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计划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计划管理是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县市计划管理,是各级计划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宏观经济平衡调控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调控机制的发挥和调控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一个能够达到内部高度协调一致的宏观经济平衡调控体系。作为宏观平衡调控体系的组成部分的宏观经济计划与作为宏观平衡调控手段之一的计划手段,既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指令性计划,实行宏观与微观大一统、政府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计划管理;又不能削弱乃至否定宏观经济计划的作用。而应同财政、金融等手段一起,主要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杠杆来实现间接平衡调控。这里的关键是要更新计划观念,转换计划职能,改进计划方法,使计划的内容和形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围绕着简政放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基本上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下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僵化体制,初步建立起了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政府主要通过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宏观调控目标,运用财税、  相似文献   

4.
钱旭峰 《商业研究》1995,(10):11-13
关于加强银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分析钱旭峰计划、财政和银行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三种重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银行在宏观调控中已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人民银行如何转换职能,成为真正的中央银行,以确立有效的宏观金融调控主体;专业银行如何...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给计划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县级计划部门面临着新的选择,新的转变。过去一些做法很多已再不适应形势的发展,迫使我们要适应这个大转变,大趋势,更新观念,抓住机遇,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大胆工作,充分发挥计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健全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十四大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境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强调市场经济中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或主要手段,这丝毫不意味着贬低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相反,由于市场机制也同样存在着局限性,政府调控对于现代经济运行,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政府调控更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所必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1作为省域宏观调控主体的省域经济,认真研究建立省域宏观经济健康循环的运行格局是十分必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科学制订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运用宏观调控体系的调控,为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创造一个健康循环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拙文设想:这种健康循环的宏观环境或运行格局应该是:(如下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建立计划、财政、金融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机制,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计划手段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提出。从国家计委确定的转变职能的三十二  相似文献   

9.
改革以来,围绕着简政放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基本上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下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僵化体制,初步建立起了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政府主要通过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宏观调控目标,运用财税、金融等调控手段引导经济运行.政府直接掌握的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中已下降到5%左右,政府直接控制价格的商品在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已下降到10%以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政府机构经过多次精简、合并,强化了经济调节职能,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初步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
改革以来,围绕着简政放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基本上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下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僵化体制,初步建立起了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政府主要通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改进计划管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证城市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必须遵循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根据建立全新宏观调控体系的现实要求,坚持计划管理的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综合性的“四性”原则,深化计划体制改革,明确新的计划管理职能,努力做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文章,紧紧抓住“四大”新的计划管理重点: 拟大战略。城市计划管理部门要根据全国“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地区国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市场机制以及体系正在不断完善,这就需要通过国家层面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采用经济杠杆调控经济和谐平稳发展,为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保障。文章重点就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是在要求建立有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同时,也提出了改变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的要求,即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直接调控转向主要依赖经济手段的间接调控。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间接调控的前提,就是及时地、动态地掌握市场经济总体的有关信息。从这个角度看,要想真正实现宏观调控手段的转变,首先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统计监控体系。如果在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微观主体行为已经市场化的背景下还沿用传统的监测体系,或者不及时建立新的监测体系,都必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原有的宏观调控办法,由于横纵关系不顺等多方面原因,很难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计委作为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管理部门,要用好宏观调控这一职能。必须改变陈旧过时的工作方法,建立以计划为主要依据的,各层次密切配合的,经济、法律、舆论、行政手段配套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  相似文献   

15.
张红荣 《中国市场》2014,(12):29-3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显得越来越重要。不管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都属于政府的职能范畴,两者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明确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不仅对相关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相关部门的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发展为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正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金融的深化,正逐步彰显出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对西方货币政策的演变经行研究与比较,并结合我国实际经济情况,合理的制定和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王少东 《中国市场》2013,(41):114-116
国家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认真研究西方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宏观调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总结我国和发达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实践,为丰富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理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机制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传统计划调控手段功能作用的削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已成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工具,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是否稳定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均衡和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地发展。研究正是对理论体系的梳理,并以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为背景对政策搭配必要性并采用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当前和长远、全局性统筹和局部调控、政策落实与完善纠偏等的关系问题。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应健全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的体制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三大类型 纵观当代世界各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实践,每个国家都有其不同的特征,据此可以区分为各种不同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模式。这些不同的模式如果按照计划、财政、金融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可分为计划主导型、财政主导型和金融主导型三大类型。 计划主导型体制是国家计划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体制的主要标志是;其一,国家制定了较为完整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长、中、短计划,中央与地方、部门计划;其二,从中央到地方,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计划组织系统;其三,政府计划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各个经济主体的活动。社会主义国家曾普遍实行过这种类型的体制。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中,韩国是实行计划主导型体制较为典型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