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商业务的扩大,阿里小贷、P2P网络借贷等与金融相关的产品陆续出现在公众面前,本文分别对P2P网贷和阿里小贷的特点进行阐释,并就客户群、资金来源、风险防控等方面的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发挥各自优势的思考,并对两者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P2P网贷在经历了几年的井喷式发展了以后,现在进入了行业重组、洗牌的时期。在前期相对监管不利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P2P网贷公司出现了提现困难、跑路等严重危害互联网金融甚至整个金融行业稳定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我国P2P网贷发展现状,对P2P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阐述,并通过对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的研究与讨论,提出对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P2P网贷模式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近几年它的崛起与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便捷、快速,而又低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长期面临的融资困境。P2P网贷模式顺应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趋势,是普惠金融的一种方式,正成为传统金融领域的有利补充。本文首先将小微企业传统融资模式和 P2P网贷模式作比较,然后提出 P2P网贷模式的发展优势,即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有保障的发展平台,进而探究小微企业如何利用 P2P网贷平台进行有效融资。  相似文献   

4.
P2P网贷模式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近几年它的崛起与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便捷、快速,而又低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长期面临的融资困境。P2P网贷模式顺应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趋势,是普惠金融的一种方式,正成为传统金融领域的有利补充。本文首先将小微企业传统融资模式和P2P网贷模式作比较,然后提出P2P网贷模式的发展优势,即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有保障的发展平台,进而探究小微企业如何利用P2P网贷平台进行有效融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 P2P 网络贷款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获得爆发式增长,但同时在信息不对称、征信主体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促进 P2P 网络贷款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加强征信管理与服务,将 P2P 网贷平台纳入征信管理范畴,强化 P2P 网贷平台信用管理和平台资金流动监管,加大网贷平台信用信息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6.
薛飞 《时代金融》2015,(3):226+229
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支付等网络工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呈现爆炸式发展趋势。其中,P2P网贷就是互联网金融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对商业金融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但是由于P2P网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上作为新生事物,对其的监管还不够完善,这就使得P2P网贷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首先对P2P网贷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提出防范P2P网贷风险的有效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作为金融领域的新型事物,互联网金融P2P迅速发展扩大。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持续暴增,在弥补了传统金融资金不足、满足了传统金融边缘化群体的需求、提高社会闲散资金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其存在的潜在风险。停业跑路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引起金融界传统机构的广泛关注。自2015年7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的监管政策出台后,我们有必要对该平台运营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其存在的潜在风险。本文主要从互联网金融技术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探讨其存在的潜在风险。建设模型假设分析利率与项目平均质量的关系,选取互联网金融P2P具代表性的宜人贷平台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例提出风险规避、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完善信用体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P2P网贷最早产生于英美国家,在健全的信用体系基础上,其模式主要是线上个人对个人。而在P2P网贷平台进入我国后发生了一些变异,这是因为我国传统金融的垄断性以及征信体系的不健全所造成的。我国P2P网贷平台法律制度的完善不能照搬国外,必须把握二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P2P网贷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中一种典型形式,对于活跃实体经济、支持个人和小微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跑路现象频发,民众对P2P网贷并不放心,因而制约了行业发展.本文在对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跑路P2P网贷企业在上线时间、注册资本、企业类型、企业区域等方面特征,并对于管控P2P网贷跑路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9,(2):77-79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繁荣,互联网金融领域日益受到政府、平台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P2P平台作为小微企业融资瓶颈的极大突破,更是饱受争议。本文利用交易可能性集合模型,在理论上分析P2P平台资源配置机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影响网贷平台成交量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针对信用风险与信息安全问题展望了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借贷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网络借贷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下诞生的全新借贷模式,它以银行借贷现实条件为实现前提,借贷者与借款人可直接通过网络凭条在网络中进行线上交易,达到资金融通的目的。本文基于这种借贷模式,深入探讨传统金融会计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所受影响,再以此总结互联网金融企业P2P网贷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2.
我国P2P网贷爆发式增长,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热点和重点领域。本文将全面剖析P2P网贷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深入分析P2P网贷的政策动向、发展动力和前景,并将P2P网贷和银行借贷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本质特征和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内外银行业介入P2P网贷的情况和问题,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P2P网贷业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互联网的金融模式也随之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创新模式不断涌现,逐渐发胀成为涵盖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线上P2P理财(又称P2P网贷)、众筹、阿里金融等多种形式,其中更以P2P网贷平台为互联网金融盛行以来最大的一个创新。P2P网贷平台具备时间自主、空间自由、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等优点,吸引了社会群众广泛的关注,其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P2P网贷模式的特征与影响的深入探讨,对商业银行应对的挑战进行思考,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P2P网贷作为互联网技术和金融行业相互渗透的产物——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模式,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本文分析了P2P网贷与传统银行直接融资的区别,介绍了我国现行P2P网贷的操作模式,同时,就P2P网贷平台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师》2016,(2)
近两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P2P网贷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引发了极大关注。但频频发生的"跑路现象"无疑对P2P网贷平台乃至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这就意味着我国P2P网贷将迎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以我国网贷平台"跑路现象"为视角,深刻分析我国网贷平台风险产生的内外部原因,切实推进我国网贷平台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P2P网贷为小额贷款而设,其创立目的与普惠金融的理念高度一致,本应该成为普惠金融的推动剂,然而我国P2P网络贷款高度繁荣的同时出现异化现象,P2P网贷平台成为了另类金融机构,与普惠金融的要求相去甚远。P2P的非理性繁荣和异化表征着我国金融环境和监管制度存在缺陷,导致P2P网贷平台不能发挥原有的功能。传统的民商法律规范面对P2P平台的异化束手无策,需要监管制度及时补位,金融法通过重新定位P2P小额信用贷款、实施平台分类监管、打击非法集资等手段对异化的平台进行矫正,使其重回践行普惠金融之路。  相似文献   

17.
曹亚廷 《征信》2014,32(11)
互联网时代行为轨迹的可追溯和低廉的交易成本,在大数据技术下催生了P2P网贷,并形成直接金融、间接金融和互联网渠道三大业态.作为信用信息共享的征信系统,在P2P网贷信用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过程中,可发挥贷前参考、威慑和事后督促、惩戒激励作用.分类推动P2P网贷纳入征信系统,是扩大信贷服务人群、提升信贷和征信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P2P网贷是一种新生的网络借贷模式。长期以来,传统金融一直遵循"二八法则",传统民间借贷盛行且不透明,加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共同推动了P2P网贷行业的发展。本文结合我国P2P网贷行业的具体实践,比较各种典型运营模式的优劣,进而探讨其健康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普及,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网络基金等交易模式相继出现。由于国内经济环境不够成熟,征信系统不够完备,对P2P网贷行业的监管不严,造成该行业尽管发展速度快,但平台质量却良莠不齐,行业整体水平不高。本文通过研究国内P2P网贷行业发展状况,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互联网金融投资者面临的骗局和连锁风险,是否是互联网金融羊群行为的必然结果呢?如何建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才能在不影响互联网金融融资效率前提下降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呢?在改进的MNL模型基础上,通过研究我国P2P网络借贷羊群行为的性质及其背后的信息驱动,回答上述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上存在着理性的羊群行为;其背后的信息驱动因素依次为平台信息、项目信息和借款人信息。因此,我国网络借贷市场不会由于投资者羊群行为引发市场风险,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的重点在于,强化投资者保护、完善和统一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评估和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