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林晓 《汽车观察》2014,(1):47-50
当卡尔·本茨创造第一辆汽车时,谁都没有想到今天IT客正以颠覆者的架势打入汽车圈,颠覆汽车圈的销售模式。面对颠覆者,很多汽车的销售厂商和企业都有些不知所措,曾如马云当年用电商颠覆零售业一样,现在很多汽车销售企业和厂商也都如临大敌,汽车电商带给人们是在购车方面的方便和便捷,在这种便捷当中它间接的改变了汽车行业传统的销售模式,然而除此之外它还改变了些什么,汽车电商真的那么可怕?  相似文献   

2.
颠覆者观致 也许在全世界,你都难以找到第二家类似观致这样的汽车公司了,这家刚刚对外公布品牌与LOGO的企业一开始就以颠覆者与创新者的而貌出现。  相似文献   

3.
当日本丰田成为汽车领域现有格局的颠覆者的时候.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制造显示出了一种先进模式的阶段性胜利。当通用、大众幡然醒悟的时候,除了中国市场之外.通用和大众已经陷入一个难以逃避的泥潭。然而.面对正在被日本汽车企业超越的现实.它们也显得无可奈何:日本模式的强大进攻性已经使欧美企业的技术成为空中楼阁.难以发展出真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动车特斯拉打破了只有汽车企业才能造车的传统格局,一家科技公司对于汽车产业的入侵引发了人们对于电动汽车的关注。比特斯拉更传奇的是它的创造者埃隆·马斯克,在特斯拉问世之前,他最显著的身份标签应该是网络支付平台Pay Pal的创始人。现如今,他还是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与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的CEO。他被美国著名生活杂志《名利场》评论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头号颠覆者”,好奇心和不断探索的欲望成就了他在诸多领域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要学会低头     
刘根生 《董事会》2007,(11):102-102
今天我们讲合作,首先就要懂得低头。懂得低头,就是懂得妥协前些时,奇瑞汽车100万辆汽车下线。媒体有消息称,这家企业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在和其他企业合作中,到底听谁的?随着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依靠小型车和省油概念越走越远,克莱斯勒也希望从这条路上获得生机。7月初,克莱斯勒和中国奇瑞汽车签  相似文献   

6.
智能网联汽车能帮助OEM、供应商、经销商、科技公司等实现降本增效.然而,上述公司并未充分利用网联车辆数据带来的变现机会.纵观全球十大最有价值的企业,数据相关服务已为其中7家带去数十亿美元的利润,其中既有行业颠覆者,也有科技公司.传统行业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择这一路径,从硬件向着软件即服务(SaaS)和订阅业务转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加入WTO所提供的有利环境,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汽车市场的确十分可喜:与此同时还应看到,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将更为可观。 明天的“蛋糕”会比今天的更大 据美国汽车后市场协会的调查,在美国,有1美元的汽车在路上跑,便伴随着有8美元的相关服务。美国是世界上头号汽车大国,其直接和间接为汽车、为驾车人的服务十分完善,使得汽车后市场的空间远远大于汽车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社会》2012,(9):104-104
来自北欧的全球豪华品牌沃尔沃汽车今天在美国纽约正式宣布,签约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华裔新星林书豪担任沃尔沃汽车公司全球品牌和产品代言人,  相似文献   

9.
7月份是从1992年4月份以来美国汽车市场表现最糟糕的一个月。整个美国汽车市场在这个月萎缩了13.2%,其中轿车销量微升了0.3%,SUV和皮卡的销量下降了25.2%。日韩超过美国"三大"今年7月,美国三大汽车企业——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加起来共占美国汽车市场份额的43.3%——创造历史新低,而去年同期是49%。而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企业"乘虚而入",他们的市场份额已超过美国本土的三大了,达到49%。欧洲企业则仍在这块市场上保持8%左右的份额。  相似文献   

10.
1885~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成了第一辆汽车而真正将汽车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却是美国。美国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从1902年,美国亨利·福特在底特律创建汽车公司。到今天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生产厂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文化的发展在美国已经达到了顶峰。 研究文化首先还得着手于历史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其建国的历史不过200多年.所以美国就少有封建传统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森严的等级制度,追求自由使美国人形成了不畏强暴、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美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适中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之中,很少有象日本汽车企业那样,能够整体在美国这个世界高度开放的国际化竞争的汽车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因此,积极跟踪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动态,深入研究其有益经验,对于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学习国际汽车企业的市场竞争经验、提高国际化市场背景下的竞争能力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日本企业一直都把在美国汽车市场的成败作为其能否实现国际化经营战略目标的重要标志,因此它们长期把国际化经住的主要精力放在进攻美国的轻型汽车市场I二.B从lIN企业作纳。次h油危机后成功地在文M.Ij场o陆对站…  相似文献   

12.
《董事会》2005,(7):109-110
丰田生产方式(TPS-Toyota Pmduction Systeml已被世界公认为汽车制造业最成功的管理模式,并且西方学者将其理念、思想、技术体系概括为精益生产(LP-Lean Pmduction)。今天,无论是美国、欧洲的发达国家,还是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都在研究丰田生产方式,许多企业效仿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和电子商务的到来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也给世界上的各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作为与人类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汽车工业,也加入到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之中,世界上一些知名的汽车生产企业如:通用、福特、丰田等不仅建立起了自己的汽车电子商务网,而且开发出了网络汽车。目前,美国的互联网上汽车页面的访问量正以40%的速度增长,汽车网上销售量已经占全国汽车总销售量的10%左右。汽车电子商务正以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改变着传统的汽车营销方式。今天,汽车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就可以在汽车生产厂家、经销商、消费者…  相似文献   

14.
《石油政工研究》2011,(3):78-78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凡是成功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精神,把企业精神视为企业的灵魂,并且千方百计培养自己企业独特的精神,以体现出企业文化的特殊品格。美国的惠普电子仪器公司,在40多年前还只是一个有7名员工、538美元资本,设在私人汽车库里的小作坊,现在它已成为拥有遍及全球的40多个分公司、200个销售服务点的国际型大企业,员工已达7万多名,生产5000多种产品,年销售额近50亿美元,堪称美国当代企业高速发展的典型,不但以其卓越的业绩跨入全球百家大公司的行列,更以其对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汽车飞机”曾经是非常大胆的尝试,但最终却成为了失败融合产品。有没有可能用一个设备满足我们所有的商务、通信、娱乐的需求?是不是整合了越多功能的设备将会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技术的发展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企业面对融合(Convergence)概念的困惑。融合的趋势不是今天才出现,事实上这更像是产业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的趋势。以运输业为例,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于汽车和飞机这两个行业的日益发达和技术的趋于成熟,人们为了解决在美国跨越东西海岸的长途旅行问题,提出了“汽车飞机”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正五个征象显示你所在的行业何时将被返生现象(dematurity)彻底改造。许多高管在思考本企业可能面临的威胁时担心颠覆式创新。他们时刻关注借助新技术抢夺现有客户的竞争对手;他们知道,扮演颠覆者胜过扮演被颠覆者,但颠覆常常被人误解。事实上,正如《纽约客》杂志撰稿人吉尔·莱珀尔(Jill Lepore)在《颠覆创新机器》(The Disruption Machine)一文中指出,许多有名案例的颠覆性不如所描绘的那么强。大多数行业遇到的颠覆创新通常不是源自某一处的突然变化,而是一系列  相似文献   

17.
他不一定有最好的技术和资本实力,但他有最好的理由来作一个汽车行业的颠覆者和搅局者。5年前,当王传福宣布比亚迪要用"一次充电就可以跑350公里"的电动车取代深圳的几千辆燃油出租车时,最多也只是一份蓝图,但是在今天,当王传福再次表达希望能够要争取换掉深圳的燃油出租车时,"一次  相似文献   

18.
今天,关心中国汽车和世界汽车工业的人士都应该认真研究美国的“PNGV”。所谓PNGV,是“PartnershipforaNewGenerationofVehicles”的缩写,与音译作“换代汽车全美合作攻关”,简称“换代车大攻关”。大概情况如下:1993年秋,由克林顿总统亲自挂帅。副总统戈尔自接分管,开始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全美国参与的新型汽车技术攻关大行动。美国众多名牌大学、科研机构乃至用于军事、航天的若干实验部门同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在美国政府的召唤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或出钱,或出力,或既出钱又出力,扑到将近800个关于换代车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汽车商标趣谈蒋成富汽车,改变了世界的机器。汽车,在它诞生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几乎把世界都装上了四个轮子,飞速前进。于是,人们的距离缩短了,时间增多了,人们的生活与汽车息息相关,形影不离。汽车问世百余年来,发展迅速,技术不断更新,装备日趋完善,数量迅...  相似文献   

20.
周立群 《汽车与社会》2011,(12):I0026-I0039
美国日本二手车流通企业的流通体系美国汽车流通体系 美国汽车工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形成三大汽车厂商鼎立的格局,具备强大的品牌经销商队伍。美国的汽车流通体系的零售层面匕品牌经销商二手车品牌经销商为基础,在批量交易层面,具有二手车评估、信贷.物流交易平台功能的二手车拍卖公司作为骨干企业,和多个厂商紧密合作,吸啪二手车经销商、汽车品牌经销商4s店二手车置换企业进行会员制运作,政府、军队、警察、医院、租赁行业的更新车辆提供批量的货源。美国批量拍卖的规模非常大一次的拍卖规模有4000辆乃至6000-7000辆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