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日益成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河北省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人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不断加强改进育才、引才、用才工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2.
人才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人才环境综合评价的意义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今天的人才是未来的生产力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2 1世纪综合国力的提升及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很大程度上依靠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人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入世加快了人才争夺。面对国外咄咄逼人的人才攻势 ,我们必须优化人才环境 ,营造一个人才“引得进 ,留得住、流得动、用得活”的良好氛围 ,以促进经济的腾飞。人才环境是一个系统 ,是由政治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创业环境及社会保障状况等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研究人才环境综合… 相似文献
3.
人才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活动,是整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前提,是否能够搭建与时俱进、效果优良的人才招聘体系是公司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T公司为国有大型企业,已充分意识到优化现有人才招聘体系的紧迫性.本文简述T公司进行人才体系优化实施背景,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搭建与时俱进、效果优良的人才招...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25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金融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距,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指标、金融运行效率、财政对教育支出、社会信用和人口素质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并依此提出优化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人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何吸引人才、管理人才便成为企业经营者部十分关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重要环节的分析及激励机制的运用,提出了企业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是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7.
文章阐述了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提出了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定量化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8.
改革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评价模式,开展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研究,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本文拟在对技能型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更为合理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研究的主体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评价体系与以绩效为核心的实绩评价体系,以及这两种体系如何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实现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唐英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7):142-145
财税制度作为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在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实施减免税收、差别利率等税收优惠政策,实现财政、税收双管齐下,构建财税联动机制,强化对生态工程和循环型经济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财税对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建设的支持和调节功能,这将是未来我国财税在这方面改革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城市化与生态耦合系统的内涵出发,指出人口迁移、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水平等是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城市化质量、环境和生态三个子系统,最终选取22个要素指标,建立了三级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整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区域生态化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生态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生态化指数计算等构建了具有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区域生态化评价模型。选取2000~2010年江西省及其各设区市生态化发展的相关数据,对江西省生态化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生态化发展建设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江西省生态化指数由0.1077上升到0.2861,总体逐年上升呈良好的发展态势。以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生态化发展情况比较分析,总体上南昌市、赣州市、抚州市较好,吉安市、宜春市、鹰潭市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生态调节功能薄弱,致使系统生态失衡。能否实现农村金融的生态平衡事关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出现的系统性缺陷及生态失衡的原因,提出调节农村金融生态平衡及有序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青海生态旅游发展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分析青海省旅游资源生态优势的基础上,从资源及地域角度分析了生态旅游的潜力,并对青海生态旅游的发展作了设想,为今后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杨文进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7,(4)
本文着重从生态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角度,分析了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过程和机制,揭示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基础,前者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后者的改变,后者的改变则是解决前者在旧体制下矛盾激化的社会手段。通过对我国目前环境与发展关系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实行体制和增长方式转换的原因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商品住宅价格与城市人居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以杭州市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品住宅价格的高低。以1990~2004年杭州市区为例,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资料,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对商品住宅价格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杭州商品住宅价格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越好,商品住宅价格越高,反之,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越差,商品住宅价格越低。 相似文献
18.
刘秀光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3):152-154
作为具有公共品性质的生态环境,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是不能有效提供的.它需要通过政府行为解决市场机制的失灵,从而有效提供生态环境公共品.本文从分析生态环境公共品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入手,研究微观规制在维护生态环境及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浅析人口过多与过少阶段新疆"脆弱生态环境-人口"系统安全问题,将人口承载力预警模型与最少人口规模警戒线相结合构建预警机制。具体分两步:首先,在人口增长阶段应用综合评价、生态足迹等方法,建立人口承载力预警模型,目的在于对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的超载警情给予预报与评价;其次,根据人口再生产规律,考虑未来人口可能不断减少、影响系统协调发展的问题,此时需参考人口衰减、经济停滞国家的情况,对最少人口规模警戒线进行探索,做到提前预警。最后,对预警机制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步骤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