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对储蓄现金收支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储蓄现金收支的特点和趋势,找出了影响储蓄现金收支的因素,分析了储蓄现金收支变动效应,提出了加强人民币发行管理、保障市场现金货币供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经济货币化进程加快,与之相伴的现金收支状况出现了新的特点,储蓄存款账户成为现金收支的重要载体。笔者通过对泰安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账户现金收支状况调查发现,储蓄存款账户现金收支增加有其内在规律性,而减少现金收支量,扩大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才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3.
   《现代金融》2006,(7):23-24
盐城市地处苏北沿海,在现金收支上历来是现金净投放地域,但近几年这一格局改变了,且现金净回笼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农业银行尤为突出。带着这一问题, 我们对农业银行盐城市分行的现金收支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金融与市场》2011,(8):53-55
近年来,天津市现金收支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流通中现金结构性矛盾突出,为满足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对于现金的需求,有效保证现金供应,本文采取向使用现金的不同主体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天津市现金收支量较大的重点行业进行了调研,并对目前现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UV表间接推算法和1986年的安徽省银行现企收支数据,对银行现金收支的项目、部门联系平衡表作一探讨。二、银行现金收支项目、部门联系平衡表的功能目前,银行的现金收支计划是指导性计划,但作为现金收支结果的货币净投放(回笼)量,却对经济乃至社会的稳定有着重大影响,因而必须严加控制。于是。  相似文献   

6.
赵华杰  赵俊仙 《山西金融》2003,(7):33-33,42
金融机构的现金收支统计,不仅是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统计,也是国民经济活动在现金收支方面的综合反映。为了全面了解掌握金融机构执行《现金收支统计制度》的实际情况,近期我们组织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中发现了现金收支统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现金收支统计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行的现金收支统计,不仅是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统计,也是国民经济活动在现金收支方面的综合反映。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全社会现金收支问题的变化及构成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年起,实行新的现金收支统计制度,并在制度实行中进行不断完善。新的现金收支统计制度运行以来,各金融机构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进行了积极的宣传、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中,仍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存在的问题(一)各行、社业务库之间往来不一致。这个问题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统计,是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统计,尤其是现金收支结构的变化,能够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业务的多样化,金融机构的现金收支统计工作越来越显现出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融机构的现金收支统计,是金融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机构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有些基层金融机构没有认真执行《金融统计管理规定》和《金融现金收支统计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根据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统计有关规定和现金收支统计工作实际,提出了完善和改进基层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统计的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多样。本文立足金融机构现行现金收支统计工作状况,剖析了现行现金收支统计制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进一步完善现金收支统计制度、规范现金收支统计行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执行的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统计制度是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产品延伸领域的扩大,现行的现金统计制度在某些方面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中现金收支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喀什地区现金收支统计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现金收支统计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舍理、不规范问题,并相应的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货币化进程加快,与之相伴的现金收支状况出现了新的特点,储蓄存款账户成为现金收支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于增彪 《新理财》2004,(9):64-64
所谓"收支两条线",在严格意义上是说一个组织的某个单位只能在银行开设一个现金收入账户和一个现金支出账户;该单位取得或者经手的现金全部存入收入账户,只有上级或上级授权的个人或单位才有权从收入账户提取或划转现金,该单位各种开销所需要的现金,只能由上级或上级授权的个人或单位事先存入支出账户,发生支出时再从中提取或划转.这是一种基于内控制度考虑所设计的财务管理方法,在很多组织中常被上级当作从下级集中收入、控制下级支出额度和监督下级现金收支过程的工具.收支两条线最先用在企业,后来在行政事业单位广泛推开,成为各级政府管理所属各单位现金收支、防止舞弊和腐败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金融纵横》1999,(6):36-37
人总行去年修订了现金收支统计制度,各行社基本都能按修订后的制度来操作,但现金统计误差仍时有发生。为寻觅产生误差的原因,实现规范操作,确保统计结果真实,最近我们对辖内各金融机构现金统计失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现金统计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我国1953~2007年金融机构现金收支与人均GDP数据,实证分析了建国60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现金收支对人均GDP的影响。Johansen协整检验表明,我国金融机构现金收支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总额对人均GDP的冲击都存在时滞但方向相反;与金融机构现金收入总额的作用相比,金融机构现金支出总额对人均GDP的方差贡献率相对较大。该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是,在我国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是有效的,但政策的制定需要在对宏观经济形势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及时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其政策取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安徽农村金融》2007,(5):75-77
30、金融机构应当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哪些大额交易? 答:(1)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交易2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交易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我国1953~2007年金融机构现金收支与人均GDP数据,实证分析了建国60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现金收支对人均GDP的影响。Johansen协整检验表明,我国金融机构现金收支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总额对人均GDP的冲击都存在时滞但方向相反;与金融机构现金收入总额的作用相比,金融机构现金支出总额对人均GDP的方差贡献率相对较大。该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是,在我国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是有效的,但政策的制定需要在对宏观经济形势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及时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其政策取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反洗钱实践表明,金融机构容易成为洗钱活动的渠道,而大额现金存取则是最常被利用的一种方式。因此,加强大额现金收支监测,是落实好反洗钱措施的基础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现金收支统计在计划经济时期是银行加强现金管理,有计划地组织货币流通所需要的重要依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金收支渠道呈多样化,现行现金收支统计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使其作用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1、现行的《账户管理办法》虽然对现金支出作出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但对现金缴存务却持放任态度,除单位银行卡账户和业务支出专用账户规定不得缴存现金外,其余账户可办理现金存入业务。现金管理是对现金收支的管理,而不应仅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