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石油关乎一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命脉.因此有着“工业经济的血液”之喻。日益匮乏的石油供应,持续飙升的国际油价,全球气温趋于变暖,令寻求能源替代、摆脱石油依赖,成为整个世界无可避免的选择。高油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据世界银行统计: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全球GDP将降低0.3个百分点,同时会加剧全球CPI物价指数上升。能源之忧,牵引着替代能源快步走上前台。  相似文献   

2.
全球性的石油供应短缺和我国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大是今后的主要趋势。发展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对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均有重大意义。从保障我国能源长期可持续发展出发,中科院学部组织有关院士和专家对我国中远期能源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海洋石油——石油生产增长的潜力所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原油价格涨声依旧,能源短缺仍在继续,除了加快替代能源开发的步伐,探索和勘探海洋石油也已成为众多国家新的发展战备,墨西哥、挪威和英国堪称前列。中国是海洋大国,仅近海石油资源量就约达240亿吨,尤其是东海的钓鱼岛附近水域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引来邻国日本的觊觎。中国计划在2010年以前使海洋石油的开采规模达到2003年的两倍,即6700万吨左右。[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我国石油需求与石油替代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战略物资。当今世界 ,石油供应和需求的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一直是涉及国际关系的政治问题。当前 ,我国能源供需平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已经由总量平衡矛盾为主 ,转变为以结构性矛盾为主。这个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就是石油供应短缺 ,它将成为今后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石油供应短缺原因和我国石油供需平衡的分析 ,指出解决石油供应短缺的最佳途径是采取石油进口替代战略。  相似文献   

5.
刘俊宝 《中国石化》2006,(11):20-21
石油是现代工业经济的血液,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据世界银行统计,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全球GDP将降低0.3个百分点。持续上涨的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甚。2004年和2005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47.3%和44.5%,预计2006年仍将达到44%左右。高油价导致我国石油进口成本大幅增加,给我国GDP增长带来1.0%至1.7%的负面影响。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1亿吨.  相似文献   

6.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表明,人类能源消费从化石能源为主的体系向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并举体系演变的趋势正在加快.国内外大石油公司开始以务实的态度对待全球能源市场的未来,并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中国石油企业积极介入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为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应进一步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快制定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信贷政策;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采取多种措施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保障;加快机制创新,理顺研发与制造,生产与消费,以及相关行业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化进程和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效之策:发展替代能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石油还能用多少年?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万亿桶石油大约60年就会消耗殆尽,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非但不会停滞,反而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照此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由于技术进步,石油勘探开发周期有所缩短,但是依然不少于5年。2005-2008年上半年的油价暴涨拉动石油投资大增,但是投资效果至少要到2008年以后才能显现。当前,新增石油发现的“峰值”已经过去,产量“峰值”还需要等待,但也应该为期不远。因此,理性实施石油投资显得尤为重要。世界财富流向过度集中和分配不均的长期积累,最终将破坏甚至摧毁世界经济,周期性经济衰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调和这种不稳定因素的必然结果。当前还没有看到国际油价“见底”的信号。预计2009-2010年是国际原油价格触“底”的确认时期。金融危机导致石油消费骤降可能是一个信号,节能降耗技术、石油替代技术可能主导未来石油消费的规模和石油价格的走势。在2020年以前,石油勘探开发投资依然处在非常好的发展阶段。预计在2020年前后,世界能源领域将发生变革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日益凸显,能源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地缘政治利益。俄罗斯作为正在崛起的世界级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其能源战略的调整势必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拥有雄厚能源基础的俄罗斯,其能源外交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较多的回旋余地,能源将成为其恢复大国地位的有力杠杆和武器。  相似文献   

10.
《国际石油经济》2005,13(5):3-3
包括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在内的七个工业化国家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上要求开发替代能源来面对高企的原油价格。这是在七国联合声明中第一次提到使用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11.
石油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旦石油用完,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将如何延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短期和中长期战略措施,重点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太阳能、核聚变能、月球资源等石油替代能源开发的进展情况和应用推广前景.分析认为,随着石油价格的逐步上升,各种替代能源将会陆续进入市场,进而呈现一个能源多元化竞争的局面.最后究竟哪一种能源在市场上占有优势,将取决于先进科学技术首先在哪一个新能源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只有加大力度研发石油的替代能源,争取在地球石油用尽前实现替代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和核聚变应用的"商业化",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有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摩配》2006,(6):6-7
本刊讯 据国家发改委相关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1亿吨.略高于2004年1.75亿吨的产量.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同时,进口石油为1.65亿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由于原油价格的上涨.石油贸易逆差首次突破500亿元。而如果停止进口完全自给自足,我国的石油只能维持不到10年的时间。此外.石油的开采和利用已经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在5月16日于北京召开的“替代能源研究交流会议”上,专家们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14.
日本在节油和替代石油方面举措鲜明,这就是:全方位推进全社会的节能和替代能源工作,而不仅仅是针对石油消费本身采取节约和替代措施。从这一方面来说,日本无疑应成为典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信贷危机增加了全球石油储备开采速度,无法满足全球需求增长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前,开发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成为热点,在我国也已成为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投资开发的热点。风电是我国蕴藏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在第二届替代能源与电力国际峰会“可再生能源专场”上,演讲嘉宾对我国风电的发展寄予很高期望。为此,本期报道以风电为主,并将篇名定为“风电篇”。  相似文献   

17.
石油风险不容回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首破7000万吨大关,达到7013.4万吨,较上年的3661.4万吨猛增3352万吨,增幅高达91.5%,这也是进入90年代后,继1997,1999年我国进口原油两次超过3000万吨以来,进口量最多,增势最锰的一年,据海关统计,受原油进口激增,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双重影响,2000年我国以原油,成品油进口癖用汇减去同期出口原油和成品油创汇计的石油净进口用汇从1999年的54.9亿美元陡增到142.6亿美元,当年多支出外汇87.6亿美元,我国2000年原油进口量如此大的增幅和石油净进口用汇的激增,已引起国内外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非洲石油具有油质好、开采成本低的特点,无论在海上还是在陆上,都有发现大油藏的潜力,在国际原油价格重回上升通道时,非洲主要产油国利用各自优势加速石油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中东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0),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1817亿吨,其中中东的储量就达102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6.6%。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大、产量高、油质好、油层浅、易于开采,且离海近,便于运输。因此,质优价廉的中东石油对石油消费国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力。随着美国逐步从伊拉克撤军,中东局势向缓和的方向发展,在以稳定促发展的道路上,中东产油国加快了石油生产和勘探的步伐,进一步为石油开发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20.
胡志鹏 《中国石化》2008,(11):13-15
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压力下变得越来越贵。除了节约石油资源,开发新的石油替代能源已成为各国解决石油危机的另一条出路。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油价上涨是把双刃剑,在不利因素影响的同时,高油价给能源结构调整创造了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