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言文化和民俗旅游是互相渗透的.方言作为载体与地域文化一起构成了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地域文化的明显特征、天津方言的独特优势构成了特珠的旅游资源.因此,充分挖掘天津的地域文化特色,传承津味儿民俗文化旅游的独特性,与其他地区旅游文化错位发展,是促进天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整体提升天津的旅游资源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玉霞 《发展》2013,(6):77-78
方言是地域文化核心价值之一,是同一地域人们的情感认同,是共同历史和文化生活的载体,具有彻底的地方性。方言与地域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它是地域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方言与地域文化一同承载着地方文化、历史、经济、政治、民俗等的发展与变迁,在服务当地社会文化建设、弘扬地方精神文明、发展地方社会经济以及维护社会团结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悦 《魅力中国》2014,(8):91-9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土面积广大的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风情,衍生出千姿百态的方言现象。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通过对舟山方言、渔业方言、流行语言等具体的方言进行比较、阐释,详尽的解释地域风情与方言相互渗透。联系当下的网络流行语也充分证明了地域风情与方言之间相互联系。最后得出结论有,研究语言就要了解民族文化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须关注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4.
肖簪 《魅力中国》2012,(32):21-22
由于经济市场的日益细分,为适应产品区域化推广的新形势,方言广告以它独一无二的地域特色、实现地域文化区居民情感认同、适应了媒体细分的趋势等优势成为商家进行产品广告宣传的重要手段。要实现方言广告效果的最大化,笔者认为应该从尊重方言文化,不低俗恶搞、注意借用地方文化生活来理解方言的正确含义、增强方言广告的创新性来提升产品形象、正确了解各个地域各种方言的使用人群及特点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清代宁古塔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由于受到复杂的流民与移民文化的影响,该地方言地域特色明显,保留了北京话、山东方言等多种方言的特点。今天的宁安方言是北京话、山东方言和黑龙江方言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东北方言和东北文化在中华语言文化的花园中别具特色,它丰富了中华民族语言与文化宝库,在现代社会中又以其独具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所以研究、挖掘东北方言的形成原因,了解东北方言的地域和文化的特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黄翔 《黑河学刊》2011,(4):19-20
方言是因地域、社会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表现了一定的地域、社会和人类原始思维的共同投射。从"集体表象(collected percept)"和"互渗律(principle de participation)"的角度,以湖北方言为案例,探讨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对人类原始语言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方言是风俗的重要表现形式,蕴涵了丰富的风俗文化内容;风俗是方言产生的基础,影响了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二者相互渗透,关系密切。黑龙江方言反映了少数民族物质、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风俗,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黑龙江方言与少数民族风俗是黑龙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黑龙江方言的内涵,弘扬黑龙江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对继承和繁荣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湖南方言文化是湖南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探求湖南方言文化的传承路径对于湖南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湖南地方情景喜剧与湖南方言文化传承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湖南地方情景喜剧方言特色的广泛性与实用性,深入阐明湖南地方情景喜剧在叙事内容、叙事线索以及制作与播出节奏对湖南方言文化传承的内在优势,并进一步构想了湖南地方情景喜剧对于湖南方言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未来湖南方言文化依托多种实践载体实现传承方式的多样性,这对于保护湖南地方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汉语方言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到目前为止,关于新疆汉语方言的语音、语法、词汇以及其他方面研究的论文有18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共有27篇,学术期刊论文则有160多篇.通过对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方言地域研究、方言与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文献概述,详细梳理了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状况.虽然大量学者对新疆汉语方言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目前,新疆汉语方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比较单一重复,缺乏多学科多理论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创新性研究方法.新疆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不足,缺乏与国内其他方言、新疆地域范围内不同方言点之间的比较研究.新疆汉语方言研究失衡,研究地域侧重在乌鲁木齐等重点县市,不同方言点研究程度也深浅不一.新疆汉语方言数据库的研究还比较落后,缺乏相应研究.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应该针对这些方面不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方言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也是地方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各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方言资源对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基于此,本文在梳理榆林方言与榆林民俗文化关系的基础上,对榆林市文化旅游开发和发展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方言资源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湖南方言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聚着湖南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湖湘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几年来,湖南方言研究关注的重点有了新的动向:更加关注与其它方言的比较研究;更加深入挖掘方言背后的文化现象;开展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更加注重保护方言语音的存续。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对于武术流派与拳种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探讨地域文化与中华武术的关系对于发展中华武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打造齐齐哈尔旅游文化品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构建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使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共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相似文献   

15.
张君 《新西部(上)》2012,(10):162-163
本文分析了地方综艺娱乐节目受众群体的个性与共性和分众化定位的意义,提出了充分发挥区位意识,打造地方综艺娱乐节目的对策。要重视方言的标识作用,突出地域文化的品牌效应。以打造出精品的地方综艺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的结果,黑龙江文化以其浓郁的民族性、鲜活的丰富多彩性,在中华文化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清以来的流人文化作为黑龙江地域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开拓了北疆文化新风,而且在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流人文化作为一种客籍文化必然会与地域文化发生横向联系,影响和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研究流人文化为弘扬、开发黑龙江文化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孔倩 《魅力中国》2013,(13):84-84
民歌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民歌歌种繁多、风格多样。不同地域特点形成与此相对应的不同色彩风格。民歌因其流传于不同的地域,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地方色彩。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一、地方色彩的形成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民歌色彩的形成由来已古,早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东音西音之别,以后更有楚声粤曲吴歌秦音之异。这种现象至今犹存,很象中国的方言文化,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8.
<正>宁波方言属于吴语系太湖片中甬江小片的地方语言,是吴语系中具有强烈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种代表性语言。宁波商贸传统是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和条件,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浙东学派从经世致用的立场出发,主张"义利并存""工商皆本",实现了对传统儒家思想的重大突破。王阳明、黄宗羲等思想家的学说,为宁波崇商风尚提供了思想基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又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生命与灵魂。杨利民剧作以地域文化特色为生命与灵魂、亮点与支点。本文从题材的地域性、人物的地域性、风格的地域性、语言的地域性四大理论层面,对杨利民剧作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  相似文献   

20.
<正>汉语方言罗马字拼音起源于开埠后,是西洋传教士为适应当地社会,克服语言障碍,提高传教效率的产物。方言是一个地域的平民最基本的语言交流工具,融于日常生活之中。19世纪来华的新教传教士非常注重和利用方言的这个特点。传播教义必须与传教对象面对面地交流,他们宣教的对象绝大多数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在宁波说的便是宁波方言,这就意味着新教传教士"假如想让民众明白基督教教义,他们就必须使用当地的方言传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