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税收政策是各国激励慈善捐赠的重要手段.我国为促进慈善捐赠而实施的税收激励政策包括针对慈善组织和针对捐赠人两类,目前存在享受税收优惠的慈善组织范围小、税种的缺陷与缺失以及纳税人税收抵扣手续繁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分别从扩大慈善组织受惠范围、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完善相关税种以及简化税收抵扣程序等方面进行改进,促进慈善捐赠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税收政策是各国激励慈善捐赠的重要手段.我国实施的税收激励政策包括针对慈善组织和针对捐赠人两类,目前存在享受税收优惠的慈善组织范围小、税种缺陷缺失以及纳税人税收抵扣手续繁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分别从扩大慈善组织受惠范围、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完善相关税种以及简化税收抵扣程序等方面进行健全,促进慈善捐赠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鼓励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捐赠,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企业慈善捐赠的激励政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税收领域的企业慈善捐赠税收扣除制度.但企业的捐赠动机可能并不是纯粹的无私奉献和社会责任的承担,针对不同捐赠动机,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激励作用可能也不尽相同.从企业慈善捐赠的动机入手,分析慈善捐赠税收扣除制度对...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政府尚不能全面替代慈善组织来包揽社会服务和救济的功能。相对政府的直接补贴,税收优惠这种间接补贴的方式更加的公平和合理。尽管税收激励并不是人们决定慈善捐赠的主要原因,但税收激励却会对慈善捐赠产生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慈善捐赠税收优惠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存在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益事业的发展程度与税收政策有很大的关系。近些年,我国的公益捐赠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公益捐赠税收制度存在着税收激励不足、受赠组织待遇不统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公益捐赠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公益捐赠税收制度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分析我国公益捐赠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公益捐赠税收制度的合理化建议,以更好地发挥税收在公益捐赠中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6.
税收征管数字化是税收征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事件,已有文献对税收征管数字化在企业层面的治理效应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鲜有成果分析其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显著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规模,在进行平行趋势、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更换被解释变量、剔除部分样本、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究其原因,税收征管数字化提高了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促进了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和企业享受比例,从而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规模。拓展性分析显示,当企业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企业为非国有企业,以及在2014年之后的年份,税收征管数字化促进企业慈善捐赠的效应更为显著。建议深入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对企业慈善捐赠的规范和引导,同时注重发挥税收大数据“以数治税”优势,促进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及时精准地匹配到每一户适用企业,助力企业更好实施慈善捐赠。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面临财务困难,积极寻求新的经费来源成为各高校的共识,其中社会捐赠是非常有潜力的一项。促进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捐赠,离不开政府税收政策的支持。本文分析我国高校捐赠的特点及税收激励政策,针对我国高校捐赠税收激励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与慈善事业相关的法制建设已经起步,现有的税收政策对公益性捐赠也有所涉及,但需要坚持税收公平原则,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性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慈善事业。一是按照国民待遇原则,适当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二是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科学认定享受税前扣除的领域和组织。三是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四是拓展可以列入税前扣除的内容,逐步从捐款扩大到捐赠物资和捐赠劳务。五是实行递延抵扣政策,提高社会力量捐赠的及时有效性。六是尽快开征新税种,引导富裕阶层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在界定环境保护税收内涵基础上,对环境保护税收的开征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我国现行与环境保护相关税种存在的难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作用、环境保护税收优惠单一、以收费为限制排污主要形式等问题,提出需要通过采取开征环境保护税、绿化现行与环境保护相关税种、继续环境保护收费等途径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税收体系,从税收上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0.
增值税是最为典型的中性税种,现行增值税制存在的问题,大多与偏离税收中性有关,因此需要重视并发挥税收中性的逆向调节效应.传统税收中性理论侧重于全局性与综合性,需要限定其适用范围,并作出新的解释才能更好地指引当前增值税改革.本文认为,税收中性原则主要应当贯彻于增值税改革,且在不同场域的范畴延展,分别形成财政支出中性、市场竞争中性及国际税收中性,由此,基于税收中性的增值税改革进路需要围绕降低并简并税率、畅通抵扣链条、完善税收优惠、健全退税制度等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与公共提供相比,私人的慈善捐赠行为不仅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而且还更加有利于公平目标的实现。然而现实社会中各国政府往往把公共提供放在首位,私人慈善捐赠则被放在了第三次分配上。因此,现阶段最明智的做法是改革现行税制,把私人慈善捐赠提升到第二次分配层面上来。  相似文献   

12.
慈善事业是一项基于道德的社会事业。美、英两国都十分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且各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模式。美国慈善事业的特色包括:民间主导型的实践模式、税收激励下的慈善动机和稳定的社会公信力。英国慈善事业的特色包括:"慈善模式以政府资助为主、民间组织为辅"以及慈善事业具有良好的监管制度。美、英两国慈善事业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一是要完善慈善法律体系;二是要降低慈善组织的进入门槛;三是要加强慈善组织的内部结构治理;四是要加强政府对慈善组织的支持力度;五是要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13.
个人所得税制是公民慈善动机的润滑剂。这是因为,一方面,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可以弥补个人捐赠成本;另一方面,高税率的遗产税可以刺激富人阶层的慈善动机。从美国的实践经验来看,个人所得税制是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助推器”:一是制定了直接指向慈善捐赠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二是推行以公平性为基础的综合所得税制,三是开征了高起点的遗产税。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个人所得税制是目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瓶颈”:一是不合理的税制结构,二是不合理的分类所得税制,三是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设计忽视了阶层差异,四是遗产税制的缺失。因此,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实呼唤。  相似文献   

14.
“营改增”改革的目标在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进而最大化企业价值。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双重差分检验表明,“营改增”显著提升了企业价值,且税改后增值税税率越低则企业价值提升越显著;治理环境会影响“营改增”的政策效应,金字塔控制层级越少、两权分离度越小、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越高的企业价值提升越显著;非国有企业的税收政策敏感性强于国有企业,“营改增”的企业价值提升效应及治理环境的调节作用仅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而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为强化税收政策的企业价值提升效应,政府应深化增值税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以进一步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各地区要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以优化宏观治理环境,企业也要不断完善自身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当前增值税出口退税面临的问题,应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包括:实行宏观零税率、微观差别退税率制度,以利于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当前出口退税面临的财力不足等问题;实行由中央统一退税,以确保出口退税的顺利进行;实行进口国报关单查验制度,以有效防范出口骗税行为的发生;实行欠退补偿制度,以有效维护出口商的合法权益及政府诚信退税的形象;统一生产企业与外贸出口企业退税额的计算依据,完善间接出口免税制度,使出口退税更具公平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某些税收政策没有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对形成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来源和财产,往往采取轻税政策,广大低收入者由于在收入、财产等方面的匮乏使其无法享受到税收优惠的好处。中国应改变目前的税收政策取向,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征税力度,发挥税收政策调节功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税制改革原则、改革战略、税收政策的选择、流转税与所得税制的改革、利用外资的税收政策和国际税收一体化等方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税制改革的影响,并以此提出了今后我国税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向城市偏向的二元税收制度,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对农村和农业发展关注的力度不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继续调整和完善现有的税收政策,适时开征新税种,适当增加有利于“三农”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现税收政策对“三农”领域的倾斜和支持,充分发挥税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于2008年末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抵御金融危机对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先后多次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使得出口退税总量在财政收入增速快速下降、出口贸易额大幅萎缩的同时出现较大程度的提高。本文从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动情况入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对出口贸易的有效性,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