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基于2002年2014年的季度数据,通过相关关系检验、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证实了在样本期内,社会融资规模比银行信贷更能体现金融与经济的关系,社会融资规模与各主要经济指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的构建,证实了短期内这种协整关系会有偏差需要调整,从理论上解释了融资规模与经济变量为何会在短期内出现背离;本文还创新性的引入了融资结构这一变量,并通过一系列检验分析证实融资结构优化并没有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在融资规模不变的条件下融资结构的单一改变并不能带来经济的增长,缘于目前大部分非银行融资并没有真正投入实体经济,以及增长较慢的国有经济仍是非银行融资的主力军,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融资规模急速增长而GDP增长却放缓。基于以上计量分析检验结论,本文建议应合理适度的扩大融资规模,从量上促进GDP增长,同时,应注重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达到融资高产出的目的,此外,对目前融资规模的扩大与经济增长放缓的现象,应引起高度关注,及早发现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3.
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了解地区经济金融结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在测算2010-2013年乌海市社会融资规模数据的基础上,考察乌海市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探讨了该地区融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支持乌海市实体经济发展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5.
6.
7.
本文从社会融资总量视角衡量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基于2002~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季度数据,运用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等方法实证分析这四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发现,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增加并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相反,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融资规模及广义货币供应量将逐步增加。最后就进一步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机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中国人民银行甘南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甘肃金融》2017,(3)
文章采用2002年至2015年甘南州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分析了甘南州社会融资规模发展情况,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区域社会融资规模与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关系,结果得出:甘南州社会融资规模仅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社会融资规模通过对"消费"的影响,对甘南藏区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状况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2~2013年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并运用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增长都有影响,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共同变化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变化分别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利率市场化及社会有效融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基于社会融资规模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发现银行业传统人民币贷款占比不断下降,委托、信托规模不断上升;银行业融资规模占比有所下降,证券市场融资规模不断上升。通过各组成部分与GDP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保险业赔偿与GDP的相关性及在带动GDP增长的系数最高,其次是银行业和证券业。以此为出发点,探究金融业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在一定时期、某一地区从金融体系中获得的资金总额,直接反映当地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与配置资金的能力,其已成为区域经济分析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梳理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的相关实证研究文献,分析甘肃省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并采用2012-2020年甘肃省季度经济金融数据,以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结构调整与实体经济的内在关系。最后,基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角度,提出金融支持甘肃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金融总量快速增长,金融市场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以货币供应量(M2)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监测、分析和调控,已无法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本文运用协整理论与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分析方法,从货币政策传导全过程,分析了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行性,并与M2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从操作目标至中间目标的传导,社会融资规模较M2更适合作中间目标;从中间目标至最终目标的传导中,总体上看,社会融资规模的表现逊色于M2。因此,本文认为社会融资规模应与M2共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反映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编制和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数据,有利于全面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鉴于目前省级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数据未公布,文章提出了测算分省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数据的方法,并以江西省为例,从融资结构分析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社会融资规模快速扩大,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融资结构多元化显示金融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表内贷款仍然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融资渠道,表外贷款受监管政策的影响最为显著,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增势迅猛,其他融资方式也呈风生水起之势。基于此,文章提出做大金融总量、做活金融业态、做强金融机构、做优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优化直接融资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金融发展研究》2016,(9):29-36
由于地区融资结构差异、区域经济特点不同,因此研究和探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为切入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阀值检验验证了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可适性不足,并对如何促进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健康发展,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结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中国2012Q1-2017Q2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研究了社会融 资规模和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影响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 模、融资结构与实体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社会融资规模扩张和 融资结构调整均有助于实体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且其推动作用都呈现逐年增强的变化 趋势。长期内直接融资对实体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比间接融资更大,短期 内间接融资对实体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要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需要持续不断的扩大社会融资规模,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19.
社会融资规模理论体系的提出与完善为了解当前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更为全面的视角。本文基于湖北省社会融资规模,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析了金融总量与金融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总量的提高未必伴随着金融效率的提升。本文正是基于社会融资规模,通过金融总量和结构来研究湖北省的金融效率问题,探索当前区域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在金融总量快速增长过程中,规模增长带来的效应在降低,创新因素带来的效应在增加,直接融资对金融效率的影响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