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从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从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6.
张平 《现代企业》2008,(10):4-6
经过30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市场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从1978年至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个年头。改革开放所要达到的目标,按照中共十七大的概括乃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现在,这个历史转折还没有完全实现。为了完满地实现这个转折,我们应当认真总结30年的经验教训,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5月24日在2008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上作主题报告时提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企业改革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梁艳华 《企业研究》2013,(10):172+175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而经济全球化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现在的中国经济正处于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在2008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上作主题报告时指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企业改革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体现为: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跨入第33个年头。30年沧桑巨变,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国  相似文献   

12.
柏林墙倒塌后,从前苏联到东欧的威权体制瓦解,有人以为历史终结了。然而,历史的书页显然并没有就此合上。  相似文献   

13.
随着财政的“蛋糕”越来越大,以及公共财政改革越来越深入,公共财政的阳光会更温暖照耀的范围也会更广。——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我国财政体制是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历史而不断演进的,从高度集中,一灶吃饭到分级管理,分权分税的变迁,实质上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进程在财政领域的改革路径“图谱”。  相似文献   

14.
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作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渐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高校财务领导体制、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工作主管、经济责任制度和财务机构设置等方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历史过程.分析和总结了我国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历史经验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21世纪的历史时钟敲响之初,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在社会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的进程中,社会和经济的安全保障问题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还作出了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其中,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容就包括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安全生产已经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醒目主题。  相似文献   

17.
刘丁蓉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165-165,180
文章通过对大部门体制出台的背景、意义等的分析,剖析了实行大部门体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的经验来完善我国的大部门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胡博成 《企业经济》2023,(8):152-16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探索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工作体制。从逻辑图谱审视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工作体制的演进历程,可以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金融思想的创新发展。在历史逻辑图谱方面,中国共产党先后以战争动员型、集中资源型、市场化金融和现代金融工作体系服务于不同历史时期中心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历史积淀。在理论逻辑图谱方面,中国共产党创建起契合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新型金融工作体制,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进程中以组织嵌入强化了金融党建工作,实现了从创建金融到金融党建的跃升。在实践逻辑层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人民至上、深化改革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全面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话语。  相似文献   

19.
汪柱旺  蒋敏 《企业经济》2004,(10):29-30
义务教育是关系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但当前我国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前景并不容乐观。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义务教育投入出现了种种尴尬的局面。本文从体制上着眼,分析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中央政府责任、规范政府行为出发,对进一步改革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解决义务教育资金不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名群众共命运,为我国相继实现从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