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5年普惠金融概念被提出以来,快速发展普惠金融、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成为各个国家努力奋斗的目标。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日趋明显,因此分析中国普惠金融的空间分布及动态演进对促进金融稳定、提高区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和方法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普惠金融的空间分布和分布动态演进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提炼,最后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普惠金融的核心是更加有效和全方位地为社会各个阶层及群体提供可及的金融服务,因此也被称为“包容性金融”。普惠金融的概念被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人员以及决策者广泛关注和研究,并在近几年与互联网技术高度融合形成数字惠普金融。本文借助5G等新兴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与普惠性,探索了雄安新区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旨在借助京津冀现有资源改善河北省自身较为落后的发展局面,研究分析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并对现存问题进行了梳理。基于此,构想了“5G+雄安新区”平台并详细阐明了相关的设想以及应用场景分析,为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了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之后,国内外围绕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不断涌现。而互联网金融及其理论研究的普遍开展为深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探索注入了新的激励性因素。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互联网金融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运用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等角度,对当前围绕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4.
数字普惠金融应用了数字技术,有效地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数字技术具有便利性、低成本、低门槛等优势,对居民收入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文章从理论方面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的机制.其次,采用了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被解释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  相似文献   

5.
普惠金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分析普惠金融的演进历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普惠金融的影响得出,普惠金融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博弈模型构造了一个解释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框架,阐述了金融机构在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扩张市场的机理。最后,本文基于理论分析结果,从政策当局、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世界银行、普惠金融联盟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世界各国普惠金融实践日益丰富,如何有效度量普惠金融状况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普惠金融指数相关研究,结合普惠金融指数的编制原则和目标,采用改进型指数功效函数模型,尝试编制一套适用于国际比较和历史比较的普惠金融指数,并利用国际组织相关数据对全球和中国普惠金融指数进行了测算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动态调查(CFPS)数据从个体微观层面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青年非农就业抉择的影响机制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显著促进农村青年非农就业,农村青年互联网的使用和社会信任强化了两者的正相关关系.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农村青年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即在东部省份较为显著,中西部省份则不明显,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于男性农村青年的促进效应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对普惠金融进行了定义,分析了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现实制约.之后论证了大数据助力普惠金融具有的经济理论基础,对于破解普惠金融的征信难题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数字普惠金融本质上是利用数字化方式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其兴起和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理论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可以促进创新活动,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271家中小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的发展均能够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且其对民营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国有企业。这为我国利用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其创新活动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普惠金融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新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本文介绍了普惠金融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及对社会公平、贫困问题的影响和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并展望了普惠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詹新 《财会学习》2018,(21):182-18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居民产生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为了适应广大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互联网催生了普惠金融的诞生.本文首先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进行概述,分析了传统金融业和金融互联网存在的不同,重点阐述金融互联网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的路径选择,希望对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普惠金融被提出后获得了极大地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积极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更好的推动了惠普金融的进步。本文主要就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的设立以及运营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优化和完善普惠金融事业部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党的十八大将发展普惠金融提升到社会公平的高度,纳入政府施政方针,我国普惠金融改革全面启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自信任性、可追溯性、隐匿性、可编程的技术属性很大程度上和普惠金融是契合的.本文研究了区块链技术在解决普惠金融关键节点中发挥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丹  王丹  申琳 《海南金融》2021,(4):67-78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梳理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内在影响机理,其次运用固定效应和空间静态面板模型,以2011—2018年中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和异质性.研究发现: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但存在负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的结果显示,金融服务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都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但空间上使用深度存在负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他两个维度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加强区域之间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扭转"虹吸效应"局面,促进各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了金融行业的新趋势。黑龙江省也顺应时代趋势和政府倡导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而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数字普惠金融增加了金融脆弱性。文章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黑龙江省金融风险的影响。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黑龙江省金融风险的影响,其次基于2011—2021年黑龙江省各市区的年度数据测算金融风险指数,通过相关检验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黑龙江省内的金融风险的抑制作用大于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的抑制作用大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基于此本文提出建议:第一,要加大互联网技术的投入,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第二,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第三,增加金融消费者保护强度,建立网络安全平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构建内蒙古地区普惠金融指数IFI;依据三次产业贡献率、财政贴息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网络覆盖率、加权平均利率等12个指标与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假设,并分别与普惠金融指数进行回归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进而提出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迅速发展。本文着眼于金融服务弱势群体、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进程,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和概括了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同时对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风险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风险防范的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都号召和要求“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各项举措.家庭金融是普惠金融的一部分,也是普惠金融成为“好的金融”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了家庭金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家庭金融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源 《金融博览》2014,(21):10-13
互联网金融从诞生之初,就已经被贴上了普惠金融服务的标签.互联网金融的民主化、普惠化是其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巨大创新.而实现最大范围内的“普惠金融服务”也被看作是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敏  刘姣  林志峰 《海南金融》2023,(11):71-87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普遍面临审核难度大、运营成本高、信用风险大、贷后管理难等问题,如何破解普惠金融发展难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理论研究及银行实践经验首次提出了“大数据+信贷工厂”这一发展普惠金融的创新模式,主要介绍了该模式的概念、特点与优势,并结合H银行的样本数据,分析论证了该模式下的核心风控模型能够有效区分“好客户”和“坏客户”,对于识别客户风险、加强风险管理有积极作用,同时,研究了由“大数据+信贷工厂”创新模式代替传统模式发展普惠金融的比较优势,实证分析证明该创新模式能够显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风控水平,增加业务收入和毛利润,提升规模化增长水平,增强该普惠金融创新模式的可复制推广能力。最后提出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长效机制、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