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 ,也想主导世界秩序 ,但不可能建立单极世界 ,在美国国内也有部分精英反对这样做 ,多极化是必然趋势。多极化不是大国共管 ,除了其他大国外 ,多极化还应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及其他政治力量。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但也有相互制约的一面。全球化并未导致单极化或美国化 ,不能把两者混同。全球化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跃进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2.
冷战的结束终结了存在多年的两极格局,从此世界格局加速走向多极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二者已然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3.
美国贸易逆差原因探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美国贸易逆差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形成美国长期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美国的经济政策、美国的经济特点、美国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和维持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代初期以来,美国绝对贸易逆差呈持续快速单边的上升态势,助长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者认为,贸易逆差损害美国经济增长和影响美国工人就业。本文以1980年~2004年的美国贸易逆差和相关经济数据作为基本分析依据、以相对贸易逆差及其变动作为基本分析指标、以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作为分析工具,对美国贸易收支与经济增长及失业率变动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分析表明,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张与经济增长速度成正比例关系,贸易逆差扩张是美国经济景气的象征。用同样的方法检验美国的贸易逆差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发现贸易逆差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贸易逆差扩张相对应的是美国失业率的下降。贸易保护主义者的贸易逆差损害了美国经济增长和提高了美国失业率等论点得不到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5.
巨额贸易逆差对美国新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巨额的贸易逆差给美国“新经济”带来的正面效应 1.有贸易逆差,必然就有资金的流入,而大量外资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美国自1971年出现二战后的第一次贸易逆差后,其总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扩大的(虽然其中有起伏)。巨额的贸易逆差反映出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强势地位,同时更反映出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在当今国际经济交往中,美元依然是世界各国首选的储备货币及主要的交易结算货币。由于美国经济实力雄厚,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生产率不断的提高,再加上持续发展的高科技促进经济较好地运行,世界上其… 相似文献
6.
7.
20世纪80年代至今,虽然美国对外贸易余额长期处于逆差,经济却长期良性增长和发展,美国经济去工业化和经济虚拟化是其贸易逆差持续的结构性原因,"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国经济在新的模式下运行,两者是否能保持良性发展决定了美国贸易逆差是否可持续。 相似文献
8.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2月12日】美国商务部将于2月20日公布最新统计数字,对华贸易逆差在2006年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2000多亿美元。这一消息很可能会进一步引发美国国内对中国试图兜售廉价产品、破坏美国经济和就业机会的指责。但这一中伤实际上是不切实际的。 相似文献
9.
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对外贸易状况不断走向恶化,1971年出现自1888年以来第一次贸易逆差后,除了1973年和1975年外,年年逆差,而且逆差额越来越大。进入八十年代后,贸易逆差发展更迅速。据统计,1971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额为14.33亿美元,而1985年已增加到1484.83亿美元,增长了一百多倍。在美国贸易逆差中,制造业产品占的比重最大。1984年美国制造业产品贸易赤字达830亿美元,占1984年贸易赤字的三分之二以上。而在美国贸易伙伴中,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最严重,1985年达497亿美元。造成美国贸易状况恶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美国国内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有国际经济状况与国外市场的限制。从总体上看,大致有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12.
Guobing Shen Anthony Yanxiang Gu 《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版)》2007,15(6):87-103
This paper uses 4‐digit SITC data to identify groups of manufactured goods exported from China to the USA that have strong or ris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s. We find that most of the trades are inter‐industry, with only a small portion being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s (IIT). Our results confirm that Sino‐US trade is complementary. We construct an imbalanced index of IIT, and identify the goods groups that aggravate and reduce the US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 We suggest an approach for calculating a dynamic IIT index that might mitigate the aggregation bias of the existing methodologies. Our improved index reveals that the dynamic imbalances of US‐Chinese IIT in manufactured goods are worse than their static IIT imbalances, which means that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correct the deficit of US trade with China in the following couple of years. Adjusting and improving the structures of industries and products is China's major task for sustainable trade growth. 相似文献
13.
I. Introduction The 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A and China has been contentious during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since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in 1978. The 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been strongly constrained and highly politically influenced. Figure 1 depicts US–China trade from 1994 to 2004. US imports from China have been far greaterthan US exports to China over the past 10 yea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US trade deficits with China have become increasingl…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和应对美国贸易赤字持续激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自1971年出现对外贸易逆差以来,30多年挥之不去,而且愈演愈烈.2005年,贸易逆差高达7167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5.8%.2006年前三季度,逆差达6399亿美元,预计全年逆差将达到75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多维视角下美中贸易巨额逆差成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美中贸易逆差额不断攀升导致双边贸易争端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两国正常的经贸关系和政治互信。美方将贸易失衡归咎为人民币汇率,而中方则指出两国贸易失衡的症结并非人民币汇率,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双方冲突和利益博弈行为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作者以1990-2011年的美中贸易、汇率等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和政治因素出发,将人民币汇率、国际投资、全球分工、统计误差和消费储蓄等因素纳入分析,从多维视角对美中贸易逆差成因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美中贸易逆差的成因缘自美国、东盟对中国直接投资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对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双方的统计误差以及人民币汇率三组因素,人民币汇率并非美中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在基于资产所有权的贸易净额统计方法下,作者对美中贸易的历年贸易净额进行了重新估算。美方数据结果显示,在美国报道的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中,其数据统计被夸大;而中方数据结果显示,中国直到2006年才从对美贸易逆差转为顺差。作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并非美中贸易失衡的主要因素,该问题之所以争论不断,主要是源于美方经济问题政治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16.
FDI、生产非一体化与美中贸易逆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美中贸易逆差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出现以来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以往对此问题的研究视角有汇率论、转口贸易论、美国因素论,以及新近出现的国民贸易统计论等。本文从制造业FDI的投资程度及加工贸易视角出发,就美中贸易逆差问题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并运用VDI生产非一体化指标和VST垂直专业化贸易指标对美中贸易逆差分别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FDI及其所主导的加工贸易是两国贸易逆差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生产非一体化与垂直专业化贸易对关中贸易逆差具有单向促进作用。如果不改变关中两国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角色,两国贸易逆差很可能继续维持甚至逆差幅度会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本文简要给出了相关结论并指出了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现状、原因及适时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1年开始,美国结束了83年的经常账户顺差局面,除1973年、1975年为小额顺差外,由此进入长期巨额的逆差时期。1980年以来,按官方公布的数据,平均每年有1000亿美元左右的经常账户逆差。1981~1987年和1991~2000年为两个高速增长的时期,1987~1991年经常账户逆差有所减少。从1992年开始至今,美国经常账户余额已持续15年呈逆差状态,特别是在2000年后增速加快,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德国的贸易发展研究——基于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运用出口相似度指数测算了1999~2008年间中国与德国在欧盟15国市场和在世界市场细分商品上的竞争性,结果表明:虽然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与德国在欧盟15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性在逐渐下降,但是从绝对值来看中国与德国的贸易竞争性仍然比较激烈。在世界市场上,中国和德国在燃料、机器和运输设备以及其他制成品三类商品上都是竞争程度上升。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中国和德国的总体以及细分商品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中国从90年代中期以来出口产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地位已经趋于稳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地位开始上升,德国则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本文还运用贸易互补指数测算了中国和德国的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和德国的贸易潜力是巨大的。文章最后根据分析提出发展中国与德国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