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嘉峪关、酒泉、哈密、吐鲁番区域旅游文化圈,实现区域经济和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甘肃省委、省政府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决策部署,为加快我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化区域文化旅游合作,构建嘉峪关、酒泉、哈密、吐鲁番区域旅游文化圈,实现区域经济和旅游文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葡萄沟独特的土林地貌,干热的气候,浓厚的民族文化和西游文化,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来这里参观旅游,但对土林形成的地质条件,研究甚少,目前仍然没有较为科学的解释,在当地也只是停留在神话传说的阶段,通过本人在该区进行的工作,从气象、水文、地质的角度,对吐鲁番葡萄沟的土林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创意旅游是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新业态和新趋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而云南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其发展的创意理念却不够成熟。因此,本文从旅游资源转化、旅游价值创造、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群化以及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云南及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增添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旅游兴疆"的背景下,如何发挥西域文化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实现"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目标至关重要.旅游民宿发展需要树立文化主题形象,塑造文化品牌,让当地特色产品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达到共享、共融、共生.文章以吐鲁番为案例,通过对该市旅游民宿现状进行SWOT分析,总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归纳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吐鲁番的民宿旅游品牌塑造要坚持深挖西域文化,通过景区联动效应,使得文化旅游引人入胜.通过多样化营销模式,从单一的旅游观光转向多样的文化休闲体验,从而实现旅游民宿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民族文化旅游中几个"真实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本真性是民族旅游文化真实性的依据,民族旅游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产品化,游客通过民族文化产品来体验民族文化的部分真实,即体验民族旅游文化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背景下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成为各方争相利用的资源,知识产权问题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的影响已经显现。民族文化旅游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专利的视觉出发,以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云南丽江为例,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建议,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文化旅游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文章运用民族文化学的有关理论,主要论述民族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作用。文章认为通过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可以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旅游要打造品牌,就必然拓展市场空间,而市场的拓展则主要依赖其吸引力的大小。同时其吸引力的决定因素并非单一依靠民族文化资源本身,而是一个综合的体系。通过定量研究表明,民族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资源特点、区域旅游环境与旅游政策环境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就其中具体因子进行量化分析,以构建起民族文化旅游吸引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陈大裕 《魅力中国》2013,(19):137-138
在现代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畲民族文化是一种可资利用的发展资.潦。畲族作为福建省主要的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其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是开展文化旅游的宝贵资产。经过开发、加工、包装,并依托海西旅游展演的平台,通过旅游文化的展演,而促进畲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游客越来越注重对景区民俗文化的体验。本文以文化空间理论为基础,结合文化真实性,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吐鲁番葡萄沟的社区参与旅游,以文化空间旅游化生存路径体系为基础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组织管理感知最为看重,对传统民俗文化很感兴趣,而对舞台化展演的感知不太强烈。因此,应从规范景区管理入手,拓宽营销机制,深度挖掘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加强对居民的引导,促进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