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宋雅词派首重“协音”,关键乃在于“填词按谱”。此处“谱”虽较复杂,但“大晟曲谱”与“清真谱”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两种。南宋雅词派不仅在词的创作实践中反复以“大晟乐法”为旨归,而且对两种“曲谱”的模仿与习学也成为“雅词”创作的一大“心法”。这不仅对南宋雅词派“词法”的形成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而且对南宋词最终走向“典雅”“协音”之路起了关键的作用。南宋雅词派对“大晟乐”的接受使它在走向词艺巅峰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落入与“大晟乐”同样日渐衰竭之命运。  相似文献   

2.
"食货"释义     
中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完整地表述财政内涵和外延的财政概念已经开始形成,到东汉初年,比较完整地表述财政内涵和外延的财政概念-“食货”已经确立,并在以后的一千九百余年中不断发展的完善,“食货”研究的对象是我国封建社会国与民相互之间的经济活动及与此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等,从而体现着我国封建社会国与民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食货”研究的范围涵盖了我国封建社会国家处理这些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企业财务,是在一个单位中,以资金为基础的财务现象与理财活动的总称。资金像一根“红线”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与企业的生产经黄,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然而多年来传统的管理机制与管理思想,使不少企业至今对如何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缺乏认识,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国民收入决定是以劳动价值决定的价格作为国民收入核算的,诉国民收入决定是以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作为国民收入核算的基础。前者被称谓“价值说”,后者被称谓“财富说”,二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由浙、沪、苏三省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共同承办的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发展与建设”论坛于2004年10月12日在杭州召开。有10多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做了精彩发言。60多位代表为论坛撰写了论文。会议闭幕前,全体代表通过交流,探讨,一致通过了“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发展与建设分论坛”倡议书。倡议书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红包的来历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崇”,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被吓得哭起来,  相似文献   

7.
“两个先锋队”的论断是党建理论和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对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深刻认识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应正确理解阶级和阶层分析的关系;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和新劳动价值论的关系;正确把握“两个先锋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明初的政治复古与思想复古,决定了明代前期散文的历史走向,一是复古,二是颂圣。明代前期的台阁体,明中页的七子派,都和明初散文的这种走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2005年.经济“拐点”这个词被一些传媒在经济圈里热炒。其实“拐点”一词是从自然科学领域借用过来,这类词汇往往被望文生义,在一定程度上被曲解,“拐点”即是如此。但是,经济“拐点”是值得研究的,尤其广东的经济“拐点”。  相似文献   

10.
在侵权法中,“违法”概念是不够清晰的,从而它与过错的关系也是相当模糊的。有学者认为在侵权法中“违法”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违法”的内容已被过错的内涵所包含。  相似文献   

11.
"味"范畴在清代词学中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批评层面对"味"的承传运用;二是理论层面对"味"的承传阐说。在第一个维面,"味"在北宋中期进入到词学批评中后,其实并未得到大量运用,而发展到清代,它成为了人们品评词人词作的主要审美范畴;在第二个维面,其承传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味"作为词作审美之本的标树及对词味创造与生成的探讨上。上述两个维面,将"味"作为词学审美范畴的内涵较为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
南唐后主李煜,有两个独一无二的身份。一是南唐的亡国之君,二是文坛的千古词帝。而这两重身份,都和他骨子里的赤子之心有着重联系。李煜的赤子之心,主体现在其真纯的性格特点、包容性的情感张力和任情纵意的情感表现三方面。李煜的赤子之心,改变了整个南唐词的创作格调,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苏轼当涂行踪交游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巨匠、北宋文坛巨擘苏轼曾与当涂古邑有过不解之缘.通过苏轼有关诗文的考察,钩稽出苏轼一生曾三过当涂,并与当涂籍著名诗人郭祥正等多有交往.研究苏轼在当涂的行踪交游,无疑对研究苏轼生平及当涂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清代顺康时期的浙江嘉善,词坛鼎盛,名家崛起,丁裔沆、孙蝓是活跃于这一时期嘉善词坛的两位重要词人。《全清词·顺康卷》第12册收丁裔沆词3首,丁氏《香湖草堂集》存其作81首,可补《全清词·顺康卷》之遗。《全清词·顺康卷补编》第3册收孙蚧词7首,其中“瑞鹤仙”“水龙吟”两首系宋人辛弃疾、陈亮之作,今证其误。  相似文献   

15.
古代汉语在文体意义上使用的"散文"一词,出现在南宋.散文是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文体.唐宋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期.散文发展到唐宋,可谓真正从经史子中分离出来,由应用性向文学性转变.散文于传统的著书立说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写景、抒情、言志的广阔园地,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有了其独自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妈祖是中国的“海洋保护神”,从宋朝起,为历朝所推崇,形成中国特有的妈祖文化。嘉兴地处东南沿海,从南宋起,在海盐澉浦和平湖乍浦相继开辟为海港,建天后宫等供奉妈祖神的建筑。为弘扬妈祖文化,宜修复天后宫等古迹,为发展嘉兴临港型经济和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清初海宁查昇《宫詹公诗馀存稿》存词达123首,《全清词·顺康卷》失收,《补编》及各类辑佚文章亦未见辑补。将其整理发表,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缺。  相似文献   

18.
《琴画楼词钞》是清代王昶所编的一部反映"浙派"中期词人创作成就的词选集,收录清代中期25位词人的词作共25卷,每人1卷。它在保存"浙派"词人词作、宣扬"浙派"词学观点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是我们了解"浙派"中期词人精神世界和艺术风貌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王安国在当时颇负盛名,但后世却少人问津,以致于文集散佚。现在我们只能从《瀛奎律髓》的选诗和方回的评价来分析王安国的近体诗,由此得出王安国的律诗融合了宋初昆体的雍容富丽和白体的畅达闲适又参以杜诗的句法,形成了自己富丽闲雅的诗风。而从其几首古体佚诗中,又可看出王安国长于议论的宋人格调,及其反映现实的一面。总的来说,王安国是宋诗从新变到成熟的历程中一个过渡性人物之一,通过对其诗歌的分析为宋诗的发展史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