012,(9):74-76,139
通过对我国的离婚调解制度的历史回顾,重点分析当前我国的离婚调解诉讼制度现状和不足,指出当前对离婚调解程序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离婚制度之间的分析和比较,提出我国离婚调解制度发展的方向:借鉴西方国家有关离婚调解制度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离婚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0.
姜黎 《魅力中国》2014,(7):300-300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离婚已经成为现在社会种的一个普遍现象,随之而来的因离婚财产分割问题也多种多样。如离婚损害赔偿问题,离婚中共同财产范围的确定,及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分割等等。所以确定夫妻间的共同财产对于离婚后夫妻双方财产分割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法定的夫妻财产制度是婚后所共同制,在现实生活中离婚时财产关系是异常复杂的,难以用简单的分割方式加以解决,实践中法官处于不同的认识水平、不通的切入视角、实体判决往往难于做到客观公平的裁判,纷争仍难以平息。因此离婚案件种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分割损害赔偿却值得我们探究。本文试图对我国婚姻财产分割制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离婚可以创造离婚经济、代理受孕也可以产生利润。有好事甚至从学理上得出结论:一桩破碎的感情,假如能够“和谐”地离婚,不但对方有好处,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收益,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罗马法离婚法规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婚法规的演变标志着罗马法的一种与时俱进。罗马离婚法规的嬗变反映了罗马政治制度变化、经济发展的成果。从社会史角度审视,离婚法规演进也体现了社会进步,表达了罗马人对婚姻观的态度。在各古老文明古国中,罗马人的离婚法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日前,华北油田上演了一出荒唐的“闹剧”:当地职工争相离婚,婚姻登记处的离婚证都被用光。而这出闹剧缘于华北油田管理局的一则上岗登记规定:单职工买断工龄的,可以上岗;双职工都买断工龄的,有一方可以上岗;离婚后的下岗职工等同于单职工,可以上岗,但以离婚证为准。结果为了抢占上岗名额,引发了群体性离婚现象。后因负面影响过大,尤其引起数百家媒体的关注,不得不补充规定——凡8月5日后离婚的不算数。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首次明确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为婚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进一步的保护,也完善了婚姻法的立法体系.从而维护了家庭婚姻的稳定以及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它的法律特性、设立的必要性、构成要件等方面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丁宁 《理论观察》2007,(2):77-78
国际私法上涉外离婚的管辖权冲突现象比较严重,源于各国国内法对离婚案件的管辖权确立原则各有不同。目前涉外离婚案件管辖权的冲突,主要还是依靠各国国内法来解决,可以从立法、司法等方面入手。我国现行立法的部分规定,与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不相一致,不利于跨国离婚纠纷的妥善解决,因此建议参考国外相关立法和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的涉外离婚法律制度加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离婚一直都是人们所关心而又热衷探讨的问题.在我国,每天登记结婚的人很多,但是离婚者的数量也在逐渐上升,是什么原因让婚姻导致破灭?离婚的原因是什么?文章就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在规范离婚后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关系方面的不足之处,从确保未成年子女仍处于父母共同亲权保护的角度,对夫妻离婚后的亲权行使原则提出三点构想。  相似文献   

18.
曾祯 《黑河学刊》2011,(2):102-102
我国《婚姻法》关于离婚财产分割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性规定,表面上是性别中立的,但由于固有的男女分工模式和性别定位,实际上造成了男女不平。应通过实行离婚帮助、离婚补偿、离婚损害赔偿、加强对妇女劳动价值的保护等制度建设,实现离婚财产分割平等。  相似文献   

19.
陈小琴  陶芯宇 《魅力中国》2014,(20):298-298
婚姻破裂。没有了感情基础。财产如何分割就成了夫妻双方争论的焦点所在。当今社会财产的种类增加,出现了一些新型财产形式,最典型的就是知识产权。在现实解决离婚知识产权分割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问题,本文主要是研究离婚时知识产权分割的一些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新增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保障了离婚自由,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立法空白,使司法机关对相关案件进行裁判有了法律依据.离婚过错损害赔偿是因夫妻一方重大过错致使婚姻关系破裂的,过错方应对无过错方的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失予以赔偿的法律制度.这种制度在国外立法上已有几百年历史.<婚姻法>第46务规定了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力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四种离婚损害赔偿情形.然而此次修法并非完美无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尚存不足,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